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立夏”的民俗内涵,你知道多少?

2022-05-05 16:27:26    来源:新华日报    

当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东南方,太阳到达黄经45度时,我们就迎来了立夏节气。5月5日是二十四节气的第七个节气、夏天的第一个节气——立夏。古人将立夏视为“夏之首”,以这一天作为对春天的告别。在江苏,“立夏”的民俗内涵丰富,尤其体现在饮食方面,“立夏节”更像一个美食节。

立夏节气虽然到来,但从气象学上来说还远远没有进入夏天。立夏在每年阳历5月初,但中国人一般都以6、7、8月为夏天,只有气温稳定在22℃以上且连续五天,才算真正入夏。不过,古人还是重视立夏节气的,这一天,皇帝要率领文武百官迎夏祭神,鼓励农民抓紧耕作。此外还要摆酒饮宴,作为对春天的告别,称为“饯春”。

《历书》云:“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夏”在古代有“大”的意思,到了立夏,万物进入生长旺季,大自然一派生机盎然。这也体现在立夏的三个物候中:“一候蝼蝈鸣,二候蚯蚓出,三候王瓜生”。立夏节气之后的15天里,人们能听到田野里蛙声一片。“蝼蝈”,有学者解释为蛙,也有人认为是蝼蛄,不管哪种,都反映出田间地头一片生机勃勃;接下来,泥土里的蚯蚓开始掘土,而葫芦科植物“王瓜”的藤蔓也随之快速生长。在江南地区,立夏后进入雨季,农民抓紧插秧,民间流传着“多插立夏秧,谷子收满仓”等谚语。

暮春初夏,阳光明媚,越冬粮食已收割,各种蔬菜水果应时上市,令人目不暇接。江苏物产丰饶、四季分明,形成“立夏尝新”的民俗。“尝新”即“尝鲜”,品尝各种蔬果、河鲜,将本来属于农耕节气的立夏过成家人团聚尝鲜的节日。

苏州有“立夏见三新”之俗。清代记录苏州民俗的《清嘉录》云:“立夏日,家设樱桃、青梅、穗麦,供神享先。宴饮则有烧酒、酒酿、海蛳、馒头、面筋、芥菜、白笋、咸鸭蛋等品为佐,蚕豆亦于是日尝新。”

在常州,人们吃的“三鲜”名目繁多,有“树上三鲜”“地上三鲜”“水里三鲜”之分;在镇江,尝鲜的对象是樱桃、新笋、新茶、新麦、蚕豆、杨花萝卜、黄鱼等,合称为“八鲜”。

除了“尝新”,“疰夏”和“秤人”是江苏立夏民俗的另外两个关键词。“疰夏”是指夏季因为长期发烧而引起的疾病,表现为食欲不振、茶饭不思、睡眠不佳、头昏脑涨,患者多为小儿。怎样让孩子不“疰夏”?记录南京民俗的《金陵岁时记》说,立夏日南京人家“使小儿骑坐门槛,啖豌豆糕”,人们相信,孩子们骑坐在门槛上,吃一碗豌豆糕,能免除“疰夏”烦恼。

吃用杨柳条穿过的大饼、小孩子吃“猫狗饭”、喝“七家茶”,是旧时苏州人“疰夏”的妙招。所谓“七家茶”,是向左邻右舍多户人家讨来茶叶,配以桃片、杏片、青梅同泡。在南通、苏州、盐城、泰州等地,立夏日食用鸡蛋或鸭蛋也是常见食俗,据说可以保佑孩子身体健康。“立夏胸挂蛋,孩子不疰夏”,家长们用彩色丝线编织小小的网袋,内装煮熟的红壳鸡蛋或青壳鸭蛋,悬挂在娃娃们胸前。调皮的孩子便玩起“斗蛋”游戏,看谁家的蛋结实,斗赢的人兴高采烈,斗输的人垂头丧气。

立夏日称量体重,是江苏地区常见的民俗。《清嘉录》说:“家户以大秤权人轻重,至立秋日又秤之,以验夏中之肥瘠。”人们在立夏这天称量体重,并记录下来,到了立秋日再次称量,看看一个夏天下来,到底是轻了还是重了。这个民俗颇有提醒大家关注自身健康、加强锻炼的积极意义。

[责任编辑:h001]

相关新闻

联系邮箱:99 25 83 5@qq.com

备案号:豫ICP备2020035338号-4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

产经时报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