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声”庭审里的司法温暖 让聋哑人士“听见”公平的声音

2023-07-05 18:49:33    来源:广州日报客户端    

“被告人,你是否自愿认罪认罚?”法庭上,法官一边提问,翻译人员一边比手语,一阵手势交流后,翻译人员说道:“他说是的。”

近日,在广州市南沙区人民法院,进行了一场特殊的庭审。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开庭时,法官询问被告人,手语翻译人员进行翻译。

在这起案件中,案件被告人冯某是一名聋哑人士,因涉嫌犯盗窃罪被公诉机关提起公诉。

为最大限度保障冯某的合法权益,在案件送达阶段,法院便聘请了广州市手语研究会的三级手语翻译人员,为他进行手语翻译,确保冯某准确理解法院向其送达的起诉书副本内容。

法院向被告人送达起诉书副本,手语翻译人员向被告人解释相关内容。

开庭当天,从庭前准备到正式开庭,再到宣判后的普法教育,手语翻译人员全程从旁协助,对法官讯问、公诉机关指控、辩护人意见等,通过手势、口型相结合的方式同步翻译传达给被告人。

开庭前,手语翻译人员协助法官助理核对被告人身份信息

同时,翻译人员也对被告人的意见进行了准确细致翻译,确保其想法能够充分表达,对于被告人难以理解的部分内容,法官及手语翻译人员则会再三确认。

案件当庭宣判,手语翻译人员向被告人翻译判决书内容。

整个庭审过程中,考虑到专业法律术语的翻译难度、被告人的理解和认知能力,法官、公诉人及辩护人均主动控制语速、放慢庭审节奏,保障被告人诉讼权利,确保庭审有条不紊的进行。

宣判结束后,法官对被告人进行普法教育,手语翻译人员向被告人翻译相应内容。

文、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章程 通讯员:王君、赵岑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张宇

[责任编辑:h001]
关键词:

相关新闻

联系邮箱:99 25 83 5@qq.com

备案号:豫ICP备2020035338号-4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

产经时报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