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三宝”贺新春 盐城打造最具吸引力的城市IP

2022-02-16 14:39:01    来源:江苏经济报     

盐城拥有黄海湿地世界自然遗产。全市受保护湿地保护率54%,受保护面积达41.5万公顷,初步构建了完善的湿地保护体系。

进入后申遗时代,盐城以更大力度开展湿地保护与修复,积极创建国际湿地城市,黄海湿地生态修复入选“生物多样性100+全球特别推荐案例”。从理念转变到政策引领,盐城明确提出实施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建设蓝色碳汇生态功能区,创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

湿地常润,共展笑颜,湿地与人和谐共生的盐城故事正在发生。

打造最具吸引力的城市IP

“湿地三宝”贺新春,非遗剪纸迎冬奥。春节前夕,建湖县图书馆里的非遗剪纸亲子体验课堂上,孩子和家长们将湿地精灵和冬奥项目结合起来,丹顶鹤、麋鹿、勺嘴鹬等“湿地三宝”化身为运动健将,将冬奥会的比赛项目惟妙惟肖地呈现在纸面上。

依托黄海湿地世界自然遗产、湿地“吉祥三宝”,盐城打造最具吸引力的城市IP。近日,盐城文旅通过“黄海湿地吉祥三宝”城市IP形象来演绎冬奥会运动项目,推出“吉祥三宝助力冬奥”微信表情包,为奥运健儿们加油。“三宝”可爱的形象在短时间内刷屏朋友圈及其他社交平台。

黄海湿地上,丹顶鹤翩翩起舞、麋鹿呦呦鸣叫、极危物种勺嘴鹬悠然栖息……它们自在生活,诠释着这里的无限生机。如今,好生态已然成为盐城最耀眼的一张名片。

盐城拥有太平洋西岸和亚洲大陆边缘面积最大、生态保护最好的77万公顷海岸型湿地,是全球9条鸟类迁徙通道之一“东亚—澳大利西亚迁飞区”的重要补给站,每年有数百万只鸟选择在这里停歇、繁殖或越冬,其中32种鸟类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的濒危物种红皮书,是丹顶鹤全球最大的越冬地,全球麋鹿最大的基因库。

1月10日至11日,以“和谐共生:携手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为主题的全球滨海论坛举办。论坛上,近300名国内外嘉宾,线上线下就候鸟迁飞路线及栖息地保护、保护滨海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自然遗产保护与自然旅游的关系等主题进行探讨、交流。

生态和谐,“湿”意盎然。加快绿色转型,做足“海”的文章;坚持生态文明破题,以生态合作引领开放发展……以独特的湿地之美,盐城正从沿海走向世界。

探索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

入冬以来,位于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南缓冲区内的四卯酉湿地迎来了大批越冬候鸟,成群结队的黑脸琵琶鹭、白鹭、大勺鹬等珍稀“精灵”不约而至。

过去,受长期土地围垦的影响,四卯酉区域大面积的碱蓬沼泽湿地变成了鱼塘等人工湿地,导致天然湿地生态系统大面积减少。四卯酉的嬗变,得益于秉承“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bS)”理念开展的“自然恢复为主、人工适度干预为辅”的生态修复实践。

2021年,盐城将“NbS”写入市党代会报告,明确提出要“实施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切实强化山水林田湖草协同治理”。同年,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非政府组织平行论坛上,盐城的“以恢复鸟类栖息地为目标的基于自然解决方案——盐城黄海湿地遗产地生态修复案例”,从全球26个国家的258个申报案例中脱颖而出,入选“生物多样性100+全球特别推荐案例”。

碧波荡漾,水天一色,成群的鸟儿自在嬉戏,冬日的条子泥湿地美不胜收。日前,东台条子泥入选全国首批美丽海湾优秀案例。作为江苏唯一的获奖“选手”,条子泥湿地在湿地修复、生态保护上持续发力。

被称为“720高地”的东台条子泥720亩高潮位候鸟栖息地,是国内第一块固定高潮位候鸟栖息地,也是盐城落实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理念、开展生态修复的代表,被北京林业大学教授雷光春评价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中国样本,向全球展示中国智慧。”

“生态+”文章越写越精彩

守住绿水青山之“根”,打开金山银山之“门”。将好生态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盐城通过减排、降尘、添绿,淘汰落后产能,全面推行河湖长制,空气质量全省最优,水环境质量、声环境质量和土壤环境质量均持续向好。

2021年,全市净增造林1.65万亩,退化林修复低产林改造更新造林面积1.35万亩,抚育森林7.6万亩。全年空气质量保持全国全省领先,连续10个月进入全国前20名,创历史以来最佳;水环境质量继续保持全省第一方阵。在生物多样性公约大会(COP15)设立的生态文明论坛上,盐城市获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称号。

环境好了,迎来的绝不仅仅是停栖的候鸟。盐城用心做好申遗后半篇文章,努力让生态优势加速转化为发展优势,“生态+”文化、旅游、康养等融合发展文章越写越精彩。

遇见条子泥,踏海滩、赏日出、观珍禽,这里全年累计接待游客近百万人次,吸引了全球众多游客的目光;到黄海森林公园“森”呼吸,生态度假、养生康体、湿地观光等休闲度假产品,森林马拉松、音乐节等品牌活动叫好又叫座;冬日大纵湖湿地生机盎然,各地游客徜徉在这片国家湿地公园中,近距离感受“百万水鸟飞平湖”的壮观场面……

渔旅融合,养海护海。申遗成功后,大批候鸟群聚湿地,昔日的小渔村也火了起来。兴办渔家乐、民宿、旅游度假区等让东台弶港镇巴斗村成为生态文化村,优美和谐的自然环境持续向当地群众释放着“生态红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可持续旅游”中国试点项目第二期在此启动,巴斗村获“世界自然遗产保护与社区协同发展实践基地”称号。

打造“世界级滨海生态旅游廊道”,以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条子泥为重点,以长三角康养基地为龙头,系统提升世界遗产地品牌影响力,以全域旅游的思路加速建设生态型、国际化、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城市……世遗效应不断放大,“全景世遗”逐步彰显。

盐城,向海而生,因生态兴,未来已来。盐城将继续秉持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切实守护好黄海湿地,充分把握湿地保护法出台和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获批叠加机遇,加快绿色转型,探索滨海湿地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最优路径,向全世界提交一份遗产保护的精彩答卷。 (陈 婷)

[责任编辑:h001]

相关新闻

联系邮箱:99 25 83 5@qq.com

备案号:豫ICP备2020035338号-4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

产经时报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