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这三大板块将在疫情后大爆发!

2022-04-22 10:00:12    来源:智谷趋势    

疫情过后,哪个行业会成为需求暴增的风口?

在部门内部讨论起这个问题的时候,大家一致推荐了预制菜、物流、基建这三大板块。

而且,这三个行业在疫情期间需求暴增,他们的发展前景,真的让我惊掉下巴。

一件衣服从中国上海运到美国,为何要比运到贵州还便宜?

中国的铁路密度还比不过印度?

借预制菜可能发展出“中餐版麦当劳”?

有句话说得好,越是不确定,越要好好修炼内功。哪怕你不认可这3大板块,也请坚持看到最后,我们在文末为你提供了一个分析框架,你可以用来判别手里投资机会到底靠不靠谱。

降低流通成本

先来看一个数据,2021年我国的社会物流总费用16.7万亿元,占GDP的比重为14.6%。而美国近年来这一数据表现是8%。

这意味着什么?

就是咱们每生产100元的商品,就要花14块6去运输。

为什么咱们国家的“代购”会如此流行?

为什么一些中国制造的衣服,国内价格是国外的几倍?

一件外国制造的衣服,国内价格还是国外的几倍?

除了税收因素之外,占据大头的物流成本才是众矢之的。

咱们的物流体系看着很忙碌,但其实效率很低,更多时候把货物没有价值地搬来搬去。

这几年咱们国家都在烦恼这个事情。

你可能很难想象:

一件商品,从一线城市运到云贵,可能比运到美欧的海运费用还要高;

一斤白菜,在河南卖1元/斤,到了上海就要卖2元/斤。

这背后都是流通成本在作祟。

过去媒体大肆报道的快递配送服务高效,指的是咱们的最后一公里配送。

但是在主干物流环节,我们过于依赖公路,占比高达70%,但是却没能提高成本更低、运力更强的水运、铁路运输的使用占比。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有数据显示,我国蔬菜类农产品流通成本占售价的50%-60%。

每增加一个流通环节,咱们的物流成本就要增加5%-10%。

对于大部分工业产品,物流成本会占最终销售额的30-50%。

物流成本过高,商品太贵,内循环流通就会不顺畅。

官方已经对这件事情高度重视。

今年1月,官方发布了《“十四五”现代流通体系建设规划》,是我国现代流通领域第一份5年规划,规划里面打算用50项举措推动现代流通体系建设。

最近新鲜出炉的《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强调了中央要和地方一块打通要素流动,提升生产效率和交易效率。

大市场政策一出来之后,市场立刻反应过来,这个口号简直就是针对物流板块喊的,所以物流板块最近涨得飞起。

物流与基建相辅相成

说完物流运输,那基建同样不能落下。

先说说一个误区,你是不是也觉得中国的基建已经发展得够好(到顶)了?

说实话,在没有仔细研究之前,我也这么认为的。

这么说吧,多年来,中国作为基建狂魔的名声远扬,从交通、水利再到电力的基础建设,就没停过。尤其是高铁、高速公路这块的建设,方便了全国人民的出行,快递、电商行业风生水起,以至于很多人有种错觉,中国的基建已经饱和了。

然而,真相可能让你大跌眼镜。

套用砖家的一句话,咱们只是交通大国,不是交通强国。

截至2021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突破15万公里,其中高铁超过4万公里。我国高速公路、高速铁路总里程世界第一。

然而,这只是整体数据亮眼,人均水平和质量真的不高。

可以说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中泰证券在研报里提出,就铁路里程密度来看,咱们国家的情况(约150公里/万平方公里)只超过了巴基斯坦、俄罗斯、巴西,甚至比印度还低(230公里)。

再看看铁路人均里程,我们的情况是1公里/万人,在韩国和巴基斯坦前面,但比不上加拿大、俄罗斯、美国等。

而这两个方面,到现在还比不过美国、德国这些发达国家。

(资料来源:中泰证券研究所)

因此,想要对咱们的物流系统提速降价,基建也要跟上才行。

就拿上海疫情来说,能够借助铁路运输,那么货车司机运一趟货要隔离14天的担忧就不复存在,物资供应也不会这么紧张。

官方和各大央企已经在发力。

2021年12月,财政部提前下达了2022年的1.46万亿专项债,重点用在交通基础设施、农林水利等9大方向。

国家拨款支持,地方也快马加鞭地整起了新项目。

截止4月初,披露了2022年全年投资计划的24个省份(自治区)中,有19省(自治区)将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项目列为投资重点。

