10月22日,由北京商报社、北商研究院主办的2020(第六届)互联网+物流格局论坛在北京新闻大厦举办。论坛以“疫物流e物流”为主题,物流企业精英和业内专家学者围绕“逆风前行 物流被疫情激发出了什么”和“触角尽头 物流的行业垂直延伸力”两大议题展开观点碰撞。在疫情环境下,中国物流企业面临着哪些挑战?又可发力抓住哪些机遇?
疫情激发物流韧性
会上,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蔡进表示,在疫情中,中国物流的应急能力得到了非常好的验证,展示出物流行业的弹性,能在今年5月就基本恢复到去年同期水平。另一方面,他认为,疫情也带来了很多思考,比如海运和航空运输还存在局限,恢复性较慢,而陆运优势明显,从而呈现出一种结构性调整的状态。
仅以电商物流来看,据国家邮政局数据显示,从2月业务量增速由负转正后,全国的快递业务量伴随着线上消费的火热进入快速增长通道,目前稳定在30%以上的增速区间。物流的通畅拉动着商流加快循环,而经济的回暖则直接提振着人们的消费信心。
而在企业端,一方面企业为员工的保就业、提收入想办法,另一方面则通过数字平台整合资源,缩短环节成本,提升整体业务效率。快狗打车优配事业部总经理覃左鸿表示,快狗打车有一部分订单来自农产品批发市场,然而如何保障食品运输环节的安全性,是快狗打车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我们将通过数字技术对货物流通进行全程监控,同时进行城市配送资源整合,将司机的时空调度进行效率最大化,把配送能力形成链条。”
在北京苏宁物流总经理胡潘眼中,疫情对企业的运营造成不小的压力,一旦在供应链上出现问题,人们对品牌的选择就会转移。同时,他还认为,疫情也加速了物流行业洗牌,对于能够坚持下来的企业来说也是一种机遇。“苏宁物流在疫情期间没有停运,这促使消费者以及前端供应商更愿意选择苏宁。”
无接触激活新业态
在企业想尽办法保供时,无人机、智能寄件柜、无人配送机器人、智能早餐柜等针对无接触需求的智能机器产品纷纷露面。既是为降低一线从业人员的感染风险,也证明着企业对智能产品市场的看好。
而作为无接触产品落地最早的快递柜,其今年收费一事便引起了争议。此次论坛上,北商研究院还发布了《2020互联网+物流格局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对于今年公众关注的末端投递服务,数据显示,超市等代收点、驿站、智能快递柜成为人们选择最多的三项末端快递服务。其中,满意与不满意快递柜收费的消费者占比分别为40.38%和35.28%,还有21.48%的消费者认为收费制度还需调整。
不过,在无接触服务趋势上,人们的想法达成了一致:75.95%的消费者对无接触服务持认可态度,51.29%的消费者认为无接触消费是未来趋势。
事实上,当小区管制、人们困于疫情足不出户时,与民生供给最为密切的即配企业敏锐地感受到市场无接触需求的增加。1-2月,美团、饿了么在平台上推出无接触配送服务后,无接触的新模式迅速从即时物流走出,渗透到线上线下各领域企业。《白皮书》数据显示,14.88%的消费者认为到家订单的增幅达到了2倍以上。与此同时,人们对时效的要求也在上升。45.3%的消费者认为到家订单的实际到达时间通常比商家的承诺时间慢。
闪送对外事务负责人刘学柱对此深有感触:“目前像传统快递企业、商户企业开始与闪送合作提升配送时效,扩大业务范围。由于用户时效性需求上升,平台的服务意识也在不断增强,我认为未来的即配前景会越来越好,要求着企业精细化运营。”
社区团购也因为无接触服务再燃“战火”。胡潘表示,苏宁物流的到家业务不断做大,为苏宁小店提供即配支持来触达社区,“末端做的是深度”。
行业触角延伸何处
“疫情激发出了物流的创新力。”蔡进总结道。在他看来,这样的创新包括两个内容,即生产方式和组织方式的创新,“物流企业需要利用自身优势进行垂直延伸,将上下游产业结合起来,比如除了服务钢铁企业的生产和流通外,企业还可以将物流业务与下游的汽车产业衔接,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不过,当供应链服务成长为组织模式后,企业还需要解决成本优化的问题”。
向着产业供应链两端伸长触角,朝着一体化服务不断衍生出新的运输方案,成为业内众多物流企业努力的方向。在接受《白皮书》专访时,中国物流学会兼职副会长、天津德利得供应链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运营总监恽绵曾以疫情期间“运输和就位一体化”CT机设备运输案例,来分享企业从单纯的物流运输商角色,升级为与医院之间的供应链合作关系。
恽绵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通过此次疫情人们发现,当以规模效应来降低成本时,这个供应链就比较单一和脆弱,一旦某个供应商的某个园区被封闭,客户的生产甚至无法进行。因此客户的观念开始发生变化,其需求会从低成本、效率化向柔性化、高安全发展。因此,物流企业将拥有更多发挥空间,开始进入供应链优化和策略中,和客户共同研究业务。
而在北京邮电大学物流工程系主任翁迅看来,“触角尽头”取决于每个企业的想象力和市场敏感性,“我们常强调跨界思维。比如天竺综保区发展跨境电商平台,发展医药等产业,便会对旅游业产生一定的影响,消费者从境外购物的习惯改变为使用电商和快递的服务,意味着政策的变化、客户需求的变化可能会产生新业态,因此需要企业敏锐地判断,而行业没有尽头”。
赵述评 何倩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