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在特殊儿童服务领域能否进一步发挥作用?日前,记者从第九届广州市社会组织公益创投资助项目——特殊儿童情景式音乐治疗项目总结交流会了解到,在过去数个月,已有公益组织在广州部分区域将音乐、特殊教育、特殊儿童的干预管理以及社工服务进行融合,帮助随班就读的特殊儿童提升专注力、认知能力,以及改善社交能力。
(相关资料图)
(在认知课程上,星海音乐学院戴老师教小朋友认识三角铁的音色)
值得关注的是,目前,该类公益项目即便是在全国范围亦较为少见。作为特殊教育领域的“新生事物”,如何进一步探索音乐在特殊教育中扮演的角色,逐步专业化,并有效地复制推广值得社会多方思考。而在岭南师范学院特殊教育系教授、硕士生导师郑荣双看来,广州公益项目的尝试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探索”。
(特教老师开展情绪管理课程,引导小朋友认识情绪)
实践:部分特殊儿童行为和社交能力有明显提升
记者采访获悉,第九届广州市社会组织公益创投资助项目中的特殊儿童情景式音乐治疗项目由广州市普爱社会工作服务社联合广州市特殊儿童发展促进会以及星海音乐学院情景钢琴教研组推进实施。
项目选取6~12岁普校随班就读的特殊儿童作为服务对象,通过情景式音乐治疗,以聆听、律动(舞动)、演唱、合奏拍击、角色扮演等方式,改善特殊儿童的专注力、社会认知能力、社会交往能力、情感表达能力、自我情绪管理能力等社会功能,并结合前后测、教师一对一观察记录及家长反馈,为参与服务的特殊儿童制定个别化的成长记录册。
在具体服务过程中,音乐治疗团队和特教老师的耐心教导和课后引导对特殊儿童的行为和社交能力的提升起到了明显的作用。“他能更好地听从指令,和其他小朋友的互动也有所增加,心情也比较轻松愉快。”
获得项目全程420小时服务的特殊儿童小君(化名)对音乐很感兴趣,小君妈妈说,小君参与活动后的进步显而易见。而小皓(化名)的妈妈也对此次公益项目的持续开展寄予期待,“孩子自控能力有好转,希望有更多这样的公益课程能带给更多星孩更好的发展,增长孩子们的兴趣专注”。
(特教老师开展社交课程,通过社交绘本教小朋友认识人物关系)
探索:音乐治疗仍是新生事物,需持续探索
音乐在特殊教育中发挥多大的作用?岭南师范学院特殊教育系教授、硕士生导师郑荣双表示,“如果一个孩子的情绪行为不能很好管理的话,对后续的评估、教育、干预和康复会造成很大的阻碍,而音乐可以唤起情绪状态,促进情景体验”。
该项目42节课程以情景式音乐治疗为重点,将音乐、特殊教育、特殊儿童的干预管理和社工服务有效融合,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探索”。在郑荣双看来,“这是特殊教育领域独特的、不可忽视的力量”。
与此同时,有公益人士表示,“特殊教育领域的音乐治疗在广州乃至全国的系统性研究和实施都是比较空白的,而治疗本身是一个严肃、系统、科学的词语,我们需要更多的医学界、音乐学界、特教学界的专家共同介入、科学论证,才能更好地推动音乐治疗在特殊教育领域发挥作用,特殊教育领域的社会服务机构、学校、家长、家长组织以及特殊群体服务的垂直机构能否通力合作,搭建一张网络同样十分重要。”
普爱社会工作服务社理事长吴娟亦表示,“新的一年,普爱将与特促会、星海音乐学院情景钢琴教研组持续合作,产出服务,以改善随班就读特殊儿童的社会功能,帮助特殊儿童更好地融入校园和社会,也希望更多热心公益的爱心企业、公益机构、专业人士和社会大众一起助力特殊儿童的成长发展。”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杨欣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莫伟浓 通讯员:沈晓馨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彭文强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