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三梅
来源:视觉志(ID:iiidaily)
对于疫情里的上海来说,人间没有烟火气。
挂在热搜上的,每天都是各地物资驰援上海;
热搜被折叠的缝隙里,是一个个被摆上阳台的沉默冰箱。
著名演员李立群
如果不是疫情,小视已经很久没有对挨饿有强烈感知。
我们曾这样写俗世里日复一日的上海:
沪上阿婆们在清晨熙攘的早市里讨价还价,金融街夹缝里的生煎店门口,挤满手提咖啡衣冠楚楚的上班族: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
这是普通人本触手可及的生活,却被疫情打散了。
食物,才是现代社会最后一道防线。
上海夜市
空无一人的外滩和寂寞的街道没有让我感受到上海的停摆;
正在居家隔离上海人,才让我真正触摸到疫情的残酷。
今夜这篇文章,不讨论疫情。
只想带你看看庞大都市下的“最后一顿晚餐”,和夹杂在烟火气里的模糊身影。他们事关几千万人。
如果说,食物是一座城市的生命脉络。
那你我,“生死攸关”。
01
疫情下的“最后绿色一公里”
凌晨四点,整座城市还在沉沉的睡眠中。
杨大姐已经推醒丈夫,行驶在了前往蔬菜批发市场的夜色里。
夫妻二人有一辆宝贝的二手货车,很快,车厢的后座里即将装满新鲜的蔬菜。
批发市场到处是嘈杂的人声,摇晃的灯光,和一叠叠绿油油的蔬果。
有人大声的朝他们打招呼:杨姐,还是上海青10斤?
这里是上海农贸批发市场。每天在城市苏醒之前,这里都将完成十几吨蔬菜的流通。
一颗最寻常的青菜,都要从郊区一片片的承包地里,被养育采摘,然后收集运输,再从批发市场的夜色里,从郊区菜农的手中,被千千万万的小菜贩辗转运至清晨的菜摊上。
流通的蔬菜,像一条条看不见的绿色脉络,编织着一座庞大都市暗夜里的生命基调。
而像杨姐这样的人很多,他们都是上海附近来谋生的外地人。
杨姐今年48岁,来自安徽农村,疫情来临前,她和丈夫已经守着浦西一个小区里的3尺菜摊快6年。
上海疫情爆发后,杨姐的微信,成了疫情下的窗口。
“5栋501家里是两个独居老人,子女天天对我哭,老人都没有智能手机咋团购呢”
“6栋那家媳妇刚生完孩子,丈夫阳被拉走了,媳妇营养不够,没奶啊。”
“小区租房的小年轻也多,都和我说,姐我们不急,先紧着老人。”
浦西封控很早,杨姐和丈夫每天都在家刷着手机,时刻等待外出补货。夫妻两个人焦虑地整晚睡不着。
他们不过是上海里最平凡的两个外地菜贩,却在直面疫情的前线上,骤然明白了这是一场不容推诿的硬战。
杨姐和丈夫发动了自己全部的资源,两张来之不易的通行证和一辆小货车,撑起了他们在2022年春季上海的忙碌身影。
他们为街坊邻居联系到了郊区宝贵的蔬菜和蛋禽,从运输到分装,夫妻两24小时连轴转。
疫情肆虐,最平凡的普通人,撑起了一个物资里的“绿色诺亚方舟”。
图源:网络
你不必夸杨姐夫妻,因为疫情下的“最后绿色一公里”,早就存在。
她可能是你楼下那个一口外地口音的菜贩大妈,可能是远离城市的某个郊区农民。
他们不活在都市的舞台上,他们活在每一片青翠的叶片上,每一个嘈杂的凌晨四点。
他们成了疫情下物资保障的背景音,模糊的,日复一日,串联着一座座城市里流淌的绿色生命线。
这是2020年,北京新发地疫情下的农副批发市场——
图源:《疫情下坚守的菜农》
时值鼠年正月,新冠肺炎肆虐,北京又连降两场大雪,物资告急。
但是在新发地市场,仍然有许许多多外埠菜农,头顶大雪,不畏疫情,千里迢迢把自家养育的新鲜蔬菜运输至京。
北京的市民,早在两年前,就欠了这场“大雪之恩”。
一句物资保障,千万家庭有了温饱饭桌,背后却正是无数面朝黄土的平凡之义。
雪中的菜贩与菜农
这是2021年,兰州疫情下的一则确诊病例流调报告,“兰州流动菜贩”——
风里雨里的小菜贩,艰难求生在这座城市里,不会撒谎的流调报告,诉说着起早贪黑,只为碎银几两。
流调报告
菜贩出现在确诊病例里一点都不稀奇。
3年抗疫,多点爆发,还记得武汉海鲜市场吗?
