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盘点 | 2021年广州日报记者追过的新闻

2021-12-30 18:59:04    来源:广州日报客户端    

2021年,《广州日报》陪伴我们走过四季。

在这一年中,我们的记者,有的登上了湿热多雨、蛇虫出没的海岛,采访了坚守30多年的老关员,感受他们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有的来到人迹罕至的唐鱼保护区,发掘一群艳丽小鱼背后的守护故事;

有的在广州荔湾区封闭封控区骑着三轮车报道抗“疫”中的温暖故事;

有的则是在暴雨时,奔赴郑州,在一线传回客观真实的报道和震撼人心的照片……

当读者们追逐新闻的时候,他们追赶时间、追寻自己的新闻理念。他们的报道背后,还有一些没来得及写下的想要说出的故事和心声。

海关关员守得住清苦

也保持着“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跑海关线一年多以来,我一直“觊觎”着大铲岛。

这个面积仅为0.92平方公里的海岛位于珠江口外的喇叭形河口湾的天然关隘,上面无居民居住。1949年以来,先后有1200多名共和国海关关员守护在这个祖国南大门的重要关口上。如今,依然有120多名关员24小时驻守在这个湿热多雨、蛇虫出没的海岛。

这里远离市区和人群、繁华和热闹。在岛上工作的一些老关员,已经在这里坚守了30多年,他们每个月只有几天可以离岛回家。这听起来,就是一个能产生好新闻的地方。但,我还缺一个新闻由头。

图说:大铲岛“海上反走私第一关”石塔

9月初,我获悉海关总署为全国109个关员颁发“海关扎根艰苦地区边关工作荣誉章”,其中金质荣誉章授予驻守艰苦海岛超过30年的人员——这33人均来自大铲海关。在获得报社支持后,我迫不及待向广州海关申请,成功上岛!

乘汽车、转船只,我踏上了这个有历史有故事的岛。沿着海岸走,右边是蓝天、白云、闪着光的海面和缓缓经过的船只。左边一步一景:清光绪二十五年九月所立的“九龙新关大铲厂界”石碑;曾经为许多船只指引过方向的红色灯塔;有着中国海关徽章的“海上反走私第一关”石塔,塔身刻着大铲海关历经风雨的亮眼成绩;还有被保留下来的“大铲雄关”对联残碑,20世纪40年代所建的办公用房“旧红楼”,20世纪50年代为解决岛上用水问题挖的井……每一景都承载着过去的故事,也有很多故事正在发生。

图说:大铲岛海边灯塔

海岛的对面,是广州南沙、深圳妈湾,那里高楼大厦林立,夜晚都有彻夜明亮的灯光,一片繁华景象。虽然遥望对面的繁荣,关员们却真正做到“守得住清苦”,住在简陋的宿舍中,从没有“开小灶”一说。岛上的关员各司其职,有的在后勤支援,有的时刻待命,监管查缉,与走私分子搏斗,面临各种风险。尤其是缉私环境越来越严峻,缉私每天都出生入死。而因为疫情防控需求,有的关员要直接面对外来的船员,承担了大量的检疫工作,把可能给广州带来疫情风险的可能性挡在关外。

在这个小岛上,关员们24小时严阵以待。岛上的绝大多数关员都是党员,他们以党员的身份为荣。在岛上,我注意到很多老关员胸口都带着党员徽章。一位老关员骄傲地告诉我,自己已有30年的党龄。

在清苦的生活和繁重的工作以外,他们保持着“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在这里,关员之间的关系团结融洽,就像一位老关员所说,他们之间的融洽超过普通同事关系,因为他们要在艰险环境中相互协助,出生入死,在生活中,他们相处的时间比跟家人相处的时间多得多,他们之间相互信任。在两天的连轴转采访中,我跟10多名关员深入交流,深深感受到他们的“老派”思想,但却是我们向往带着单纯、执着、坚定的“老派”。(林琳)

耗费几座山头

保护一群小鱼

今年印象最深刻的是做“珠江大探访”生态系列的选题。我们其中有一个板块是关注到广州市内的比较稀少的野生动植物。最初我们选了从化的流溪娟鱼,这是一款早些年数量骤减,后因人工保护而重回流溪河水域的鱼。关于这款鱼,我请教了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赵俊教授,他提出了观点说其实在保护某个物种时,最根本的做法是保护整个生态环境,然后说起了广州的唐鱼,还提及了从化的唐鱼保护区。

图说:唐鱼保护区

初冬时节,我和肖桂来记者等一行人跟着保护站的人去采访。从市区出发,我们下了高速路还辗转了好几公里的山路才到保护区。整个保护区比较原生态,除了旧房子改造成的保护站,几乎鲜少见到人烟。

行走在山林间,护林员指着一处溪水平缓、水草茂密的山溪说,唐鱼就生活这些溪流里。

第一次见到唐鱼还是挺惊艳的,尾巴处还有一道艳丽的红斑,在阳光照耀下,实在漂亮,就是太小了,只有1-2厘米,幸好是成群结队地游,如果是“独行侠”也很难被注意到。在如此宽敞的溪流里,这款鱼还是显得太小了。我们还开了个玩笑,“这鱼均享有的空间还挺大。”

