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快播:如果股票头天巨量涨停,第二天却往往低开,你知道是怎么回事吗?

2022-09-11 21:50:11    来源:股经纵横谈    

“放量会涨”,其实是一种市场的习惯性思维,真正吸引市场关注的因素是收盘价而不是成交量,股价的上涨才是吸引市场眼球的关键。一家公司要想引起市场注意,最主要的是基本面出现变化,而根本不是成交量的暴涨。


(资料图)

高位放量涨停

股市中,在高位出现放量涨停说明存在多空分歧,筹码有松动迹象,放量越大,分歧越大。后市走势就看多空的后继力量谁大,如果涨停价上抛盘大于买盘,则后市下跌的可能性大;如果涨停价上买盘大于卖盘,买盘仍占据上风,则有利于后市继续看多。

1.开板式放量涨停

股价经过连续的一字涨停后,在高位开板震荡,因其受上涨惯性影响,股价再次出现放巨量涨停,此时盘面堆积了巨大的风险,因此这种涨停一般不宜参与。

图1-1,百联股份(600827):该股长时间在底部震荡,主力成功吸纳低价筹码后,股价向上突破,股价逐波上涨,盘面越走越强,累积涨幅超过250%。股价在高位连拉4个一字板后,打开一字涨停,高开6.18%后强势拉板,当天成交量大幅放大,构成开板式放量涨停形态。第二天,开盘后快速打到跌停位置,全天呈现弱势震荡,尾盘封于跌停价位,次日继续跌停,阶段性头部确立。

当然,对涨幅不是很大的个股(一般在5个一字涨停以内为佳),在第一次打开一字涨停时还是可以参与的,原则是短线操作,快进快出,见好就收。

图1-2,道恩股份(002838):该股主力在长时间的底部震荡中,吸纳了大量的低价筹码,开始向上突破,股价连拉5个一字涨停,在6板时筹码出现松动,收出T字线,次日再次放量涨停,之后调整7个交易日,成交量大幅放大,平均换手率达到15.09%。随后,股价再次涨停,开启新一波上涨行情,12个交易日里拉出10个涨停,短线获利丰厚。

2.冲高式放量涨停

冲高式放量涨停,是指在大幅上涨的高位,主力为了出货的需要,出现放量拉涨停的走势。这是主力诱多行为,以此吸引散户参与,实现自己派发目的。通常这是最后的拉高动作,投资者应逢高离场。

图1-3,常铝股份(002160):该股结束洗盘后,主力再次大幅拉高股价,形成6连板行情。在实现第6个涨停时,盘中出现大幅波动,成交量大幅放大。说明多空观点产生分歧,筹码出现松动,也反映股价持续上涨难度较大,存在潜在的回调风险。次日,股价高开后冲高回落,以跌停收盘,短期头部确立。

通常放量涨停当日能够保持封盘的为最佳,大幅收高5%以上的为次之,长上影线小幅上涨0%~5%的为再次之,长上影线小幅下跌2%以内的为最次,冲高回落收盘下跌超过2%以上的为危险走势。

放量涨停后股价继续上涨还是下跌的重要标准,关键观察涨停后的第二天走势:如果涨停第二天股价高开高走,或者平开、略低开后迅速大幅拉高,以涨停收盘或者大涨收盘,则后市非常看好,股价上涨空间再次打开;如果第二天股价大幅低开,并且不能迅速拉起,当天低收,则后市股价下跌的可能性较大。成交量相比涨停当天,次日缩量或平量上涨为佳,其后量缩多久,股价再涨多久,直到放量见顶。

缩量后放量涨停

有时候股价持续上涨后,成交量反而越来越少,这主要原因:是主力在高位不敢在盘中展开震荡出货,防止筹码松动而增加出货压力,因此开盘后不久很快封涨停,说明股价已经到了最后的冲刺阶段,这时投资者要密切注意盘面变化。随后可能出现放量涨停走势,但如果在放量涨停后的第二天股价出现高开回落,成交量大幅放大,就应坚决离场,顶部或阶段性顶部很快出现。

缩量上涨后再放量涨停的另一个原因是:个股突发重大利好所致,主力在利好出现时开盘涨停或快速拉涨停,并且连续数日封涨停,这样即使每日涨幅巨大,但量能仍是很小,而某一天成交量开始放大,则说明主力在大幅获利的情况下,开始慢慢派发筹码。

图1-4,越秀金控(000987):该股前期经过一段爬坡走势后,进入短期洗盘整理,当放量突破,开启主升浪行情。在拉升过程中,成交量呈递减状态,然后股价又放量涨停,成交量比前几个交易日明显放大了许多,呈现“缩量上涨后,再放量涨停”现象,说明主力已经在高位减仓。随后,高开后股价冲板回落,收出“纺锤线”形态,暗示股价阶段性顶部已形成,此时短线投资者应逢高离场。

图1-5,戴维医疗(300314):该股主力完成建仓计划后,开始向上突破,形成强势上涨行情。在拉升后期股价出现缩量上涨,高开5.40%,稍做回探后快速拉起并封于涨停,但封盘30多分钟后开板震荡,在涨停板附近反复震荡,尾盘勉强封盘。次日,股价出现大幅震荡,高位收出“纺锤线”,有主力对倒出货嫌疑。所以在拉升过程中,出现缩量后的放量涨停,大多为最后冲刺行为,短线投资者应以离场为主。

[责任编辑:h001]

相关新闻

联系邮箱:99 25 83 5@qq.com

备案号:豫ICP备2020035338号-4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

产经时报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