最先中招的,正是这些俯身在民生里捡拾生活的农业人。
时代的灰,也曾一粒一粒朝他们落下。小人物,还在战场。
国以民为天,民以食为天。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
谁是蝼蚁,
谁又在为了口饭在苟且偷生。
这是疫情里的温饱故事,但是生活的残酷,岂肯收手。
在疫情的放大下,人性清晰可明。
02
都市里的“农民羞辱”
网上曾曝光这么一个新闻。“蒋大为吐槽大衣哥”。
大衣哥朱之文,是家喻户晓通过选秀走红的农民歌手代表,蒋大为正是他的偶像。
蒋大为几评朱之文:“缺少文化修养”,“有农民式的狡猾,始终是一个农民,谈不上艺术”。
大衣哥朱之文
赵丽颖也曾在节目中表示多次,因为出身农村,她被圈里人明嘲暗贬过许多次,“农村人脏乱差”。
早期被说“乡气的”赵丽颖
我们从小读过的故事里,总在不遗余地抹黑农村人的形象。
他们是随处可见手脚不干净的“小保姆”;是流窜的地痞小偷;
是大城市钢筋水泥背景下融进城建里的农民工;是马路上看不清正脸,会被指着拿来教育子女的清洁大妈;
是街头川菜馆里那个面嫩的小服务员;
是许多人,是你,是我。
他们都是农村人,或者说,他们都是农民。
他们是繁华都市不承认的B面,是“体面社会”虚伪的余光。
城市里的农村清洁工手捧工资条
上海出了这么一则新闻,外地贩菜大姐,因疫情流落上海街头。
据反映者声称,这位大姐来自山东临沂兰陵农村,平时在上海正是以贩菜为生,
从3月30日开始她就因在外卖菜疫等原因,被原租房小区拒之门外,被迫住在自己的小破三轮车上,在3月阴寒的上海街头,只薄被一卷。
留言区里,却高频可见:“农村人活该”,“大城市的形象就是这么被农村人糟蹋的”。
有个叫王某重的经济学家,曾多次在文章中声明:
“农民跟我们吃的粮食的关系并不大,农民出大力流大汗,在我看来是一种懒惰和愚蠢”;农民“只会种地买苦力,对国家没用”。
他强调,“消灭丑恶农民”,国家才能富强。
图源:网络
有钱人吃着山珍海味的嘴,油刚抹净,就开始嘲笑供给食物的人。
他们看不见一颗麦子在日光下长大,但伸出纡尊降贵的腿,一脚踹在了俯身面朝黄土的农人背上。
豆瓣上曾有部评分9.3分的纪录片,叫《乡村里的中国》。
就揭示了中国农民及后代,这一庞大而沉默的群体。
在“农村人”成为骂人词汇之前,中国人,祖上三代皆是农民。
建国初期,中国5亿人口中农业人口占90%,农业税在国家的财政收入中占40%。
广大的中国土地,曾养育出无数乡村的儿女。
他们的父辈在稻田间忙碌,用一颗颗的粮食供出一批批走入城镇的大学生,又继续用家乡的农田,支撑着中国农业大国的民生安稳。
改革开放后,农村劳动力又成了流入都市,手建中国城市化的主力军。
冯巩在春晚小品《公交协奏曲》正是致敬北京城建都农民工——
他们用背井离乡的朴素奉献,用农村人的血与汗,成全了我们享受高楼大厦的今天。
基建狂魔的,从来不是中国,而是千千万万走出农村,走上工地的农民工。
冯巩春晚小品《公交协奏曲》
直到今天,粮食仍然是以“毛”来计量价格的商品。一个三口农民之家,春耕秋收一整年,也赚不到很多钱。
疫情3年,农业更是停摆数次。无数农产品滞销。
民生需要维稳,城市需要供给,农村人和农村,一起沉默。
山东曾曝光出的242个高考替考案例里,受害考生几乎全是农村户口。
原因无他:农民好欺负,农民信息不通畅,也只能吃哑巴亏。
难道真相就是,一个社会的弱势群体不仅不容易得到关怀,还往往连他们的后代都成为被霸凌的对象?
中国的立足之本是农业,但城里人对农民的忽视、偏见和嘲讽,似乎越来越多。
能不能有人告诉我,如果乡村容不下农民,城市又歧视农工。
那这群人及他们的后代,该在什么样的夹缝讨生活?
