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广州第十三期
让城市留住记忆 让人们记住乡愁。
广州,是一座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一街一巷都有悠远的故事,一砖一瓦都有隽永的记忆。《粤韵周刊》,与您一起领略这座城市厚重的记忆,领略两千多年包容开放的精神传统,领略绵延不绝的文脉书香;与您一起在历史的光照下,读懂今天,读懂广州,由此坚定文化自信。
广彩始于康熙时期,
初具风貌于雍正时期,
兴盛于乾隆时期,
定式于嘉庆、道光时期。
广彩是广州地区釉上彩瓷的简称,亦称“广东彩”,诞生于清康熙中期(十七世纪末),是中国工笔与西洋画法完美合璧的中国制瓷艺术,如今已被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
广彩的缘起看似偶然,实际上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发展的必然。欧洲人对彩瓷的热切需求直接催热了广彩的外销市场。广彩匠师以开放的胸怀、极富艺术感染力的探索精神,对西洋画法兼收并蓄,创作出众多风靡欧美的广彩精品,完美体现了广州胸怀宽广、包容发展的城市精神。在东西方文化的浪漫碰撞下,广彩成为世界独特的艺术瑰宝,创造了中国陶瓷史上的辉煌成就,对中西方交流做出了长达三百多年的巨大贡献。
清乾隆年间的广彩青花人物纹五供。
源起
陶瓷成大宗商品 珐琅彩传入广州
“欧土”重华瓷。珐琅彩料和配制技术在康熙年间自欧洲传入广州,被要求使用在彩瓷上,由此创造了广彩独特的自有颜料。逐利的商人从景德镇买来白素胎,借胎加彩,大量订单涌来广彩作坊……
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重开海禁后,广州成了非常重要的外贸港口。第二年,由官府特许经营的大规模对外贸易洋行——十三行设立。由于欧洲市场的大量需求,瓷器成为十三行外销的大宗商品。与此同时,珐琅彩料和配制技术于康熙晚期(约1720年前后)从欧洲传入广州,被欧洲商人要求使用在彩瓷上。广彩独特的自有颜料由此出现,这也是广彩被称为“洋彩”的原因。
在景德镇定制成品瓷相当昂贵,长途运输又容易造成破损率高。荷兰东印度公司在利润减少的情况下,在雍正初年逐渐停止了在景德镇定制瓷器的做法,直接向广州洋行订货。景德镇绘瓷艺师虽然熟悉中国的传统绘画技巧,却很难理解欧洲人指定的外来纹饰和文字符号,时常出现偏差和文字串错的现象。但广州匠师得风气之先,又有随商舶而来的洋画师的指导,加上价格相宜,欧洲商舶的大量订单涌向广彩作坊,使清代广彩艺术达到顶峰。
“广彩源于景德镇”,这是稍懂广彩的人都知道的。广彩行内,一个关于祖师爷的传说世代相传。据传在清代雍正年间,江西人杨快和曹钧作为候补官员来到广州,却长期不能上任。为了解决生计问题,他们利用自己本是瓷乡人、熟悉瓷器上彩技艺的优势,从景德镇买入白瓷胎,绘瓷烧制出售,生意兴隆,从此在广州开作坊授徒。这个传说承载了一个史实:广彩是使用景德镇的白素瓷胎,凭借江西传入的加彩技艺,在广州加彩烘烧而成的,是“借胎加彩”的产品。
其实,广彩技艺的准确传入时间与最初的传艺人是谁,一直没有发现相关文献记载。但不少实物证明,雍正年间,广彩的彩绘技术就已十分纯熟精美,并有了自己的艺术特色。因此,广彩最初产生的时间不可能是传说中的雍正年间。
欧洲人对彩瓷的热切需求,直接催热了广彩的外销市场。广州商人在利益驱动下,逐渐舍弃经销景德镇的高成本粉彩,开始只买素胎,在广州开作坊,请景德镇的“写红佬”(加彩匠师)到广州工作和授徒。从此,景德镇的白瓷胎便源源不断运到广州。清代时,广州珠江南岸三江交汇处的洲头咀码头就设有名为“公和兴仓”的大仓库,储存大量从北江水路运来的白瓷胎。
(文/广州日报特约作者曾应枫、李焕真)
赵艺明七十年代起随父亲学艺,得其言传身教,广彩技艺掌握全面,尤在广彩颜料配制上有独到之处。
