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周六,甄婆婆的家里比往常热闹。康金华带着五个中学生拎着饭菜送到了她家,蒸肉饼、汤、炒青菜、水果,一式两份,作为午餐和晚餐。饭菜由这群学生在越秀区洪桥街“妈妈私房菜”的厨房里制作。
3月23日,记者走进“妈妈私房菜”,进门是办公室,白板上贴着近期的菜单,每一期的菜单上都有一肉一菜一汤一水果。往里走是一间厨房,整洁的灶台上,厨具整齐地摆放着,煲汤的高压锅、炒菜的炒锅、煮饭的电饭煲、烤面包的烤箱……康金华挨个厨具介绍,如数家珍。他们每周都是在这里做饭,给独居长者送去可口的饭菜,已经坚持了12年,陪伴了很多长者度过晚年,一群志愿者也在此成长。
越秀区爱心志愿者服务中心的办公室里张贴着“妈妈私房菜”的菜单。
简单美味的饭菜
康金华就是“妈妈私房菜”的创始人,是一名退休护士。她带着志愿者自筹资金、买菜、做菜,给越秀区的独居长者送餐。每周三、周六送餐,午餐点前送,一次送两顿。
十多年前的厨房不是这般模样。2011年,作为志愿服务驿站的小领队,康金华对接了社区,带着一群参与过亚运会志愿服务的志愿者在社区开展志愿服务,主要面向长者。接触了越来越多的老人后,康金华发现很多独居长者懒得煲汤,“因为一个人喝不了多少”。
2012年,团队里有十几个四五十岁的志愿者。康金华就想到带着她们发挥所长,给长者煲汤、做饭。这就是最初的“妈妈私房菜”。那时,康金华和志愿者早上出门到菜市场买菜,没有固定菜单,主要是以健康为主。几个志愿者拎着菜到一位婆婆家里,借用她的厨房做饭,做好就端到婆婆屋外的榕树头下的石凳子上,叫上附近几个独居长者一起出来吃。志愿者、长者围坐一起,一起动筷子,边吃边话家常。康金华记得,年近九十岁的李伯总是餐桌上最活跃的,他总爱讲述自己当年的“风流倜傥”和“威水史”。
2014年,依托“妈妈私房菜”的项目,康金华组建了越秀区爱心志愿服务中心,租了办公室,就将厨房搬进了办公室。志愿者在厨房做好饭,打包给老人送上门。彼时,志愿者队伍逐步壮大,常常一顿饭背后的不是“妈妈”,而是上班族、学生。
如今,团队已有1000多名志愿者,志愿服务的形式越来越多元,但厨房仍在产出美味饭菜,送餐仍在持续进行,一肉一菜一汤一水果,一周两天。十余年来,“妈妈私房菜”陪伴了不少长者度过晚年。去年十月,康金华在上门送饭时发现李伯突发脑梗。“他突然就不认识我,说不清楚话了。”考虑到李伯的太太陈婆婆八十多岁了,照顾老人不方便,康金华就每日到医院帮着照顾李伯。很少人知道这个天天来伺候老人的“女儿”,其实是志愿者。
这两年,有些长者住进了养老院,需要送餐的长者越来越少。但“妈妈私房菜”没停歇,哪怕不需要送餐,每周三、周六,逢年过节,康金华都会和志愿者一起上门探望老人。“我们不仅想做一顿饭,我们希望通过一顿饭和老人建立联系,陪伴他们,了解他们的需求,看能帮上什么忙。”
康金华(左)和志愿者一起探访越秀区的长者。受访者供图
本系列报道设立读者反馈邮箱(地址:gzzh100@126.com),欢迎提供线索和建议意见。
文、图、视频/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何钻莹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马俊贤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