考上北大的农村学子韦仁龙
穷乡恶水出刁民——中国人祖上三代皆农民。
我深恶农村羞辱已久。
不敢承认是农村人,才是这个时代最荒唐的事。
我们都被土地养大,如今我们纷纷走进了钢筋水泥里,但人不该忘本。
中国人起码,别忘本。
03
看见“他”价值
民以食为天。
2020年全国粮食总产量为13390亿斤,2019年中国农业局公布的消费数据显示,中国鸡蛋总产量约为2812万吨。猪肉消费量3200万吨,水果消费量2.64亿吨。
有人算了一笔账,假如一个人活到75岁,一生要吃掉1.6吨鸡蛋、1.8吨猪肉和15吨水果。
这些粮食要靠3亿农业生产者提供。
换句话说,中国一个农民要养活五个城里人。
上海疫情,历历在目。
我们总说民生保障,宏大叙事之下,是具体的人,在谋大义。
袁隆平生前曾上过这么一次热搜。
头发稀白的老人家,带着他的禾下乘凉梦,在央视和拼多多联合举办的丰收节活动中,动情地呼吁:
“青年农民是国家的希望,现代农业研究需要更多知识青年”。
一番话,炸出了无数学农的人,甚至出现了各种段子。
一边是可爱的袁隆平院士为指点所带博士生论文唉声叹气,一边是无数学农人自嘲“月薪2500,终于不用改行卖农药”。
袁老在稻田的身影还恍若昨日。
一个一辈子躬身在农,养活世界几十亿人的老人,犹在田中笑。
甚至连我们日常吃的西瓜甜瓜,背后都是一个老婆婆一生奉农的大义。
她叫吴明珠,一个娇小瘦弱的老人,却成为了中国“瓜婆”。
我们现在市场上常见的大半品种的西瓜、哈密瓜、甜瓜等,皆是吴明珠及学生作品。
从1958年开始,农学院毕业的吴明珠自请深入祖国西北,长年耕耘在人迹罕至的戈壁沙漠中,带着一壶水一块馕,在风沙烈日,荒郊野岭下奔走了数十年。
足迹几乎遍布了整个戈壁沙漠,
在西北时的早期吴明珠先生
只为收齐吐鲁番地区所有农家瓜品种,培养出最适宜中国土壤的瓜种。
她在新疆开创了一个全新的瓜果局面,不仅带无数人脱贫。
更是以50多年来的深耕,送中国后世人一份端上饭桌的甜蜜。
这就是中国的农业人,一生躬身在农,脊梁却笔直的中国农人!
中国人口总数,近一半都是农业户籍人口,但真正扎根土地的只有3亿多:几乎都是留守老家的“无用之辈”。
有被城市淘汰的老农人,有走入校园又回身重投农业建设的青年学子——
疫情之下,中国农民,一路逆行!
2020年武汉疫情爆发时,一个「摩托车山路运香蕉」的视频曾大火。
这个视频的背后,正是云南莲花滩乡93户村民。
莲花滩乡位于河口县西北部,最高海拔有2105米,常住人口93户中就有47户是贫困户,穷乡僻壤,只靠种植香蕉维生。
疫情爆发后,莲花滩乡村民,贡献出了自己家中仅有的香蕉,大包小包系上摩托车,一排整齐的车队,就朝湖北自发支援而去。
疫区艰险,道阻且长,他们一路逆行:
“如果有需要,我们还是要帮忙。”
大疫3年,常见中国农民慷慨解囊。
武汉疫情时,各地医疗支援,物资不足,湖北当地农民纷纷自驾赶来,一辆辆淳朴的农用三轮车载满自家的蔬果,只为给医疗队“加餐”。
有的农民甚至不会用导航,只能一路问一路找,到了的时候菜和人都冻的硬邦邦。
但封锁的武汉街头,还是一辆辆家用农货车接踵而至:
我一无所有,礼轻莫怪哈。
武汉的菜农秦师傅:这是最新鲜的!我只有这么多了
上海疫情一菜抵金的当下,在沪的一家安徽籍菜农夫妻,更是自愿拿出自家大棚精心培育的蔬菜,全部免费捐赠给周边市民。
自古锦绣添花易。但这些农民,践行了雪中送碳。
就像袁隆平说的:
“现代农业不是过去的农业。不是脸朝黄土背朝天,而是真正的民生之本。希望我们广大的有为青年,投身于农业建设中。”
而我想说,被农业安稳投喂的我们,至少,可以记住土地起码的乡愁,至少,应该给予农业人应有的尊重。
看见“他”价值,看见每一种折叠生活后,不屈的贡献和普通人的人间。
他从那盛开稻花的乡村而来,他黄色的皮肤里有一脉相承的土地的智慧;
他把城市的街头打扫干净,清洗每一块瓷砖,他攀登高楼大厦的脚手架,凌晨4点摘干净一根碧绿的菠菜——
他们从不曾奢望占有这座城市的繁华,只盼望着能和土地交易;
他的孩子将走出校门,来到这座美丽都市,继续与生活周旋。
如果可以谋生,谁愿意背井离乡?
如果可以体面,谁甘心顶着白眼?
我们体内都应该孕育着一座叫良知的粮仓,随时可以与偏见,傲慢,遗忘开战。
别忘了脚下的土地,真的。
看一看就在眼下的普通人,一个菜贩,一颗碧绿的菜。看见“他”价值。
疫情之后,最大的恶是傲慢,最大的悲是忘本。
中国人,祖上数三代,谁不是农民。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