辉煌
中西合璧流光溢彩 式多奇巧岁无定样
融合——
广彩是中西文化结合的奇特产品
心灵手巧的广彩匠师,以开放的心态、探索的精神和极富感染力的描绘,使广彩被赞誉为“式多奇巧,岁无定样”,每一品种极少重复制作,形制繁多……
广彩是东西方文化不断交融和创新的体现。从康熙至嘉庆年间,广彩被赞誉为“式多奇巧,岁无定样”,每一品种极少重复制作,形制繁多。
根据乾隆年间到过广州的欧洲人的回忆录和日记描述,当时在广州珠江南岸郊外有不少附属于洋行的瓷器彩绘作坊,每个彩绘作坊大约有八十到一百名工匠,其中有儿童,也有年老而技艺卓绝的匠师。由此可知,当时的广彩作坊已经从靠近十三行的城西迁移至珠江南岸人烟较为稀少的龙导尾、龙田村一带,这也是广彩又有“河南彩”之称的原因。
为了让瓷器更适应欧洲人的日常生活习惯,荷兰商人在明末就已把欧洲餐具做成木模型带到广州,让瓷商转交景德镇仿制瓷胎。荷兰东印度公司在1758年送到广州的瓷器图样,是炭笔素描画的奶壶、可可杯、痰盂的图形。欧洲商人甚至要求广彩匠师在这些日用瓷上仿绘他们特意带来中国的各种版画、油画、水彩画、素描画图案,纹饰种类包括徽章、船舶、人物、花卉、动物以及宗教主题等。
即使国别不同、语言不通,广彩匠师兼收并蓄,用中国工笔与西洋画法与外商进行直观的跨文化交流,那些古希腊、古罗马的神话故事和世俗生活,那些陌生的山脉、峡谷、橄榄油和葡萄酒,在他们笔下精彩呈现。他们成功地绘制出了从风格到色彩都和中国传统陶瓷绘画明显不同的作品,立体、透视、明暗……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卓越尝试,让初次见到广彩的人大为吃惊。
约在1765年,广彩匠师制作过一件描绘英国牛津波塔尼卡尔公园大门的瓷盘,门前站着和山羊一起散步的德国植物学家波巴尔脱(见下图)。这是荷兰铜版画家伯尔格赫尔斯的作品,由牛津的青年博物学家布莱克带到广州,请广彩匠师复制到瓷盘上。由此可知,当时的“上手”师傅(广彩高级加彩工艺师)以工笔模仿西洋铜版画,工艺已臻极致。
描绘英国牛津波塔尼卡尔公园大门的瓷盘,约制作于1765年。
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广彩匠师,对于一切能够引发市场反响的风格和技法,都不吝于大胆尝试。在琳琅满目的广彩制品中,有一类产品非常特别,称为“行碗”,现又称为“皮碗”,也有人以英文音译称其为“潘趣碗”。这是因为洋人常要求艺师在碗身画上他们与中国人做买卖的地方——十三行的景色,去满足国外消费者的好奇心(见下图)。这种巨型大碗,有些直径甚至达50多厘米,胎薄釉润,图案繁复精美,是广彩外销瓷中的珍品。
广州十三行纹大碗,直径40厘米,约制作于1785年。(引自《销往荷兰的中国纹章彩瓷》)
闻名欧洲的广彩文物珍品《猎狐纹调酒大碗》,直径达40.4厘米。碗内壁一圈满画着一幅西洋人猎狐全景图(见下图)。图中贵族们正策马飞驰,一只跳跃奔跑的狐狸绘在碗底中间,这是模仿一幅油画绘成的。但是图中所采用的环形散点透视法跟中国长卷画的散点透视法是出于一样的原理。由此可见,碗里美丽完满的图案,是广彩的加彩高手经过对原画构图的再创作绘制而成的。(文/广州日报特约作者曾应枫、李焕真)
《猎狐纹调酒大碗》
转折
回归中国传统图案 “堆金织玉”传承至今
转折——
欧洲人审美改变 广彩再次改变风格
广彩定制不仅是简单来样加工,更是陶瓷技术和艺术的综合体现,开放和创新是广彩保持旺盛生命力的重要原因……
清代嘉庆、道光年间,欧洲有了陶瓷厂,收藏家喜欢仿古瓷。为开辟各洲新市场,广彩“岁无定样”成为过去,“堆金织玉”传到今天。
当时,广彩受到对欧洲外销阻滞的影响,同时,欧洲的审美时尚和消费方向已经改变,少量收藏家开始喜欢中国的仿古瓷和传统图案,这成为广彩史的一个转折点。
为寻求销路,广彩商人和匠师尽量降低成本,降低价格,在花式上创新,开辟美洲和南洋等地新市场,增加仿清初三彩、五彩的传统图案,并参考明清绘画、画谱、绣像、全像小说插图等,创作出人物和景物图案。“金殿比武”“鸿门宴”等中国人喜闻乐见的故事,被绘上广彩,漂洋过海去往欧洲。有航海文化的研究者认为,广彩在很大程度上定义了当时欧洲人对中国“富足、极乐”的想象。
