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广州早造水稻机种面积预计达7.7万多亩,机种率达44.8%,同比增长7.4个百分点。记者从广州市农业农村局了解到,今年春耕生产,广州市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充分发挥现代农机装备主力军作用,协调动员各方力量,实现“三稳三有”目标,机具投入总量稳中有增、作业水平稳中有升、作业市场稳定有序,争取了春耕季节主动,打好了春耕生产第一仗,为夺取早造粮食丰收奠定了坚实基础。
发挥现代农机装备的支撑作用
“主动+部署”,坚守责任基线。广州市农业农村局在做好疫情防控基础上,做到早谋划、早安排、早行动,大力推动农机闹春耕工作,充分调动各类农机服务主体积极投入春耕生产,全市投入农机总动力约97万千瓦,投入农机具约3.8万多台套,分别同比增长8.9%、52%,充分发挥了现代农机装备的支撑作用。
实施补贴调动农机服务组织积极性
“政策+引导”,紧扣服务专线。广州市积极实施新一轮《广州市财政农机购置补贴实施方案》,市财政安排农机购置补贴资金3135万元,优先保证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生产、丘陵山区特色农业生产以及支持农业绿色发展和智能化发展所需机具的补贴需要,将更多符合条件的高端、复式、智能、轻型适用产品纳入补贴范围。在中央和省补贴标准的基础上提高市级购机补贴标准,按省定额补贴标准的1.3倍补贴,农机专业合作社购买先进适用的机具补贴比例提高至1.7倍,最高补贴比例不超过60%,极大调动农机服务组织购机积极性。继续实施水稻机种作业补贴,对水稻机械化育插秧、精量穴直播、农用无人机直播等作业服务,分别按80元/亩、50元/亩、20元/亩标准给予补贴,加力补齐水稻机种短板,加快推进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发展。
为“谁来种田,如何种田”提供解决方案
“专业+高效”,加速发展主线。广州市积极推动农机社会化服务业态创新,发展综合农事服务,大力培育壮大农机合作社和省级“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联合体,积极推动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开展订单作业、跨区作业和农业生产托管等服务,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成为春耕备耕工作的尖刀兵,服务能力不断增强、服务范围不断拓宽、服务链条不断延长,支持“经营主体+基地+农户”模式推动水稻集约化规模种植,打造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片区,形成可复制推广经验,为“谁来种田,如何种田”提供解决方案。今年早造水稻机种面积预计达7.7万多亩,机种率达44.8%,同比增长7.4个百分点,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预计达83%,同比提高2.2个百分点。
让农民“慧”种地
“智能+推广”,推进创新高线。聚焦农机化全程全面发展,着力“补短板、强弱项、促协调”,坚持示范引领,重点围绕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和蔬菜生产机械化薄弱环节开展农机装备技术示范推广。今年以来,广州先后举办春耕农机现场演示培训活动8期,约430人次参加,大力示范推广智能化拖拉机、插秧机、农用无人机和农机作业监测终端等先进适用智能农机装备技术,让农民从会种地变为“慧”种地。在华南农大罗锡文院士团队等技术团队的支持下,在黄埔大吉沙和增城、从化区丝苗米现代农业产业园探索建设智慧农机、无人农场应用场景,推动水稻耕种管收无人化生产作业。
保障农机生产安全
“专项+检查”,筑牢安全底线。广州市农业农村局以“四个一”为抓手,即召开一次农机安全生产专题会议、开展一次春耕农机安全大检查大整治专项行动,印发一封致全市广大农机手的信,组织一系列“送检送考下乡”便民服务,从严从实从细抓好农机安全各项工作。今年以来,全市各级农机部门共开展农机专项行动207次,派出检查人员744人次,检查农机服务组织、农业企业等场所236家次,检查各类农业机械594台套,排查整改安全隐患45个,派发农机安全宣传资料1743份,开展线上安全生产宣传教育3322人次,有效保障广州农机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向好。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叶卡斯标题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庄小龙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龙成柳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