我们问护林员,这个保护区有多大?对方说是2200多亩。2200多亩,我没有太大的概念,对方用手指着周边环境转了一圈,就是这几座山头。耗费几座山头保护一群小鱼,强烈的对比性让我们想到了此前赵俊教授所说的观点。

图说:唐鱼

采访完回来,我们整理了素材,但是发现内容还不足够。后来我又前后联系了区林业部门的相关人士进行了采访。前辈常说,如果写得不好,那是因为采访得不够。时隔近半个月,我们再次上了山,重走了一遍路,重新梳理了采访对象的回答。

从山上下来,天已经黑了。回来的路上,摄影老师说,“我觉得他们也没做什么大事呀。”循着这个问题,我们再次请教了赵俊教授,他点出了答案“这种‘无为’正是最大的‘作为’。”赵俊教授继续解释,“不同的生物有不同的习性,对唐鱼来说,只要给它提供适合生存的自然环境,它就能自我维持种群繁衍,干预太多反而容易起反效果。”我们都感觉文章有了落脚点了,于是很快便有了成文。(何钻莹)

“我在芳村封闭封控区骑三轮车采访”

今年5月底到6月底,我国出现首次Delta(德尔塔)变异毒株社区传播,就发生在广州市荔湾区南片芳村。

6月3日下午,广州市发布第16号通告,荔湾区芳村片区实行封闭封控管理,公交、的士停运,人员、车辆只进不出,50多万芳村居民中,有的要足不出户,有的限每户一人出入采购生活物资。整个芳村成为疫情防控阻击战的主战场。6月3日傍晚,我们第一时间步行穿过洲头咀隧道、进入芳村,直到6月24日芳村恢复对外人员和交通通行才离开。

封闭封控期间的芳村,路面上基本是工作车辆,环卫车、大巴车、救护车,还有便于短距离运送物资、人员的三轮车。没有公共交通和营运车辆,在报社采访车及支援物资到来前,为暂时解决出行交通问题,我们就近找到京东快递站借了辆三轮车代步,由于刚好考了增驾D牌驾驶证的我兼职当上了三轮车司机。

这段时间我们五名记者就靠着这辆三轮车穿梭于各个采访点,实现了说走就走、快速抵达新闻现场的自由,也因为这辆三轮车便于观察沿途的新情况,我们还偶遇了不少令人感动的人和事。

6月5日,我们第一次穿上整套防护服,跟着“三人小组”去高风险地区白鹤洞街道山顶二巷,拍摄他们上门给次密接人员测核酸的画面。

炎炎夏日,我们只跟拍了一个多小时,身上就像被汗洗过了一样,而“三人小组”却要坚持4到6个小时。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的医护人员周翠环说:“渴了只能忍着,因为喝水要再下楼走出小区,重新换防护服后再进来,这样会大大影响核酸采样效率。”

据统计, 从疫情发生之初到后期,荔湾区上门执行居民健康监测、居民诉求收集等任务的“三人小组”,从192个增加至960个。还有很多很多“周翠环”们,冲锋在最危险、最辛苦的上门采样一线。

6月7日,芳村封闭封控区迎来一年一度的高考,广州市在考点做了周密的疫情防控安排,并以“一名志愿者司机服务一名考生”的方式解决三天里考生的赴考问题。

第一天,我们起了一个大早赶往高风险地区的三个考点。临近每一场考试结束,花地大道的两边都会停满静候考生的爱心送考车,我们的三轮车每天穿梭在送考爱心车队中间,送考师傅们高举着一张张号码牌迎接考生。

一位的哥说,送考车长得都一样,司机也穿着防护服不好认,号码牌是为了方便考生快速找到送考车。这一幕像极了歌词里那句“拿着爱的号码牌”,让我们至今记忆犹新。

6月7日晚上,我们又接到爆料,处于封闭区的鹤园小区居民正连夜有序大规模转移。我们再一次骑上三轮车赶往现场。

晚上8点左右的鹤洞路,一边是上百名志愿者集结誓师,另一边是一辆辆大巴停靠在鹤园小区的门口。居民拿着大包小包,在一百多位志愿者的协助下有序排队,等待大巴转运。一位阿婆说,她不知道去哪里,也不知道何时能回家,但她说,“没事没事,一定会平安回来。”这让我们在紧张的转运中看到了广州人的乐观。后来,我们才知道,芳村封闭封控期间,鹤园小区共转运了3353人。

我们的三轮车还迎来一群特别的乘客。

6月10日晚上,我们航拍完鹤洞大桥,晚上10点左右经过鹤园小区,看到门口几位医护小姐姐正边走边聊天,原来她们在鹤园小区忙活了一整天,刚下班。

“我们方便搭个顺风车吗?”小姐姐主动问。

我愣了一下,虽然三轮车载人没问题,但要载8位医护小姐姐还真是头一次。还没等我答应呢,她们就开始陆续上了我的车。看她们太累了,能帮上忙,我很是惊喜。等她们坐稳之后,我迅速挂上了低速挡,载着她们慢悠悠地回到了休息地。