(资料来源:东海证券)

中国中铁一季度新签订单额6057亿,大幅增长84%。其中,基础设施建设业务新签合同额5434.5 亿元,同比增超94%。

新鲜出炉的一季度的数据中,基建的投资增幅达8.5%,在整个板块中“独领风骚”。

不少分析师直言,在国家强调稳增长的背景之下,基建发力将成为最重要支撑。

预制菜,让小白也能当大厨

最后来说说预制菜,其实这块从去年到现在已经涨了好几波。能火到现在,必定有它独有的增长逻辑。

预制菜的好处就是,不会做饭的小白,拿回家加热下就是一碗像样的菜,小白也能当大厨。业界对预制菜是这么形容的,好吃中最便捷,便捷中最好吃。

咱们熟悉的麦当劳,就是典型的预制菜餐厅,他们的炸鸡产品,都是由统一的中央厨房调制好,再送到各个门店进行油炸。

上海的这波疫情,让大家突然都有了囤货的意识。加上最近广州疫情严重了,身边不少朋友也趁机囤了预制菜,都来给我安利。

我查了一下,2021年全国的预制菜市场规模就超过3400亿,最近3年的复合增速接近20%。按此发展,到2026年将成长为一个万亿市场。

前不久,广东、山东等地都发布了推动预制菜产业发展的文件,试图从这波增长红利中分一杯羹。

(资料来源:广东省人民政府)

(资料来源:山东省政府网)

这里稍微提一下,广东省的预制菜10条措施还提到了,鼓励企业到境外开设生产基地,可见政府背后的用心良苦。

目前,预制菜的应用前景有两大方面,一是零售端,另一个就是餐饮端。

对比传统餐饮店需要准备食材、耗时间烹饪等程序,预制菜为餐饮端省去了人力、物料等成本。

再拿咱们熟悉的海底捞为例,他家牛掰可不只因为周到的服务,颐海国际这个小弟的作用也不可忽视。

颐海国际专门给他家特供预制菜,从火锅底料、到生鲜食材等等。看到预制菜火起来之后,颐海国2017年开始也搞起了预制菜业务。

再就是瑞幸前掌门人陆正耀,现在也上了预制菜的车。

那些社区团购平台,盒马鲜生、叮咚买菜、每日优鲜、美团等等,瞄准了消费端,一边在平台上卖菜,一边也卖着半成品的预制菜。

美团2021年的预制菜销售额,比2020年暴增了4倍。

实际上,预制菜产业在西方国家已经发展的很成熟,咱们熟悉的卡夫食品、雀巢都是全球鼎鼎有名的预制菜生产商。

日本、美国的预制菜渗透率已达60%以上,但我国预制菜渗透率仅10%-15%,可见未来的发展空间巨大。

再往大了说,中餐是咱们国家文化的重要组成,全球都知道中国美食多,有八大菜系。

问题就在于,中餐难以复制、出品不稳定,只能是中国人自己来做,但是仔细想想,如果有了预制菜,提升产品还原度,外国人也能轻松煮出好吃的菜肴。

再往大了说,预制菜产业的壮大,有望推动中国美食走向国际,让中餐版的“麦当劳”成为现实。

结语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这三个板块,看似关系不大,其实都互为联结。

只有基建搞起来了,物流效率才有支撑,物流也为预制菜的配送“保驾护航”。

站在风口上,猪也能起飞。而跟着风口走,也是最简单的投资方法。

当然,很多读者想说,“我觉得XX行业也有机会呀!”

那不妨用这三个维度去做一个简单的判断,帮你筛选今年的一些投资机会靠不靠谱:

1、需求:疫情期间或者今年,需求有无增加?

2、增长空间:有无优化空间,市占率如何?饱和程度如何?

3、资金面:有无企业、政府或标志性资金在主动大规模投资?

如果你也认同以上几个板块的增长空间,记得提前做好功课,做好进场的准备。

END

很多时候我们以为了解一个东西,但是却会被“常识”所欺骗。就像很多股票的基本情况,需要深入到很多细节中才能了解。自己挑选公司难度太高,可以让掌握更多信息差、更多专业工具的基金经理来选择。

[责任编辑:h001]

相关新闻

联系邮箱:99 25 83 5@qq.com

备案号:豫ICP备2020035338号-4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

产经时报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