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捞只有“两个”评级

2022-03-25 14:36:24    来源:侃见财经    

海底捞用两年时间诠释了流量这把“双刃剑”。

3月23日,海底捞发布了2021年全年业绩公告。公告显示,公司去年营收411.1亿元,同比增长43.7%;全年净亏损41.61亿元。

面对业绩的巨幅亏损,2月24日三家券商给出了评级,其中:

海通证券给出最新评级为——增持;

西部证券给出最新评级为——买入;

中信证券给出最新评级为——增持,不仅如此,它还给出了目标价——17港元,这个目标价仅比最新收盘价高了——2.52港元。

而在一年前,国盛证券给出的评级是“买入”,目标价竟然高达68.56港元;申万宏源给出的评级则是“增持”,目标价竟然也高达62.5港元;只有国金证券比较靠谱给出了“减持”的评级和34.50港元的目标价。

一位不愿意透露名字的投资者曾吐槽过,看券商的目标价,还不如掷骰子。

比起掷骰子,显然海底捞的业绩预告更为靠谱。

一个月前,海底捞曾发布业绩预告,业绩预告显示,2021年海底捞净亏损38亿元至45亿元,而年报的亏损额度刚好位于中间值。

海底捞新任CEO杨利娟称,“不想因为管理层之前的决策失误,让员工受到伤害”。

而关店不裁员,则是人力成本上升的主要因素。

在此之前,海底捞曾解释过亏损的主要原因是,2021年闭店计划处置长期资产的一次性损失、减值损失,以及管理层采取审慎态度计提的减值损失。

员工为本,一直是海底捞的传统。

杨丽娟说过,海底捞的核心竞争力,其实还是我们这些人。

张勇曾经也说过,当初创业就想过好日子,自己买了房,身边的厨师长、大堂经理都买不上房,他很愧疚。为了能让身边的人都能买得起房,所以店就越开越多。

根据最新财报显示,2021年全年,海底捞新开了421家餐厅,关闭了276家餐厅。照此计算,去年全年海底捞开店数量是145家。

在不裁员的情况下,截至2021年12月31日,海底捞员工数量为146584人。如果按照全国均价10000元/平米的价格,所有的员工都能买上80平米的房子,大概需要:11726720万。

假设在员工人数不涨的情况下,如果换算成营收,按照海底捞的营收,大概需要两年半。如果按照疫情前的净利水平,大概需要50年。

2021年,在海底捞的股东大会上,张勇勇敢地承认快速开店是盲目自信。而这个教训花去了超过3800亿港币,如果换算下来,这些钱足够全部员工都买一套200平米的房子。

错误既已酿成,就总有人要为错误买单。

3月1日,海底捞发布了新的人事任命,职超27年杨丽娟代替了张勇,成为海底捞的CEO。

对于张勇来说,这是一场还算体面的“谢幕”。对于杨丽娟而言,这是一场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游戏,而她的责任就是负责监督集团的管理及战略发展,并继续负责“啄木鸟计划”的落实与推进。

简而言之,杨丽娟要带领海底捞走出当下的困境。

从上市的高光到跌落“神坛”,海底捞用了不到三年。对于一家优秀的企业,任何时候股价大跌超80%都是一场灾难,这样的跌幅是投资者的答案,也是市场的答案。

很显然,有些人低估了海底捞未来面临的困难,有些人高估了海底捞当下的处境。

根据财报显示,截至2021年末,海底捞全球共有门店1443家,其中1329家位于中国大陆地区,114家位于港澳台地区及其他国家。

这些门店的总体平均翻台率为3.0次/天,同店翻台率为3.5次/天。

对于海底捞而言,如何提高单店效益以及处置业绩经营不佳的门店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都是矛盾的焦点。

东吴证券研报认为,此次海底捞基本面最大利空已落地,后续叠加国家相关纾困政策利好、疫情防控边际放松与餐饮消费持续复苏,对于经营基本面向上改善斜率以及现有门店后续小幅关店风险。

因此,他们的态度是——谨慎乐观。

[责任编辑:h001]

相关新闻

联系邮箱:99 25 83 5@qq.com

备案号:豫ICP备2020035338号-4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

产经时报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