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去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安装量同比增长44%至24.33万台,占全球工业机器人总安装量的一半,几乎是整个美洲和欧洲工厂的两倍。其中,电气和电子行业、汽车行业的工业机器人安装量分别为8.16万台、5.07万台,同比分别增长30%和89%。
虽然外资企业依旧占据着主导地位,但一大批中国企业正在迎头赶上。根据2022年上半年中国市场工业机器人内资企业出货20强显示, 埃斯顿 高居第一。从整个市场来看排名第五,上升2位,仅次于发那科、安川电机、爱普生和库卡(汇川技术同样跻身前十)。
中国工业机器人“销量冠军”:埃斯顿(ESTUN)创立于1993年,总部位于南京,被誉为国产工业机器人“四小龙”之一。旗下拥有三大研发团队,成功培育了工业自动化系列、工业机器人系列和工业数字化系列三大核心业务,涵盖新能源(光伏锂电等)、汽车及汽车零部件、3C和PCB行业以及其他行业(包装、建材家居、食品等)机器人细分市场。
提及埃斯顿,自然绕不开创始人 吴波 。他自小就非常喜爱机器人,从东南大学机械系毕业后,在南京林业大学当了四年教师,又回到母校考取了机械系硕士学位。33岁时加入江苏机械设备进出口公司,担任部门经理,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与人脉。
六年后,“不安分”的吴波决定创业,成立了埃斯顿。作为国内最早自主研发交流伺服系统的公司,得益于“核心部件+本体+机器人集成应用”全产业链竞争优势,长期保持年收入10%左右的研发投入,成功从市场脱颖而出。目前产品已形成以六轴机器人为主,负载范围覆盖3-600kg,54种以上的完整规格系列。
自2016年开始,埃斯顿先后收购或参股包括意大利Euclid Labs、英国Trio、德国CLOOS、M.A.i.公司、美国Barrett在内的多家欧美工业机器人上下游企业。通过对外投资及收购快速获取和吸收应用工艺,从而提高核心竞争力。
去年,埃斯顿工业机器人销量首次破万,连续三年进入全球工业机器人品牌中国市场出货量前十;国内工业机器人本体及工作站业务增长104.70%,六关节机器人出货量仅次于国际四大机器人厂商。
今年上半年实现营收16.6亿元,净利润7630万元,同比分别增长6%和21.32%;全年设定的工业机器人出货量目标为1.6万台-1.8万台。目前其机器人产能超过2万台套/年,公司还在积极扩产,埃斯顿机器人智能产业园二期工程正在加紧建设,预计明年可以投入使用,产能达到5万台套/年。
中国工业机器人发展迅猛,但整体而言仍旧大而不强。目前部分关键技术存在短板,有被“卡脖子”的风险。比如核心部件减速器,七成以上来自日本;伺服系统中最尖端的伺服电机技术,90%以上依赖进口;控制器的软件部分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另外,机器人的应用场景不足,同类产品扎堆、功能单一,解决的痛点问题不够明确。想要和外国头部企业掰掰手腕,中国企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