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董旺仔
来源:格隆汇IPO研究院
纵然如今的新消费赛道有人不看好,有人回归理性,但咖啡市场却越发热闹了起来。
最近,上海,这座全球咖啡馆数量最多的城市,又沸腾了。
一家名为蓝瓶咖啡的门店生意爆了,线下排队人潮涌动,甚至有黄牛叫价,可谓是人气满满。
这家咖啡店背靠雀巢,走高端精品咖啡路线,来头不小,看来人们都想来尝尝所谓的“咖啡界的Apple”是何滋味。
图片来源:网络
而在入局者互相打量试探新对手之时,又有几股势力涌了进来。
公开信息显示,近日,高乐雅咖啡食品(天津)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值得注意的是,它的法定代表人是狗不理集团董事长张彦森,由天津狗不理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全资控股。
图片来源:企查查
无独有偶,在上个月的情人节,全国第一家邮局咖啡店在福建厦门国贸大厦正式营业。它由当地原有的国贸邮政支局改造升级而成,在保留邮政服务的同时,开创了咖啡饮品和邮政文化创意服务。
图片来源:网络
这一消息一时间冲上热搜,引发了人们的热议,前来打卡的人不在少数。
百年老字号的包子店要卖咖啡了,中国邮政也来加入,咖啡掀起的热潮确实是实打实的。
在天津狗不理、中国邮政入局之前,事实上我们已经见到了不少传统企业发力咖啡业务,包括同仁堂的养生咖啡、中石化的易捷咖啡、中石油的昆仑好客咖啡等。
图片来源:网络
图片来源:网络
而它们的入局,背后的心思也是可见一斑,都想要借助咖啡来“盘活”自己,最好是能多条腿走路。
1
拥抱咖啡来破局
关于咖啡在中国的市场潜力,我们已经说过很多。
和酒精、烟草一样,它属于成瘾性产物,在某种程度上算是一种通用的社交语言。
当它从小众走向大众,从专属变为日常,其背后的蓝海便会受到瞩目。
根据国际咖啡组织发布的数据显示,预计2030年全球咖啡消费总量将达到1.97亿袋,平均年复合增长率约为1.5%。而在过去10年里,中国咖啡消费年增长率达到16%,未来算是可期。
星巴克进入中国,在一定程度上普及教育了市场,但是它也得“服老”,最近的食品安全问题、“驱赶民警”事件已经败了不少好感,加上产品频频涨价,业绩较为疲软,消费者“跑路”也是情有可原。
图片来源:微博
与之相比,如今中国国产咖啡们发力不断,瑞幸退市后没有一蹶不振,生意做得风生水起,Manner、Seesaw、MStand等新势力们也是干劲十足,一边开店扩张,一边频频融资,咖啡赛道的内卷依旧很激烈。
图片来源:网络
看到了咖啡的蓝海潜力,传统老店自然也想要尝一些甜头,毕竟现有业务已经遇到一定的瓶颈,亟待寻找新增长点来破局。
先说天津狗不理,始创于1858年,已有超过百年的历史,慈禧曾对他家的包子赞不绝口,再后来便成了平民熟知的美食。时至今日,张彦森成了掌门人,在经过了一系列的改革、转型之后,也曾想要冲击上市,2015年狗不理集团全资控股子公司天津狗不理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在新三板挂牌,但在2020年就退了市。
图片来源:网络
结局比较遗憾,但也是无奈选择,毕竟它已经跟不上时代的脚步。
百年前所谓的美味,放到现在,未必有人爱吃,口味创新跟不上,服务水平因加盟模式而良莠不齐,再加上价格又不便宜,卖不动也是意料之中。
狗不理所面临的窘状是这类老字号的生存常态,墨守成规,满足不了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自然容易面临被淘汰的命运。
如今,光靠老本赢不了生机,还得从新风口上入手。
事实上,狗不理与咖啡生意早有渊源,2015年,狗不理就想着要寻找新的业绩突破口,一举拿下了高乐雅咖啡的中国特许经营权,而后者是澳大利亚最大的连锁咖啡品牌,已经拥有了10,00多家门店,遍布在全球42个国家和地区。但在当时,狗不理没有把生意做起来,存在感较低。
图片来源:官网
而中国邮政也是抱着类似的想法,期待咖啡生意可以激活自家的门店。
要知道,目前民营快递的竞争越发内卷,“四通一达”和顺丰已经占据了市场不小的份额,留给中国邮政可发挥的空间并不多了。
面对高企的运营成本、管理费用,业务服务竞争力不再强势,打造新的消费场景,塑造邮政文化,以丰富网点服务便提上了日程。
这一出发点挺靠谱,毕竟中国邮政的网点规模颇具想象空间,截至2020年末,全国普遍服务营业网点5.4万处,乡镇邮政局所覆盖率持续保持100%,全国建制村直接通邮率持续保持100%。
2
入局容易,经营难
然而,不管是天津狗不理,还是中国邮政,又或是接下来想要跨界入局的老牌企业,都不能忽视的是,在这场新消费竞争下,它们或许并不具备太多优势,挑战很多。
我们都知道,追着风口掘金的人很多,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脱颖而出的。
咖啡赛道的竞争如今已经打得火热,进入到一个高增长阶段,根据消费者多变的需求,人气入局者不外乎都抓住了自己的专属定位,有的注重性价比和快捷,有的聚焦精品咖啡,有的在乎门店风格的设计,它们都试图在品质、工艺和体验上做出差异化,配合营销策略,不断掀起一阵阵种草风。
这对跨界而来的品牌们来说,可是一场硬仗要打。
而抛开所谓的老牌光环,它们在咖啡生意面前还算是新手,若只是蹭热点,停留在简单的配套层面,很容易成为“一次性网红打卡地”,最终被刷下来。
毕竟,咖啡生意还是有门槛的,对供应链管理、产品研发、品质把控等有较高要求,一旦它们的产品无法拥有特色,在品质和口感上无法做出差异化,就难以打造出品牌价值,最后也不容易在市场中跑出来。
3
结语
那些穿越时间的老字号们拥有着属于自己的人文浪漫,同时也见证着时代的变迁。但一成不变终究不是办法,想要扭转过气的命运需要探索新场景、新模式以及那“+”背后的可能性。
如今,咖啡赛道上已经很拥挤了,面对炽热的竞争和同行的审视,现阶段来说,这是一次颇具挑战的尝试,但不是谁都有鲤鱼跃龙门的机遇。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