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险企推出反诈险 被被骗的钱保险公司能赔吗?

2022-05-12 10:38:14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中国消费网    

近日,浙江杭州一家公司给员工投保反诈保险的消息登上微博热搜。电信诈骗险都保障些什么?它为何会成为员工的新福利?被保险人被骗的钱保险公司全都能赔吗?就此,《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进行了调查。

多家险企推出反诈险

据了解,电信诈骗险并不是新事物。早在2016年,众安保险就推出了国内首款电信诈骗险,小米手机用户成为首批被保障用户。用户投保后,在接到诈骗电话或短信时会由手机自动辨别相关号码,收到安全提醒。如因未收到安全提醒,导致用户遭遇电信诈骗,众安保险将对其产生的损失给予最高1万元的赔付。此后,众安保险对这款保险进行了全面升级,面向所有用户开放。

5月8日,《中国消费者报》记者在某中介平台看到,目前在售的众安通讯网络安全财产损失保险产品保费分别是7.99元、29.9元和49.99元,对应保额分别是1万元、5万元和10万元。

今年3月,阳光财产保险推出了电信诈骗个人账户资金损失保险,一年保费7.9元可保1万元额度,28.8元则可保5万元。据介绍,该产品上线仅一周时间,投保人数便超过10万人。

除了面向个人销售的产品,一些险企还和政府部门合作推出相关责任保险。今年4月,国寿财险山西省分公司与山西省太原市反诈骗中心共同推出太原市首个“反欺诈责任保险”,打造“你转款、我把关,把关被骗、保险理赔”的反诈防诈模式。去年6月,宁夏银川市公安局、工行宁夏分行、太保财险宁夏分公司联合推出了反诈责任保险。

降低用户被骗风险

险企接连推出反诈保险,针对的是全社会共同打击的电信诈骗。近年来,随着网络平台的普及和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电信网络诈骗呈现出案件高发的态势,并异化出不同的技术形式,让防范和打击治理工作变得越来越复杂。

公安部今年3月发布的消息显示,2021年,公安机关共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44.1万余起,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69万余名,打掉涉“两卡”(手机卡、银行卡)违法犯罪团伙3.9万个,追缴返还民众被骗资金120亿元。

针对诈骗分子作案手法不断翻新的情况,公安部会同中央网信办、工信部、人民银行等部门,开创性地开展技术拦截、精准劝阻等工作。数据显示,2021年国家反诈中心共拦截诈骗电话15.5亿次、诈骗短信17.6亿条,紧急止付涉案资金3200余亿元,成功避免2800万名群众受骗。

针对杭州公司为员工投保电信诈骗险,不少微博网友在热搜评论中流露出羡慕之情。有网友表示,现在的网络诈骗太多了,防不胜防,买份保险很有必要。也有网友表示,平时不在家人身边,电信诈骗险可以为家里长辈增添一份守护。

免责条款要看清

《中国消费者报》记者仔细阅读反诈保险产品条款后发现,并不是遭遇电信诈骗一旦受损就能获赔。

据了解,反诈责任保险主要承保的是因反诈中心原因导致的资金损失。以国寿财险产品为例,辖区群众遭遇电信网络诈骗时,如果转款前向反诈中心电话或当面咨询,咨询内容经太原市反诈骗中心把关并出具“同意转款”报告,造成群众经济损失的,则由保险公司负责全额赔偿。全年理赔额度为,太原市范围内5000万元,单笔上限200万元。如果经把关不建议转款,市民仍一意孤行造成被骗后果的,则不在理赔范畴内。

与反诈责任保险保障范围大、单笔赔偿额度高不同,个人投保的电信诈骗险最高赔偿不超过10万元,保障范围也有很多限制。

例如,阳光财险的产品明确,保险期间内,被保险人因遭受通信网络诈骗导致其个人账户内的资金发生损失,经公安机关部门立案且在30天内仍未追回该损失的,则按照保险合同约定赔偿被保险人所遭受的直接经济损失。记者查阅具体保险条款发现,该产品附带有16项保险责任免除条款:如因主观故意、网络婚恋交友、网络刷单返利、黄赌毒等行为造成的资金损失,在非法金融APP理财、借贷等产生的损失,不在保障范围内。此外,投保后还有7天的等待期。

众安保险的产品有10项免责条款,如手机短信、电话已提示诈骗风险,但仍进行操作或转款的,因借贷、投资理财造成资金损失等情形。该产品还设有3000元的免赔额,单次赔付比例为70%。

资深保险精算师徐昱琛在接受《中国消费者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电信诈骗险产品不多,主要是因为保险公司在定价、风控上较难把握。免赔额、赔付比例和赔付范围的设置,使产品具有更强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不会“赔穿”。反诈责任保险赔付的赔付条件是,先向反诈中心咨询,这一咨询过程可以将大部分诈骗风险拦截在外,降低赔付风险,同时也可以向公众宣传反诈知识,是个很好的尝试。

徐昱深提醒说,电信诈骗险对于弥补电信诈骗受害者的损失有一定作用,用户在投保时,应仔细阅读相关免责条款,理性购买。(聂国春)

[责任编辑:h001]

相关新闻

联系邮箱:99 25 83 5@qq.com

备案号:豫ICP备2020035338号-4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

产经时报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