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2月6日,在吉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2023年全省民生实事安排新闻发布会上,省水利厅副厅长王胜孝介绍了2023年民生实事首次提出推进农村24小时供水的初衷和下步工作安排。
他说,农村供水事关我省千万农村居民身体健康和生活保障,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让农村居民就地过上现代生活的必要条件。
从2007年开始,吉林省委省政府已连续17年将农村供水纳入民生实事。
经过多年不懈努力,全省已建成农村供水工程1.9万处,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已达到97.8%,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0.8个百分点,取得了历史性成效。但24小时供水工程占比仅28%,与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还有很大差距。推进24小时供水,可以不断满足农村居民现代生活用水新需求,有效推动乡村旅游、设施农业、农产品加工等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3年,吉林省委省政府首次把推进24小时供水作为民生实事,明确提出年底前要“新增24小时供水工程1200处,惠及70万农村居民,全省24小时供水工程占比达到35%”。
一是以提升工程保障能力为基础,推动工程具备24小时供水条件。坚持因地制宜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农村供水规模化,挖掘现有供水工程潜力,以城区、镇区、重点村为圆心画圆,采取管网延伸、以大并小、小小联合等方式,进一步扩大单项工程供水规模,同时,改造水源及水处理设备,确保水量、水质满足24小时供水条件。
二是以落实工程运行经费为保障,确保工程24小时稳定供水。争取中央资金、落实省级和县市资金,使工程及时得到维修养护,确保工程正常发挥效益。同时,以县为单位,以企业化运营为突破口,大力推进基础水价+计量水价,力争执行水价达到供水成本。逐村逐户建立用水户缴费台帐,确保水费应收尽收,同步推进水费县级统管、统筹使用,实现以大带小,以强补弱,区域平衡。对水费远远不能满足24小时供水成本的工程,建立县级财政水费补贴制度,确保工程24小时稳定供水。
三是以任务目标为导向,切实压实地方主体责任。按照省负总责、市县乡抓落实的工作机制,省里将民生实事任务分解落实到有关县(市、区),召开专题会议动员部署,定期调度通报,强化督导检查,并将此项工作纳入省政府重点目标责任制督导考核内容,指导任务县制定工作方案,加强组织领导,逐个工程摸清水量、水质现状,认真测算成本、落实经费,倒排工期推进工程建设改造,强化工程运行管护,确保水量充足、水质达标、工程稳定运行,保质保量完成目标任务,不断满足群众饮水用水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