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0日上午,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陈斌来到12345政府服务热线接听群众来电,集中解决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并在现场接受媒体采访,就提升卫生应急核心能力、医疗资源均衡布局、“一老一小”服务体系建设等工作情况进行了介绍。
市民黄先生在咨询电话中表示,自己在12月26日从澳门抵穗,次日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今天上午(30日)前往天河区中怡广百献血点时,现场人员要求其隔离28天后才可以献血,希望了解相关政策依据。陈斌首先感谢这位市民对献血工作的支持,同时也解释了疫情防控常态化期间,国家对献血管理有相应要求,主要也是为了保障献血者和受血者的安全,有关处室人员将尽快与黄先生对接核实清楚相关情况,并按对应政策要求协调好献血工作。对于黄先生所反映的献血点指纹识别机械设备不灵敏问题,也将向献血点反馈及时查找原因,同时增加设备不灵敏时的其他补充识别渠道。
当天,陈斌还接听了市民涉及疫情防控常态化期间入境人员隔离、发热门诊就诊流程、药品费用、医院病历管理方面的来电,对能当场回应的一一作出了耐心解答。对于需进一步调查核实的问题,她安排工作人员详细做好记录,转交相关业务部门抓紧办理、及时回复。
广州已着手制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条例
陈斌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到,针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全球疫情形势,广州正在提升卫生应急核心能力,健全重大疫情救治体系,已着手《广州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条例》的制定,《广州市传染病防治规定》起草工作也已经完成,经报市政府研究同意,现已提交人大审议。
同时,广州目前正在加快建设卫生应急指挥决策系统和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指挥大厅,统筹全市重大疫情监测分析、病毒溯源、防控救治、资源调配等工作;还将建立公共卫生专家委员会决策辅助机制,进一步加强疫情走势研判,提高决策动态管理水平。
陈斌还指出,将继续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突发事件医疗卫生紧急救援应急预案和事后评估机制,以及完善公共卫生应急物资储备目录,合理确定各级政府储备规模,实行分级储备、动态调整,加强医用防护物资、药品、试剂盒、疫苗等储备,提升应急生产和调配能力。鼓励居民家庭储备适量应急物资,以备发生突发事件时紧急使用。
另外,广州市将建设专业高效的应急处置队伍。完善全市卫生应急体系网络,统筹布局紧急医学救援力量,提升海陆空多维度立体化综合救援能力;依托市红十字会医院和市急救医疗指挥中心,推进市应急医院和紧急医学救援指挥中心建设,逐步形成应急医疗机动救援、疫情防控、心理危机干预、核辐射和中毒处置等4类卫生应急处置队伍。
为了健全重大疫情救治体系,广州市将建立健全以传染病定点救治医院为骨干,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含中医医院)传染病区为补充,发热门诊(诊室)为哨点的分级、分层、分流重大疫情救治机制。建立后备定点医院整体转换机制和应急救治“预备役”制度;加快市八医院三期等项目建设,全覆盖完成全市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热门诊(诊室)规范化建设。建立健全集中隔离场所、医学观察场所应急征调机制,进一步科学合理编制全市隔离设施规划。
加速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和均衡布局
广州地区医疗资源丰富,但相对集中在中心城区。“十三五”期间,广州市大力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向外围城区辐射,一批重点项目落地:荔湾区大坦沙的呼吸中心,白云区的市中医医院同德分院,南沙区的中山一院、省中医院、市妇儿中心,黄埔区的中山医肿瘤医院、广医附属妇女儿童医院、花都区的中山大学仁济医院、增城院区妇儿中心、广医四院等等,已分别建成投入使用或近期即将竣工投入使用,优质医疗资源布局正在逐步均衡优化。
陈斌介绍,在全市卫生健康工作“十四五”规划中,我们坚持“堵漏洞、补短板、扬优势、促均衡”的原则,优化配置标准,突出医防并重,前瞻性规划医疗和公卫机构的布局,加速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和均衡布局,持续完善“一主一副五分网络化”医疗卫生设施布局。推广“一院多区”模式,继续谋划一批重点建设项目,全力推动黄埔区南方医院知识城院区、南方医院增城院区二期、省人民医院白云院区、市一医院白云湖院区、广医附属从化妇儿医院等项目的建设。
除此之外,广州市将全面推进医疗机构和公卫机构的深度协作,加强对居民健康危险因素的监测、分析、评估和干预,争取协作效益最大化。赋予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公卫职责,建立公卫机构和医疗机构协同监测、病原实验室监测机制。加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医疗机构开展公卫服务的指导、培训和考核。
完善“一老一小”服务体系
对于涉及“一老一小”的医养结合、托育服务工作规划,陈斌也进行了介绍。
近年来,广州以满足老年人医养结合服务需求为导向,扎实推进国家级医养结合试点工作,老年人健康服务水平逐年提升。截至2021年11月,全市共有医养结合机构117家;护理站数量从2017年的1家增加到现在的128家,固定服务人数25160人,有效解决居家养老上门服务和院后延续服务难题;全市已运营养老机构实现医养结合全覆盖。
下一步,广州将陆续出台《广州市老龄事业“十四五”规划编制》等规章政策,逐步完善医养结合服务高质量发展规划和政策支持体系,全方位全周期保障老年人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全面落实医养结合机构服务质量建设专项行动,建立完善医养结合服务综合监管机制,将其中的医疗机构纳入属地医疗卫生服务监管范围,统筹做好本市老年人照护需求综合评估工作,建立全市统一、结果通认的老年人照护需求综合评估制度。同时,会持续推动金牌家庭医生、基层全科医生能力提升三年培训计划等,不断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和慢性病诊治能力。
陈斌介绍,国家全面实施三孩政策人口发展战略以来,托育服务需求日益增长,广州从以下方面想方设法增加普惠托育供给。
一是扎实推进国家普惠试点项目。市卫健委、市发改委积极遴选优质项目申报参与国家普惠托育服务专项行动。目前,海珠、天河、黄埔、番禺4个区的5个托育机构成功申报试点。
二是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力度。市财政已连续两年投入专项奖补资金,用于11个托育机构优质服务示范点创建及经验总结推广,带动各区相应增加配套资金推动示范点建设。
三是推动落实税费优惠政策。充分利用税费优惠、行业扶持等政策,支持鼓励普惠性托育机构发展。
四是灵活拓展普惠托育事业。支持有条件的幼儿园开设2-3岁幼儿托班,目前全市约220家幼儿园开设托班,提供托位近7000个。同时,鼓励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等采取灵活合作方式,为职工提供福利性婴幼儿照护服务,适时向附近居民开放。
她表示,下一步广州将从服务规范化、模式多元化、监管制度化等方面持续发力,推动托育机构管理立法、编制出台规划、增加普惠服务供给,不断满足家庭多层次、多样化托育服务需求。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伍仞 通讯员:穗卫健宣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李琳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