在嘉庆和同治年间,广彩又形成“折色人物”“长行人物”的规范画法(折色人物的技法与景德镇的粉彩相近,先描绘出人物形象的轮廓线,再行填色。长行人物是部分勾线描绘出人物定位后,再用色釉直接绘画,并且用颜色绘出衣纹的深浅明暗和衣服上的花纹图案,人物形象更为立体生动,是广彩的特色技法之一);在“开方”(一种纹饰)周围的“满地”(一种纹饰)上引入锦缎提花的万字锦、人字锦、云纹锦等图案,后又发展为以进口洋金水描绘的“织金”,将中国传统的吉祥喜庆图案改为固定的图纹花样;把原先碎花的纹样组成固定的完整构图,令之可百搭使用。如此,“开方”内的图案可以千变万化。
自此,广彩的面貌为之一变,形成许多固定的花式图案,“岁无定样”成为过去,装饰蜕变为构图饱满、密难行针,色彩艳丽、堆金织玉,从十九世纪开始,一直影响至今。
赵艺明绘制广彩图案
改良——
岭南画派再突破 国画入瓷清新秀逸
清末民初,广东博物商会提倡“改良工艺”,彩瓷装饰风格有所突破;“美术实用”的倡导使广州出现众多瓷器绘画室,作品清新秀逸……
在近代广彩瓷发展史上,不得不提的重要一笔是革命者与文人画家创办的“广东博物商会”,岭南画派“宗师”高剑父是其主要创办人。商会既是革命者的秘密机关,又是制作广彩的作坊,也是提倡“改良工艺”“美术实用”的实践基地。
商会出品的彩瓷取国画的构图和笔法,一改同治、光绪以来广彩瓷器大红、大绿、大金的传统,在用彩上虽然仍以墨彩、绿彩、黄彩、红彩(主要用干大红,基本不见西红)、黄彩等为主,但用彩清新淡雅。在绘画技法上,使用岭南画派的画法,因而画面呈现出浅绛彩和新彩瓷器的特点,题材上有人物、山水、动物等。
1909年1月,《时事画报》在香港举办美术展览会,彩瓷因打破传统工艺的固有形式而大受欢迎。
当时,广州还出现了“芳村化观瓷画室”“笔花仙馆”“咏梅别墅”“碧梧画居”等新的瓷器绘画室,作品采用中国画的表现形式,尽显晚清绘画的风格,清新秀逸,格调高雅。
广彩人物画瓷器
沉浮——
广彩一度从广州消失 1956年翻新篇
甲午战争后,日本瓷厂渐渐把中国瓷业逼上绝路,广彩工人爱国精神高涨,打碎产品抵制日货;广彩一度从广州消失,直至1956年重回广州……
1894年,甲午战争中国战败后,日本在中国境内开设的瓷厂逐渐把中国瓷业逼上绝路。景德镇等瓷区的瓷厂纷纷倒闭,广彩被迫使用日产瓷胎为原料。
20世纪以来,广彩更是经历了自诞生以来最艰难曲折的时光。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全国各地纷纷号召抵制日货。当时充满爱国情怀的广彩工人把已经制好的产品集中在珠江南岸龙船岗全部打碎,轰动广州城,广彩行业停产、停工。
抗战爆发后,广彩匠师纷纷逃难,转到香港和澳门的瓷厂谋生。抗战前后的十年间,广彩业一再遭到毁灭性的打击,战后能寻找到的技师人数不到战前的十分之一。
1956年,广州织金彩瓷工艺厂的前身——广彩加工厂正式投产,广彩在广州翻开新的一页。
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从港澳回穗的广彩技术人员和广州的技术人员携手奋斗,共同创造了广彩的新辉煌。
(文/广州日报特约作者曾应枫、李焕真)
传承
传人不懈努力 岭南特色鲜明
历经三百年沧桑,一代又一代的广彩传人执着地传承这一手艺。20世纪下半叶,广彩艺术达到一个创作顶峰,被称为“新广彩”。
20世纪80年代,“新广彩”的绘画技法在传统的基础上有所突破,更多地与景德镇彩瓷和中国画技法相融合。纹饰题材和用彩更加丰富多样,除了绘制传统器物外,还作了壁画、雕塑等不同艺术形式的创新探索。总体纹饰布局大部分保留了繁密而不凌乱的传统风格,将许多图案打造为经典花款,如花篮、龙凤、彩蝶、金鱼、古装人物等。
