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蜜芽停运,“新闻系”爆款战术又爆雷了

2022-09-11 15:31:56    来源:销售与市场杂志社    

文 | 张书乐

“是时候说再见了。”寥寥数语的一纸公告,宣告了蜜芽谢幕的倒计时。但对于许多人来说,蜜芽这个名字,似乎早已被遗忘。 告别时才发现被遗忘,才是最大的遗憾。 6年前估值上百亿美元、被看作是“有可能成为小米级的公司”的母婴电商蜜芽,因何会以这种姿态离场?


(资料图)

“新闻系”们的创业败局

移动互联网崛起的2010年,有一股创业势力,叫“新闻系”。 2011年10月,从北大新闻系硕士毕业的刘楠生了一个女儿,成为一名全职妈妈。年底,刘楠以“甜蜜的萌芽”为寓意,开设了一家叫“蜜芽宝贝”的淘宝店,主要销售由花王中国授权经销的正品行货花王纸尿裤。 仅仅用了两年时间,这家淘宝店就创下3000万元销售额的成绩,并成为“四皇冠”店铺。

这就是母婴电商平台蜜芽的初始故事。刘楠或许自己也没意识到,成功的原因之一,就在于“新闻系”职业素养中决定水准高下的“新闻眼”:发现不一样的真相,找到特别的切入点。 这个“新闻眼”,在后续刘楠的故事里还会唱主角,而同一时期也有许多“新闻系”开始了自己的互联网创业之旅,其中最有名的有两位:有过央视从业经历的罗振宇在2012年年底推出了知识脱口秀节目《罗辑思维》,后续进化为知识付费平台得到APP;浙江大学新闻系毕业、曾在多个财经媒体供职的胡玮炜在2015年1月创立了摩拜单车。

他们都发现了新闻点,刘楠发现的是全职妈妈购买婴儿用品的痛点,罗振宇找到了当代白领的知识焦虑,而胡玮炜则看到了公共单车的缺位和都市白领们的需求。新闻专业说干就干的行动力,让他们勇于去试错,在移动互联网大潮中冲浪。 这些“新闻系”创业者的故事,似乎都逃不开同样的宿命——惨胜如败。 摩拜单车最终成了共享单车大战的幸存者,并被美团收购,只是一地鸡毛之后的并购,也标注好了胡玮炜的出局。罗振宇的情况要好一些,在被吐槽为贩卖焦虑后,得到APP热度一直不温不火,每年跨年演讲的赞助虽然不少,关注度却在下滑,至于知识付费这个赛道,则一直没有真正跑通。 这一次,宿命降临到了刘楠身上,尽管这6年里,蜜芽已经被遗忘,尤其是资本市场。

资本的注入与蜜芽的膨胀

曾经,蜜芽是资本市场的宠儿。 2014年2月,蜜芽宝贝官网上线,官网定位为进口母婴品牌限时特卖商城,提供婴幼儿用品以及亲子教育、亲子娱乐等领域衍生服务。 2015年7月8日,蜜芽宝贝更名为“蜜芽”,同时从线上平台衍生出产业链,其推出的四大业务板块分别是:线上零售、线下体验及加盟(蜜芽乐园)、自有品牌(“兔头妈妈甄选”)和婴童产业投资。 在线下大商超出现撤退潮、新零售还未出现前,垂直电商打通产业链上下游、线上线下同步的脑洞可谓颠覆式,比如小米就用小米之家在扩张。

资本市场也给予了足够的重视。 2013年12月,蜜芽迎来首轮融资,投资方为真格基金和险峰华兴。2014年获得红杉资本领投的2000万美元融资,以及H Capital领投的6000万美元C轮融资。2015年,完成了百度领投的1.5亿美元D轮融资,创下当时母婴行业包括线上线下最大金额的一笔现金融资。 资本的注入和蜜芽的膨胀,几乎是同步的。 然而,一切热捧与喝彩在2016年戛然而止。2016年年底,就有网友匿名表示,蜜芽资金很紧张,再融不到钱就要出大事了。有蜜芽员工透露,公司的资金链的确出现了问题。 但资本却再也没来了,蜜芽出什么问题了?

