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探索全过程关爱救助模式,让流浪者找到回家路

2022-01-06 07:03:30    来源:广州日报客户端    

近日,广州市救助管理站市区分站(以下简称“市区分站”)救助综合服务大厅内,陈叔见到了离家出走多年的侄子陈某。而在漫长的分离后,从发现陈某到亲属来穗认领,这场寻亲行动仅仅用了两天时间,就促成了又一场“团圆”。

市区分站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为帮助像陈某一样的人员回家,市区分站在进一步巩固和深化救助管理质量大提升专项行动成效的基础上,探索建立了“反馈对接、链接政策、综合帮扶、定期回访”关爱全过程救助模式,在推动解决流浪乞讨人员反复流浪的问题上精准破题。

让救助寻亲更即时高效

2021年10月,在一次露宿流浪乞讨人员救助专项行动中,市区分站发现了陈某。经了解,陈某因家庭问题离家出走15年,期间从未与家人取得联系。彼时,市区分站已先后与流出地救助管理站建立反馈对接工作机制,对疑似该地户籍的受助人员积极配合寻亲,协助联系当地民政部门、村居委、亲属等。

第一时间,市区分站通过对接工作机制联系当地发动本土寻亲志愿团队,信息核对、实地走访,终于联系上陈某的亲属。陈某哥哥、叔叔和村委会书记第二天便来穗认领接回,在亲人亲情感动和志愿者的劝说下,陈某决定不再流浪,回家开始新的生活。 

“属地协助寻亲具有天然的优势。”市区分站负责人表示,反馈对接机制有机衔接了流入地与流出地之间的政府资源、社会力量,联合开展寻亲安置、跟踪回访、资源整合、资源转介等工作,引导两地社会力量参与寻亲返乡、实地走访、志愿服务、救助宣传、心理辅导等服务,可以共同搭建家庭和社会支持网络,实现跨域常态化协作,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构建可学习、可复制、可推广的全过程关爱救助长效机制。

让关爱对象的返乡生活更有保障

值得关注的是,当受助者踏上回家的旅程,关爱救助行动仍未结束。

60岁广东阳江籍的吴大叔在外流浪二十多年,已经忘记了回家的路,市区分站经过多方努力,终于联系上其侄子,并由其侄子接领返乡。但对于户籍已经注销的叔叔返乡后的安置问题,其侄子倍感焦虑。市区分站工作人员、驻站社工会同流出地相关政府部门组成后续救助帮扶小组,提供政策咨询,指引其侄子帮助吴某恢复户籍登记、办理身份证件、申请低保和相关社会救助保障,经过近半年的持续性延伸救助服务,吴大叔已回归正常的生活轨迹,得到妥善安置。

市区分站负责人负责人表示,“我们也会了解受助人员身体健康情况、有效身份证件情况、家庭整体情况、当地救助保障政策、亟需解决的合理需求,在他们返乡后,及时与流出地有关部门联系,并发出转介提醒函,详细说明受助人员个人基本情况,存在生活及基本医疗保障方面的困难,将全流程关爱救助‘最后一米’服务到位,从源头上推动解决流浪乞讨人员反复流浪的问题。”

此外,近年来,市区分站还会对易流浪走失返乡困难群众进行回访,回访结束后进行有针对性评估,对潜在再次外出流浪、基本生活困难解决不彻底的服务对象,提高回访频次,列入信息库管理,制定帮扶计划。

社会力量携手,助力救助工作

据悉,自2020年5月开展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服务质量大提升专项行动以来,市区分站通过建立返乡人员信息台账和流浪走失人员信息库,将职业乞讨、高龄、伤残以及反复流浪乞讨人员等纳入信息库精准提供救助服务,为生产生活等方面存在困难的返乡流浪乞讨人员和不愿返乡的长期在穗流浪乞讨的外来人员,提供政策咨询、心理疏导、就业指导等综合帮扶服务,尽力帮助其摆脱临时困境,融入社会。

值得关注的是,市区分站亦积极发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救助服务,推动建立了广州市社会力量参与救助服务联动机制。记者观察发现,目前,在市民政局统筹指导下,社会力量参与救助服务联动机制已广泛联动41家单位常态化开展服务,以流浪露宿人员聚集地、“职业”乞讨人员暂住地为重点,结对每一位流浪露宿人员,构建“综合建档、分流疏解、寻亲返乡、就业推荐、源头治理”精准救助综合服务网络,并探索更完善的流浪露宿人员服务方法,助力更多社会组织和志愿者团体给更多受助群体带来更多改变。

相关负责人透露,近一年时间里,广州市社会力量参与救助服务联动机制通过慈善专项基金筹集善款、物资近20万元,资助返乡后的高龄长者、精神障碍患者、肢体和智力残疾人员、遇困家庭等重点人员50人,以公益慈善力量助力精准救助、关爱救助,对于特殊困难家庭,联动机制慈善专项基金还将给予持续资助。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苏赞 通讯员:廖培金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莫伟浓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张影

[责任编辑:h001]
关键词: 流浪者 广州

相关新闻

联系邮箱:99 25 83 5@qq.com

备案号:豫ICP备2020035338号-4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

产经时报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