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因为一直受疫时代与美元货币放水等因素影响,通货膨胀实际已经悄然而至。
大宗商品、各种原材料的价格纷纷迎来上涨,与此同时粮食的价格也跟着一同涨了上来。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我国明明已经和巴西签订了72万吨的大豆订单,现在却取消转而和美国签订了一份189万吨的大豆订单。
这是在释放什么信号?
按常理讲这事还要从头说起,美国大豆与巴西大豆其实存在本质上的差异。
实话实说,最近几年巴西大豆一直存在着较多问题。
巴西这个国家虽然地处热带雨林,但巴西高原上的气候却并不经常湿润多雨。
以巴西大豆的主产地巴拉纳为例,每到灌溉期都需要大量降水才能够满足。但天公不作美,从2021年底开始截止到现在,巴拉纳的气候就一直比较干旱。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大豆产量预计将同比下跌12.3%,降到1840万吨左右。
不仅如此,据统计,在最新产出的大豆中优良品种占比同比下跌14%,降到了57%。
而一般品种与劣质品种的大豆占比分别上涨了7%。
所以,今年巴西大豆的产量肯定会减少。
与此同时,巴西大豆的另一个主产地南里奥格兰德同样也在面临严峻的干旱问题,之前播种的大豆由于干旱问题导致发芽率极低,只得选择补种。
根据当地权威机构预测,南里奥格兰德的大豆产量预计将会减少到2000万吨。
所以说,我国之所以取消巴西大豆的订单,主要是因为担心大豆减产的问题。如果不出意外,2022年巴西大豆的产量预计将会减少400万-600万吨。
俗话说“旱的旱S,涝的涝S”,巴西大豆的另外一个主产地马托格罗索,由于当地降雨量过于充沛导致大豆的优良率降低十分明显。
由于巴西大豆减产,而市场需求并没有减少,所以如此一来俨然是一副供不应求的状态。
于是巴西开始坐地起价,将大豆的价格提高了21%。
所以说取消与巴西的订单并不仅仅只是产量与优质率问题,还有价格因素。
之所以购买美国大豆,是因为近几年美国大豆的产量与优质率一直都在提高,并且相较而言美国大豆的价格更为便宜。
实话实说,取消订单其实是明智之举。
不过选择从美国进口优质大豆的确存在太多不确定性。
或许大多数人可能不理解,我国地大物博,怎么连大豆都需要进口?
的确,说起种植大豆,最早可以追溯到5000年前的中国,且大多集中在东北地区。
不过根据统计数据显示,近几年大豆的产量却一直处于下降趋势。
2021年大豆产量同比下跌16.33%,降到了1640万吨。而国内大豆的实际需求量每年基本都要在一万吨以上。
所以自产大豆与需求之间其实已经严重失衡,所以只能通过进口大豆来弥补。
说实话,种植大豆产量少是一方面,除此之外种植成本也在不断增加。
化肥、劳动力、农药以及农器具等,价格几乎都在上涨,成本高而收益低,老百姓也就变得越来越愿意种植了。
其次,种植大豆的机械化程度相对降低,更何况由于东北地区长时间发展重工业,现在的人口大多以流出为主,土地荒芜人口流出是另外一个重要原因。
另外在政策扶持与科研投入方面则相对比较匮乏。
说实话,在这一方面确实与美国还有不小差距。
相较而言,美国大豆的补贴方式更为科学。利用大数据平台建立相应数据库,并根据每个豆农的实际种植情况进行指导、预测。
另外,采用政策扶持与价格补贴等方式保障豆农能够拥有可观的收入。
实话实说,进口大豆的优势就是这样一点一滴积累出来的。
另外,国产大豆的榨油率也相对较低。根据统计数据显示,进口大豆的榨油率一般能比国产大豆高出2个百分点。
也就是说同样是100万吨大豆,国产大豆的榨油量要比进口大豆少2万吨。
如此一来使用国产大豆的成本就会增加,所以这也是为什么许多企业会选择进口大豆的原因之一。
不得不说我国对大豆的依赖程度还是很高的,虽然华北地区土壤肥沃也比较适宜种植大豆,不过与东北大豆相比还是逊色不少。
不过话又说回来,当地的农民种植大豆的积极性并不是很高。
所以要想提高国内大豆的产量首先应该调动起豆农们的积极性,通过扶持和补贴等方式帮助豆农提高经济收入。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