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拂面三月天,植树添绿好时节。3月12日,广州市白云区农业农村局、白云湖街在夏茅联社试点扩种约350株夏茅香芒,打造夏茅香芒种植园,传承夏茅香芒文化。不久的将来,夏茅将现10余亩“芒芒”花海,市民朋友也将有机会品尝到曾经“五两银子才买两个”的水果界奢侈品。
这是继黄边鸡心柿后,白云区今年嫁接移栽的第二种特色果树。白云区农业农村局负责人表示,该局将进一步对特色农业品种开展繁殖、提纯复壮与创新利用,提升良种推广与示范价值,让更多特色品种“飞入寻常百姓家”,让濒危老树焕发新活力。
350株夏茅香芒种苗扎根故土
3月12日上午,白云湖街夏茅第十一经济社的一块土地上,白云区农业农村局、白云湖街道的工作人员和夏茅村民们三五一组,刨坑、扶苗、培土、浇水……一棵棵茁壮的夏茅香芒种苗被移栽回本土。放眼望去,枝头刚刚萌出的嫩芽随和风轻轻摇曳,为大地增添点点绿意和生机。
“夏茅香芒有白兰味、桂花味、银稔味三种味型,驰名中外,旧时要五两白银才能买到两只,很矜贵,不是普通人家能够吃到的。”说起家乡的特色水果品种,夏茅联社的长者刘荫兴如数家珍,“根据村志记载,目前,村里留存的第一代香芒树已经276岁了。”
去年以来,白云湖街邀请白云区农业农村局技术小组、广州市果树科学研究所、华南农业大学的专家、学者,研讨夏茅香芒树的保护方案,改善香芒树的周边环境,对香芒树进行围栏保护,同步对香芒树进行重新换土、施肥,改善土壤通气和营养状况,适时做好疏花保果和病虫害防治等工作,夏茅香芒再现繁花。
“去年,我们农机中心开展特色种质资源保护培育工作以来,对现存桂花味、银稔味的香芒品种进行嫁接育苗共约500株。” 白云区农业农村局四级调研员曹学文介绍,除了在夏茅联社本土移栽350株以外,还将选择钟落潭镇、太和镇相近的典型地块,试点移栽共150株种苗。
培育地理标志传承夏茅香芒文化
“夏茅香芒对管理养护的要求较高,不仅要及时修剪,做好水肥管理,更重要的是预防果蝇虫害的侵袭。”白云区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谢艳华介绍,雌性果蝇会通过尾部的针状产卵管刺破果皮吸食果肉汁液,并在果实内部产卵,毁掉整树的果实,“所以开始挂果后,就要请专业人士对果实逐一套袋,进行物理阻隔。”
谢艳华介绍,每次香芒开花都会大量消耗树体营养,所以,通常移栽的第一年会对果树进行疏花疏果,让树体充分汲取营养,长好骨架,为后续稳定出果打好基础。“随着大面积扩种,夏茅香芒很快就会‘上新’,市民朋友就有机会品尝了。”谢艳华说。
“夏茅香芒,驰名四方。皮薄如纸,内似琼浆。色似朝霞,美味芬芳!相传道光年间,关于夏茅香芒的起源,流传着一个感人肺腑的故事……”植树现场,刘荫兴为年轻一代香芒“守护人”讲起夏茅香芒两百年兴衰起落的故事,言语间百感交集。
“小时候,村里送来夏茅香芒慰问我爷爷,我是沾了他的光,才吃到了银稔味的香芒。”夏茅的年轻党员刘宇咏对“连皮都能吃”的夏茅香芒念念不忘,“这次我们党员参与植树,不仅能美化提升人居环境,更重要的是为家乡特色果树品牌的传承出一份力。”
白云湖街派驻夏茅联社第一书记植健强介绍,夏茅制定了“一树一策”的保护方案,聘请专家团队进行专业养护。“我们计划将夏茅香芒打造成地理标志,注册商标,通过深入挖掘、传承夏茅香芒文化,推动绿色生态发展,为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植健强说。
保护特色种质资源还将扩种两种水果
近年来,白云区农业农村局组建种植业特色品种保护专项技术小组,陆续开展调查研究、土壤检测、品种鉴定等工作,制定《夏茅香芒和黄边鸡心柿种质资源培育扩种工作方案》,先后对夏茅香芒、黄边鸡心柿现有母(老)树进行保护管养、苗木嫁接、移栽扩种繁殖等工作,推动夏茅香芒、黄边鸡心柿种质资源保护挖掘及示范种植工作。
据介绍,夏茅香芒、黄边鸡心柿这两个特色农业品种,种植历史悠久,曾风靡市场,由于环境及管养等问题一度面临濒危。因此,做好品种培育推广,加强特色种质资源保护意义重大。今年3月上旬,白云区农业农村局在钟落潭镇、江高镇、太和镇试种了400株黄边鸡心柿,接下来,还将组织观音绿荔枝、金鸡心黄皮等特色果树的嫁接移栽。
乡村振兴,种业先行!白云区农业农村局负责人表示,该局将进一步深入开展特色农业品种保护农技行动,对特色老品种开展繁殖、提纯复壮与创新利用,强化新技术应用,提升良种推广与示范价值,让更多的特色品种焕发新活力。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汤南 通讯员:白云湖街宣、凡净坤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庄小龙(除署名外)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林玮琳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