百年广彩世家“赵兰桂堂”的传人中尤以第三代传人赵国垣为佼佼者。1988年,赵国垣荣获“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赵国垣技艺优秀而全面,擅长人物描绘,共设计出540多件(套)花式品,被行内公认为“人王”。
广彩色彩绚丽、构图严谨、绘工精细。
多元发展 富表现力
进入21世纪,政府加大了保护传统工艺美术发展的力度。广彩逐步转向工艺精品和艺术品的生产,产品类型更加多元化,艺术技法也因广泛吸收其它彩瓷和工艺品种的养分而更加富于表现力,广彩生产进入了多元化发展时期。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广彩瓷器烧制技艺项目市级传承人周承杰表示,2000年以后,广彩在延续传统风格的同时逐渐接受油彩洗染的技法,在平涂的基础上进行二次洗染,既保留广彩的厚重味,又更富有层次感,让作品变得色彩丰富、细腻。
2008年,广彩技艺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广彩传人的技艺也不断创新,好作品层出不穷。人们开始逐渐认识到广彩的价值,形成了一定的收藏群体,广彩逐渐呈现出复苏迹象。其中,“赵兰桂堂”第四代传人赵艺明在广彩传统技法中融入了撞水、撞粉等国画技法,人物题材糅合了中国工笔画的技法和西画的造型基础,吸取国画线描和着色、皴染的审美趣味,人物造型比例准确,面相美丽俊朗,表情丰富生动,色彩冷暖明暗富于变化。为了表现人物头发的透视和质感,他作品中的仕女发髻要描画8次,巧妙结合了工笔与写意的技法。
走入寻常百姓家
在南华东路许恩福工作室,一件件珍品以彩笔为针、丹青作线,白瓷上绘出织金锦地,素泥化为逸彩华章。从业60余年的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许恩福将圆瓷盘卡在枕箱(枕箱内装有彩绘工具,彩绘时可以用来承托执笔的手臂)的凹槽中,左手转动圆瓷盘,右手在枕箱上握笔,几秒钟就用毛笔画出均匀的圆弧线。
“练画功、练构图、练花式,成就一个优秀的广彩工艺师,需要二三十年。”许恩福表示,制作一件小型工艺品要花上一周时间,如果是1米多高的大花瓶,起码要半年时间才能完成。
如今,工具的改进也有助于广彩的进步。广彩传人不再“一笔走天下”,手中的笔各具功用,专业性更强。现代温控烧制广彩、电脑设计图案、调制五彩颜料等也都逐一实现。为传播广彩文化,广彩大师们还纷纷当起了老师。十几年来,许恩福、赵艺明时常到图书馆、大学、中小学甚至幼儿园讲课,不断开拓传承教育,为广彩的传承培养了一批高素质人才。
现在,除了定制作品外,广彩大师更多的是制作茶杯、餐盘等日用器皿。他们更希望广彩走入寻常百姓家,这样才不会使这门百年技艺消失。
影响
广彩在全球地位如何? 备受收藏界热捧
广彩,是广州地区釉上彩瓷艺术的简称,亦称“洋彩”“广东彩”“广州彩瓷”“广州织金彩瓷”与“河南彩”。
广彩以构图紧密、色彩浓艳、金碧辉煌为特色,被世人赞誉为“万缕金丝织白玉,春花飞上银瓷面”,散发出经久的魅力。
在“三雕一彩一绣”中,始于清代康熙年间的广彩历史最短,只有300多年,却是中西文化交流的最佳载体。
广彩华丽高贵、金碧辉煌、色彩丰富饱满的炫目纹饰,契合了当时欧洲宫廷兴起的洛可可艺术的浮华奢丽之风,在18、19世纪风靡欧洲,成为王室贵族追捧的珍品,对中西文化交流有过无可取代的贡献。17世纪法国王室订做的“法国甲胄纹样彩瓷”、奥地利王室订做的“纹章瓷餐盘”等都属于广彩。
广彩与青花、粉彩并列为中国三大外销瓷器。在清代三大瓷器的出口数量上,广彩占了63%,享有“世界官窑”之称,远销欧洲、美洲、亚洲、非洲100多个国家。世界各大博物馆都珍藏有精美的广彩,仅英国大不列颠博物馆就收藏了1717件广彩精品。
至今,广彩在海外仍有很高的知名度,成为收藏界的热捧,欧美地区对广彩有特定称谓:Canton Design。
清代康熙年间,Decker家族和Watkins家族联姻纹章大盘。(图片由广州十三行博物馆提供)
为何“广彩无贡品”?
