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从广州交易集团(广州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获悉,1至11月,广州交易集团完成交易金额10170.83亿元,继2020年后再度突破万亿大关,公共资源交易规模继续领跑全国。
广州交易集团(广州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挂牌
试点碳市场首个配额现货交易破45亿元
据介绍,乘改革东风,“广交易”品牌公信力日益凸显,旗下各交易平台集聚辐射力不断扩展:招投标、土地出让、城市更新交易额分别达到4878亿元、2217亿元和2345亿元。其中,建设工程非广州属地项目占交易金额达48.02%,“广交易”平台对省内外项目吸引力继续增强。药品采购平台完成交易金额435亿元,同比增长35.29%,交易规模居全省三个平台首位,服务范围已辐射至佛山、中山、茂名等省内14地市。碳排放权交易平台完成碳排放配额交易4225万吨,同比增长3.16%,配额累计成交量、成交额连续8年居全国同类平台首位,成为首个配额现货交易突破45亿元的试点碳市场。
优化营商环境做法成为全国示范
广州交易集团表示,参与2020年国家营商环境评价“政府采购”“招投标”两项指标,助力广州作为优异城市入选最佳实践。一是公共资源交易区块链平台“朋友圈”扩大,成员单位已发展至近80家,辐射全国16省市,“易链签”应用移动CA共计28万人次,“易链保”共计办理电子保函1.8万份,有关经验做法入选国务院优化营商环境先进典型案例,获中国政府网宣传推广。
二是深入推进国家标准化试点工作,完成三轮标准化实施情况监督检查和评价改进,修订32份标准文件,形成由93份标准文件构成的广州公共资源交易服务标准体系,9月份高分顺利通过中期评估验收,“广州标准”走向全国。三是开展“三减一优”利企便民活动,提出各类优化措施59项,其中减免材料7项、精简环节7个、压缩时限13个、优化交易服务32项,有力破解交易主体关切的办事难、办事繁、办事慢等问题,多方位降低交易成本。
实现市属国企100%进平台
广州交易集团服务国资国企功能显著增强。国企阳光采购平台在市国资委大力支持和指导下,发展进入快车道,坚持“一企一策”服务方针,创新设立“代采”、“委采”和“自采”三种采购模式,满足各交易主体多元需求,平台服务机制不断深化,目前已推动实现市属国企100%进平台。产权交易平台积极落实国企三年改革行动方案,帮助各级国有企业集中处置非主业、低效无效资产,为企业提供税务咨询、方案策划、交易方式设计等解决方案,平台价值发现功能日益凸显,交易金额同比增长43.51%,在国有产权交易行业信用评价获AAA评级,排名居国内“第一方阵”。
实现在线“不见面”受理,办事人员“零跑路”
广州交易集团智慧交易平台体系全方位升级。一是持续深化“不见面”服务模式,2021年全部进场工程建设项目实现在线“不见面”受理,办事人员“零跑路”;广泛应用智能客服机器人,机器人在线处理业务咨询量达5.35万次,占比达在线咨询总量92.6%。
二是智慧交易体系全面迭代更新,招标投标、政府采购、土地矿业权交易、城市更新等交易板块先后上线新交易系统。其中,招投标实现房建市政工程总承包(EPC)全流程电子化新突破;普通公路养护工程率先完成广州市营商环境4.0任务,实现“一网通办”。
三是跨区域远程异地评标模式实现新拓展,与合肥、佛山多地平台合作,分别在招投标、政府采购领域多宗项目开展远程异地评标合作,跨区域共享评标专家资源。四是交易服务实现从“线上”到“掌上”跨越,正式上线智慧交易小程序,进一步丰富微信公众号功能,可为建设工程、企业信用业务相关用户提供移动端下载答疑纪要、中标通知书、查询保证金缴纳状态等服务。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刘幸 通讯员:吴皓星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刘幸 通讯员:吴皓星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李凤荷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