不能复制粘贴的爆款战术

问题出在创造蜜芽奇迹的爆款战术上,靠花王纸尿裤的爆款销售成功的蜜芽,想要更多爆款。 在资本给予最高光的2015年,蜜芽凭借5亿备货规模和1亿元用户补贴,直接将日本知名品牌的纸尿裤价格从180元降至68元,在业内一炮打响知名度。 彼时刘楠公开表示:“纸尿裤不仅要打价格战,而且要持续打,2015年全年不要利润。” 用价格战支撑起的爆款,能撑起一个店铺,却撑不起一个平台,烧钱产生加速度的同时,平台上母婴产品种类急速扩张,却没办法诞生更多的爆款,总不能每个品类都按纸尿裤的路数烧钱出爆款。 钱不够烧,爆款就无法逆转价格规律继续存在。而“新闻系”最擅长的营销造势则在基础不牢下变成了地动山摇。

《2021年母婴电商投诉大数据报告》显示,蜜芽的投诉量高居榜单第一,投诉内容以“虚假促销、假货、销售奖励被作废”等为主。 品控能力不足和过度营销的结果,就这么突兀。 蜜芽看到了问题,也给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自建产业链,2015年的四大板块就是要建立母婴产业链,从卖货平台变成产供销一条龙。 自有品牌和进击线下就是实际动作。在自有品牌上,蜜芽做到了突破,2017年开始建设自有供应链,打造了“兔头妈妈”“沛力多”等多个品牌。2018年自有品牌“兔头妈妈甄选”上线,2019年开始,蜜芽自有品牌销售额连续两年超过10亿元。

线下攻略则比较惨淡。 2016年6月蜜芽首家蜜芽乐园在北京开业,按照刘楠的设想,计划到2018年年底要有200家蜜芽乐园在全国主要城市落地,另外还要在全国铺设300家线下母婴零售店。结果,到了2018年9月,蜜芽乐园的公众号开始停更,这个宏图已经被实际放弃。 究其实质,蜜芽在线下业务的扩张,是在新零售概念驱使下的一次试错。但线下乐园布局除了增加母婴电商的渠道成本外,并不会带来更多的场景。而传统线下母婴市场的场景错综复杂,且许多需要相应资质(如婴儿按摩),也不是过去以线上扁平化渠道来追求性价比极致体验的母婴电商短时间内能实现突破的,它并不能给线下母婴市场带来更多的场景新体验。 随着时间的推移,蜜芽的砝码越来越少,再见成为一个必然的结局。

从新闻中来,到直播里去

2021年,刘楠宣布将蜜芽和蜜芽旗下自有品牌“兔头妈妈”在董事会层面做了拆分,成为两家完全独立的公司。 “兔头妈妈”成了刘楠的新事业,刘楠在抖音个人号的简介中也提到“专研儿童分龄洗护”“兔头妈妈”,就是没有蜜芽。 新闻专业的素养成为刘楠二次创业成功的关键。2020年9月正式入局直播带货,刘楠多次登上抖音日带货榜单榜首,并频繁拿下母婴类别带货主播销售额第一,光是蜜芽自有品牌“兔头妈妈”纸尿裤,就卖了2亿元。 “北大学霸”“全职妈妈”“独角兽CEO”“奇葩说辩手”等标签,就成了自有品牌下刘楠的人设,和蜜芽没了关系。

蜜芽成了弃儿,和“兔头妈妈”形成鲜明对比。 艾瑞咨询发布的《中国母婴行业研究报告》显示,2021年国内母婴市场的消费规模达34591亿元,预计到2025年可达46797亿元。 “兔头妈妈”通过直播带货做爆款,深度吸纳宝妈粉丝的打法,把蜜芽早期崛起的法门从淘宝换到抖音上依然有效,而缺少独家产品、只是一个聚合资源平台的蜜芽则和宝妈们渐行渐远。 蜜芽的失败,动辄把责任归咎于占据市场九成的淘宝、京东和拼多多等综合性电商,显然不合适。

反倒是和蜜芽在同一个月出现“大状况”的另一领域的垂直电商每日优鲜,也在另一个层面证明了爆款战术的爆雷必然:都靠单品爆款崛起,快速晋级垂直电商平台,无力达成全品类爆款战术,最终导致产业链崩溃。 这就是一个循环,只不过刘楠的新闻素养让她打造出了新人设,并回到了昔日淘宝皇冠店铺的节奏,自己孤身跳出了蜜芽的小而全,也势必让“兔头妈妈”继续小而美,在三胎政策带来的市场红利中分一杯羹。

[责任编辑:h001]

相关新闻

联系邮箱:99 25 83 5@qq.com

备案号:豫ICP备2020035338号-4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

产经时报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