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近年来,广州科技创新强市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效。形成并围绕“科学发现、技术发明、产业发展、人才支撑、生态优化”全链条创新发展路径,提升能级、重点突破,深耕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并促进产业创新主体在创新链条前端产出更多的原创成果,按照“科学技术化、技术产品化、产品产业化、产业资本化”的路径,沿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双链深度融合,推动科技创新强市和先进制造业强市建设互相促进。如何进一步发挥双链深度融合的作用,增强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市政协委员冯昭扬在提案中给出建议。
“我这次带来的提案,是对进一步增强广州全链条科技创新发展路径前端科学,以及技术的原始创新能力的建议,提出将具有较强跨学科和多层次融合能力的社会创新单元(社会上的微小创新实体或个人)纳入科技创新链条。”冯昭扬告诉记者,随着各学科、各领域的认知积累到达一定高度,近数十年科技创新出现横向跨学科、跨行业的趋势。相当一部分重新定义行业或改变人们工作生活方式的重大创新,并不总出自成建制科技力量。大量社会上被称为“车库创业者”的小微实体,甚至个人以“科技创新自由人”的方式参与科技创新,并已成为不可忽视的力量。
对于“科技创新自由人”的诠释,冯昭扬解释,社会上的这些科技创新自由人既有“自由人”“小”的标签,也兼备智力密集、创业精神等特质,非常适应横向跨学科、跨行业和价值导向的运作。这些创新自由人甚至不属于某一固有行业,受到的束缚少,可贴合创新目标和规律组织资源,多层次穿梭和融合,在横向跨学科跨行业的新趋势中有天然的优势。此外,“个微”只是相对于产出成果的价值和一刻而言。“在双链深度融合的环境中,叠加这些具备科学精神和创业精神的创新自由人,他们在创新链、产业链上‘游走’,会有更多机会发现‘框架外’重大机会之窗。”他说。
冯昭扬建议,重视在以横向跨学科、跨行业多层次融合科技创新的新趋势下,“科技创新自由人”在原始创新甚至是重大原始创新的潜力,在科技创新链条的前端及产业环节,通过叠加“科技创新自由人”增强原始创新能力,并提升全社会创新氛围。一方面鼓励“科技创新自由人”的发展;另一方面,建立社会面推荐“科技创新自由人”的低风险和低成本的通路,鼓励具有较高公信力和专业能力的社会人士,向政府科技部门推荐具有潜力的人选。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黄岚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彭文强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