那一晚,让我觉得芳村的月色都有点美了。行驶在路上的时候,我感觉到,我们记者已不单单是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旁观者、记录者,更是和芳村居民、抗“疫”工作者有一样体验的参与者,我们都是“芳村人”。

6月11日后,几乎每天我们都会去一次鹤园小区,这里是广州疫情防控的决胜点。6月14日端午节,广州疫情防控形势已趋于缓和可控状态,鹤园小区的居民,对方用手指了指周边的环境说足不出户20多天。

那天黄昏,我们走在小区里,听到急促的剁肉声时不时从窗口传来,走两步就飘来饭香。原来,鹤园小区的居民把对生活的乐观全融入了一顿简单的节日晚饭里。而万家灯火下,公安、医护、社区工作者、志愿者依旧坚守。我们也有幸航拍到了幸福的一家四口的端午晚餐,向外界传递了疫情风暴中心人们的生活状态。

图说:鹤园的四口之家

6月17日,芳村片区调整分级分类防控措施,荔湾除了“四个点”“三个片”的居民,其他都可以有序下楼。自打这次“小解封”后,我连三轮车都不敢骑了,因为街上的车太多了,同事说“我一下子从快马变成了慢驴”。 快递恢复后运量大,京东快递站急需三轮车送件,6月22日一早,我们把陪伴了大半个月的三轮车还回去,虽然有些不舍,但更多的是迎接胜利曙光的兴奋。

后来,我们自制的三轮车骑行采访VLOG在网络上得到很高的转发量,让我们几名记者小小的出圈。有人说我们夸我们是勇敢的芳村“野生”记者,但也有人说我们不够严肃。我暂且把这段经历当作苦中作乐,苦的是与芳村人共同度过一段艰难岁月,也因为真正融入采访环境里,享受到了新闻人贴近新闻现场的快乐。在三轮车上,我们见证疫情防控的大事件、见证街坊邻里的小温暖、见证挺身而出的“逆行者”……每天点滴的报道,最终汇聚成抗疫全景,这就是见证的力量。(汪式奇)

无数次仰仗陌生人的善意

不断见证着“平凡的伟大”

前不久,我在微博上留意到一个“2021微博年度照片”的活动,点开之后,发现了不少令人感动的瞬间,画面里有6月时广州疫情期间的“逆行者”,有7月郑州暴雨期间转移孤儿院儿童的中国火箭军,当然也有广州日报在报道郑州暴雨期间团队拍摄的“生命之舟”……这些瞬间凝聚在一起,构筑的是一个波折依旧却也充满希望的2021。

作为一名记者,我有幸以记录者的身份置身于时代的每一个瞬间。记录的力量如此强大,以至于每次重看那张照片、重读那些文字,我都依然会记得郑州暴雨期间,我们所经历的甚至一切琐碎的细节——

我们曾拥有一些幸运,比如我与记者武威共同乘坐的航班,恰好是唯一没被取消的那一趟航空;邱伟荣老师拍下“生命之舟”的时刻,是我们在刚落地郑州时随意“等”到的一个瞬间。

我们无数次仰仗陌生人的善意,比如为了到达采访地点,我在无网络的情况下,只能无数次厚着脸皮求问路人能否乘载我们四人前往几十公里外的“严重水浸点”,而提供援助的人群里,有开着大货车的司机,有开着SUV四处找信号让孩子上网课的大姐,有热心的出租车司机,也有不远千里赶来郑州的救援队伍。

图说:“生命之舟”

我们更是不断见证着“平凡的伟大”,比如那些在灾区每日来回上百次运输受困群众的挖掘机司机;那些始终坚守在烈日下、皮肤被晒出水泡的解放军战士;还有那些在洪水中转移病重群众时不断伸出大手一同托举的陌生人。

这些温暖的细节数不胜数,它们都足以告诉我们“人间值得”。然而每一次的灾难报道中,我都会思考:我们又能够为时代留下什么?2020年的鄱阳湖抗洪报道和2021年的郑州暴雨的报道,让我更加明白固然救援故事会留下感动,灾难中的众生相会留下触动,但未来的“暴雨”不会就此停歇。当下一个极端气候来临,我们的城市做好准备了吗?我们的家庭和个人掌握了更充足的防灾减灾知识吗?这些问题都并不应该随着报道的结束而画下句点,它们都值得被一再拿出来揉碎再推敲,而作为时代船头的“瞭望者”,不断提问、不断鼓舞、不断前行,这才是我们需要留下的东西。

2021年,我们见证过暴雨之下生命的脆弱;2022年,愿我们可以继续用爱、智慧和关怀,去继续守护这个值得的人间。(程依伦)

栏目策划/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 曹腾、林琳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 林琳、汪式奇、程依伦、何钻莹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 邱伟荣、李波、苏韵桦、林琳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 林传凌

[责任编辑:h001]
关键词: 广州日报 记者

相关新闻

联系邮箱:99 25 83 5@qq.com

备案号:豫ICP备2020035338号-4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

产经时报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