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珠桥90岁了!一起来回顾它的前世今生

2023-02-15 17:26:52    来源:广州市国家档案馆    

广州城市水系发达,海珠区最为特殊,珠江环绕、河涌密布,不仅拥有广州市最多的跨江桥,区内亦分布着无数小桥连通河涌两岸,其中不少还是百年以上的古桥。众多桥梁中,海珠桥作为广州第一座跨江大桥,在广州人心里有着特殊的地位和感情。1933年2月15日海珠桥正式开通,今年恰好是它90岁“生日”。

假如海珠的桥有微信群,它们会说什么呢……

↓↓↓


(相关资料图)

让我们一起来回顾海珠区的前世今生

↓↓↓

▲20世纪20年代,东望广州城。此时的广州并没有一座跨江大桥,两岸居民只能坐船来往出行。为进一步加强两岸之间的联系,加快河南片区的城市建设,建设一座跨江大桥便提上了日程。

▲经过一系列的酝酿和前期准备工作,海珠桥于1929年12月动工建设,1933年2月15日正式建成开通,开通之日海珠桥两岸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胡汉民题写的“海珠桥”三字匾额,匾额“每字纵横十英尺,即署名二字,亦逾三英尺。”

▲海珠桥建成之初,为便于大船通行,建造者开创性地安置了电动拉锁,能够把中段桥身分别拉起来,开放上空,以利大船通过。这种孔开合的设计代表了近代中国桥梁建筑的最高水平,是民国广州政府最具代表性的市政建筑之一。

▲海珠桥设计蓝图(北岸斜坡工程图之一)(广州市国家档案馆馆藏)

▲“七七事变”后,为侵占广州,日军对广州进行了长达14个月的狂轰滥炸,海珠桥及南北桥脚成为日本轰炸重点区域,是广州三大灾区之一。图为日军轰炸海珠桥畔,造成许多疍民无辜伤亡。

▲1938年10月,日本军队侵占广州,海珠桥与这座城市一道,沦入魔掌之中,桥上的整套开合机器也被日军运走。自此,海珠桥彻底丧失中段开合功能,并且在未来的多次修复中也未恢复。图为广州沦陷后,一位欲步行经过海珠桥的广州市民,遭到日军盘查。

▲1949年海珠桥夜景。

▲1949年10月14日,广州解放之战打响,国民党当局眼看败局无法挽回,在撤离前提出“总撤退、总罢工、总破坏”口号,将海珠桥列入炸毁对象。当日下午,在解放大军入城之际,国民党军人用了100多箱炸药将桥炸毁,桥中孔钢梁沉没江中,南北两孔大梁折断,东南桥墩与西北桥墩皆被炸毁。人们说海珠桥被炸,使广州缺了一条腿!图为1949年被国民党残部炸毁后的海珠桥。

▲1949年10月28日,广州市人民政府成立。新生的人民政府在没有外部援助,没有额外经费的困境下,毅然把海珠桥修复工程提上了议程,并由朱光副市长亲自挂帅,全力修复海珠桥。图为1950年修复海珠桥工程情景。

▲修复后的海珠桥重新连接了广州南、北市区的交通,为广州的跨越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图为20世纪60年代的海珠桥。

▲20世纪70年代为了缓解桥上交通拥堵,海珠桥进行了扩建。桥宽由18.3米增加到33米,并设置了非机动车道。改革开放后,随着广州经济的腾飞和外来务工人流进一步增加,扩建后的海珠桥也显得不堪重负,桥上每天推着自行车的人潮,成为那个时代广州快速发展和奔跑向前的缩影。图为20世纪80年代海珠桥交通高峰期的车流状况。

▲进入20世纪90年代,海珠桥老化日益严重,中孔桥面开始凹陷,桥梁架构也有部分变形,锈迹明显。1995 年广州启动海珠桥维修扩建工程。图为修复扩建工程后的海珠桥,桥上赫然一行大字:“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以及“健力宝”和“李宁”等商标广告,成为了那个时代的印记。

▲进入新世纪,广州于2011年11月16日再次启动了海珠桥的大修工程,直至 2013年9月2日才完工通车,维修后的海珠桥承载能力大幅提高。图为修缮后的海珠桥(陈思奇摄于2016年6月)。

▲夜幕下,海珠桥流光溢彩。(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苏俊杰 摄于2021年4月)

▲春天的广州,繁花盛开。海珠桥南北两端木棉盛放,绽放的木棉花染红了枝头,海珠桥也是市民拍摄木棉花的打卡点之一,每年春天都会有不少市民、摄影爱好者和绘画者在树下拍摄写生。(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苏俊杰 摄于2022年3月)

作者:广州市档案发展中心 柏德有图片来源/广州市国家档案馆(除署名外)

视频/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栾晓森 苏俊杰 高鹤涛 骆昌威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龙成柳

[责任编辑:h001]
关键词: 前世今生

相关新闻

联系邮箱:99 25 83 5@qq.com

备案号:豫ICP备2020035338号-4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

产经时报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