墙内开花墙外香
北京故宫博物院的文物专家杨伯达先生与耿宝昌先生曾对清宫旧藏瓷器的文档、贡单作过深入调查,得出的结论是“广彩无贡品”。现藏于故宫的广彩,是故宫博物院成立后入藏的。
广彩七彩艳丽、金碧辉煌的世俗风格,颇为张扬,似乎不符合中国传统的崇尚婉转、雅致、内敛的审美标准;它的图纹题材也不符合国人的喜好。因此,广彩在诞生之初,就注定不可能成为中国文人和权贵阶层的赏玩之物。即便在广彩生产最辉煌的时候,所产出的最精美的瓷品,也不可能像清代广州著名的工艺品牙雕、玉雕、木雕、工艺钟等那样,成为贡品。
实际上,广彩承载的历史意义、艺术价值等一点不比景德镇彩瓷逊色。广彩既有当地民间传统文化的元素,花花绿绿,织满金色,反映广州风情;又有西洋技法的彩绘,表现外国风景和人物,所以它是属于世界的。
广彩颜色技法有何特色?
犹如万缕金丝“织”在白玉上
在康熙年间,早期广彩的色彩特点不明显,使用的胚体及釉料颜色都来自景德镇,主要有红、绿、黑、金、蓝、麻等古彩色系,整体色调偏棕。
到了乾隆、嘉庆时期,广彩在釉色上有很明显的发展,出现了如西洋红、茄色、粉绿、鹤春色以及红、黑色配成的“麻色”,这时的广彩变得鲜艳明快。
清代后期,即道光至光绪时期,广彩开始大量采用进口釉料和金水,颜料品种变多,色泽也极为艳丽。此时,工艺师在各种白胎瓷器上绘上金色图案,犹如万缕金丝绣在白玉上,颜色绚丽、光彩夺目。至此,广彩有了“织金彩瓷”的美誉。
广彩的制作技艺非常精细复杂,采用了勾、描、织、填等多种彩绘技法。最为特殊的“织金堆玉”工艺技法,是在白胎瓷器上运用提花织物中“织金”的手法,将“金线”描绘在瓷器上,仿佛将万缕金丝“织”在白玉上。此外还有数种常用的技法,如彩绘人物时常用“折色人物”,属于传统“古彩”画法,即以线白描出形象轮廓后填色,色彩清雅、笔法俊朗;另一种技法被称为“长行人物”,这是吸收西洋画技法形成的独特绘制手法。这种画法是将人物头部用黑红线勾画,绘制人物纹饰时以交叉的线条描绘表现出明暗关系。彩绘花卉时则用“没骨花卉”技法,即不用勾线而以色彩点、染而成,清雅脱俗;此外,“挞花头”技法也很常用,即用水或油调色,不勾轮廓线,通过落笔轻重,挞出花头,这种技法有如中国画技法,体现出轻柔、润丽的自然美。
珐琅彩料和配制技术约于康熙晚期从欧洲传入广州后,创造了广彩独特的自有颜料。图为铜胎画珐琅罩透明釉开光人物纹叶形碟。
“Canton Design”为何受欢迎?
花样款式随客户需求而变
广彩历史上最重要的产品是外销瓷,即外商来样加工订制的“客货”。300多年来,广彩产品随着客户的定货需求而生产,花样款式也随之而变。以下三种产品在广彩中较为特别。
仿西式器皿和纹饰来样定制
明崇祯八年(1635年),荷兰商人第一次把欧洲市民在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餐具——碟、水罐、芥末罐、洗脸盆等做成木制模型,并带到广州,让商行交由景德镇的瓷器师傅模仿生产,试制出首批样品运往荷兰。这批适合欧洲人使用的瓷器在欧洲市场上供不应求。
“唛头货”——纹章瓷
广彩外销瓷中还有一种特别的产品,在行内被称为“唛头货”。研究者则将其称为“纹章瓷”或“徽章瓷”。这是彩绘有欧美各国宫廷、家族、公司商号等徽章纹饰的外销瓷器,也是来样定制品。据史料记载,18世纪,中国销往欧洲市场的纹章瓷约60万件,约300个欧洲家族到中国订制过纹章瓷。
行碗——潘趣碗
“行碗”,现称为“皮碗”,也有人以英文(pouch bowl)音译称为“潘趣碗”,是欧洲人用来调制果酒的器皿。
统筹/读懂广州工作室 倪明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倪明(署名除外)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王维宣(除署名外)海报文案: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 林玮琳海报制作: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 谭惠兰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张宇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