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由广州交投集团投资建设的海珠湾隧道始发井工区内,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看到,始发井的基坑已经初具规模,深度超过25米的地下连续墙已沿着四周打入地下。60余名工人正在基坑中作业,他们娴熟地捆绑起钢筋,进行冠梁施工,为基坑架起安全屏障。现场一派大干景象,工人们各在其位、井然有序。
记者了解到,目前始发井的前期准备工作基本完成,预计明年年底,外径超过15米的超大直径的盾构机将从这里下井,一路向北掘进,下穿三枝香水道、洛溪岛和沥滘水道,搭建南北向过江的新通道。这也是广州首次采用超大直径盾构隧道建设的道路工程,将为后续的隧道建设提供思路与样本。
高效流通:未来可从东晓南高架快速直达广州南站
由广州交投集团负责投资、建设和管理的海珠湾隧道,地跨海珠区和番禺区,主线北起于南洲路北侧,对接现状东晓南高架,向南以盾构隧道下穿珠江沥滘水道、洛溪岛及三枝香水道,南至南浦大道,对接正在建设的东晓南路-广州南站连接线南段工程。项目全长4.35公里,设计速度60公里/小时,主线双向6车道,总投资约116.8亿元,计划于2024年底建成通车。
也就是说,未来通过海珠湾隧道可以从东晓南高架快速直达广州南站,建成后将使中心城区至广州南站车程缩短至15分钟,形成一条市中心与广州南站的快速通道,联通环城高速、内环路等城市道路,可减轻广州大道、新光快速、洛溪大桥交通压力。
绿色生态:促进工程建设与周边环境和谐发展
海珠湾隧道项目地处城市建成区,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周边民房、厂房、商业建筑密集,交通环境非常紧张。“我们严格执行省市关于文明施工管理的各项规范,充分落实‘6个100%’和‘一不准进、三不准出’等要求,最大程度上降低对周边居民和交通环境的影响。”广州交投集团海珠湾隧道项目负责人王海君表示。
海珠湾隧道项目还将在全线铺设降噪路面、采用降噪伸缩缝、大面积采用隔音措施,力求在降低噪音的同时提高车辆行驶舒适性,打造绿色环保的“生态之路”。
智慧工地:工程更直观管理更高效
打造智慧工地也是海珠湾隧道项目的一大特色。记者了解到,海珠湾隧道项目采用BIM、北斗、物联网和全景摄影测量等技术,开展施工影响范围内城区重点交通节点通行预备方案的编制、燃气电力水务等重要市政管线基础信息的调查以及施工现场质量控制等工作。此外,BIM技术可联通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实时采集现场试验检测数据、质检数据,提高数据采集速率和精度,并将信息及时上报给工程管理人员,提高决策效率。
同时,海珠湾隧道项目自主研发IPM系统,通过智能管控引领项目综合发展。IPM系统结合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应用等先进技术,以智慧企业战略管控为抓手,开展海珠湾隧道项目全类型、工程全过程一体化智慧管理。
建设者故事:做起来就会发现这一行的魅力所在
广州交投集团海珠湾隧道项目工程部副经理薛晓杰负责质量和技术领域的管理。在她看来,穿城而过的海珠湾隧道,虽然只有4.35公里,工程难度却一点也不小。海珠湾隧道以双洞盾构隧道形式下穿中核商务大厦、万科泊寓公寓楼等密集建筑物。“按原方案是要拆除这些建筑物,但拆迁影响比较大,所以项目开始前,我们一直在想有没有其他更优的方案。”薛晓杰说。
于是,海珠湾隧道项目团队积极谋求新的工艺工法和技术措施,最大程度减少工程对周围人居环境的影响。薛晓杰告诉记者,在那段时间里,不仅会召开一些大大小小的专家研讨会,团队的同事们,遇到行业内的其他单位或者一些相熟的同行都要问上一嘴、咨询一下,大半年的时间里,如何通过工程措施减少影响成为最常谈起的话题。
最后,当联合参建各方,结合自身工程特性,经过反复的推敲和研讨,针对性地提出了原位保护方案,即通过在既有建筑物下新建桩基替代原有桩基承载荷载,切断原桩基与建筑物的连接,保证盾构机在既有建筑物底部穿越时不影响上部结构的安全和稳定。大家终于松了一口气:“当时就觉得终于有结果了,可以搞定这个难题了!”
从选择桥梁专业起,薛晓杰就想到会有常跑工地的情况,无论何时无论自己在何地,一个电话,她就要赶到工地。在她看来,做这个工作女生比较少,但女生也没有什么不同。“做起来就会发现这一行的魅力所在。”薛晓杰说。项目结束后,再走上她参建的道路,感受很不一样。薛晓杰上一个结束的项目是花莞高速,她回忆说:“建设的时候是一个样子,现在建好了又是另一个样子。可能其他人会说自己在这条路的哪个位置,我会说我在哪个哪个桩号。开车路过,就会想起这是我奋斗过的地方。”
项目名片:海珠湾隧道
项目定位:
海珠湾隧道地跨海珠区和番禺区,主线北起于南洲路北侧,对接现状东晓南高架,向南以盾构隧道下穿珠江沥滘水道、洛溪岛及三枝香水道,南至南浦大道,对接正在建设的东晓南路—广州南站连接线南段工程。
项目数据:
海珠湾隧道项目全长4.35公里,设计速度60公里/小时,双向6车道,总投资约116.8亿元。
项目工期:2020年12月30日开工,计划于2024年底建成通车。
项目进度:
目前始发井及后续段的围护结构施工已基本完成,预计明年年底外径超过15米的超大直径盾构机将从这里下井。目前已完成盾构机的选型和方案设计等工作,正在进行盾构机参数深化设计。
意义:
建成后将使中心城区至广州南站车程缩短至15分钟,可减轻广州大道、新光快速、洛溪大桥交通压力,提升广州交通内联外通水平。并且,可以完善广州南站周边路网功能,有力增强广州南站的集疏运能力;将进一步支撑广州的综合交通枢纽地位。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卢梦谦 通讯员:杨正锋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高鹤涛 通讯员:广交投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林静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