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中国古典文献成为中阿翻译的重头戏。”12月13日,在广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的中国-阿拉伯国家友好交流采访活动上,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阿语系系主任、副教授牛子牧以自身二十年来从事中阿翻译感受到的变化,讲述她眼中中阿关系的发展。
牛子牧2002年进入北京外国语大学学习阿拉伯语,身边的人对她学习阿拉伯语感到惊讶和不解。面对众人的不解,牛子牧坚定地认为,阿拉伯语是联合国的工作语言之一,学习阿拉伯语有着非常广阔的前景。
随着对阿拉伯语掌握日渐熟练,牛子牧开始接触到阿拉伯国家的严肃文学,更深入地了解阿拉伯国家的文化。“当时,阿拉伯艺术节在北京举办,中国与阿拉伯国家艺术家相继献上歌舞表演,促进双方大众文化往来。”研究生期间,牛子牧亲身经历了中阿之间文化往来的加深。在一些阿拉伯国家知名作家或知识分子访华期间,牛子牧主动提供语言服务,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加深了她对阿拉伯文化的了解。
同时,牛子牧在其导师的指导下,开始从事中阿之间各类作品的互译。“读博士期间,我印象深刻的是中阿之间作品翻译呈现出井喷态势。”牛子牧说,目前,中国译者和阿拉伯语国家译者联手翻译是高端翻译的标配。
近年来,中阿之间在翻译的作品上有何变化?牛子牧介绍,近些年中阿互译的作品早已不是常规的一些社科作品和当代小说。“中国古典文献成为中阿翻译的重头戏。”中阿译者把互译的重点转向了中国古典文献的翻译,比如《论语》《道德经》《孟子》等典籍的翻译。
为何出现这一现象?“中阿之间的文化交流已经达到了一定境界。”牛子牧认为,这一现象是中阿文化交流不断加深的成果。随着中阿文化交流的加深,中阿翻译的焦点从原来的社科作品和当代小说慢慢地转向古典文献的翻译。“《道德经》中的哲学思想在阿拉伯国家的文化界认可度非常高。”牛子牧以《道德经》为例,讲述了中国文化在阿拉伯国家的传播。
“如今的中阿关系是过去二十年双方一点一滴积淀而成的。”在二十年的时间里,牛子牧见证了中阿关系的发展和深化。展望中阿的未来,她期待未来的中阿关系达到一个更令人惊喜的阶段。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叶作林、张姝泓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王燕视频/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王燕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李慧婷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