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国内首个“云保险鱼塘”,落户四会

2022-10-13 19:47:54    来源:中国水产门户网    

俗话说,打渔碰运气,养鱼靠天收。但如今,随着今年7月份,国内首个“云保险鱼塘”落户四会,在 5G+物联网的支持下,依靠科技赋能、保险助力,不少养殖户在降低养殖风险的同时,实现了“数据养鱼”,产值增加,从此不用再看天气 “吃饭”,养起鱼来更得心应手。

马国斌在介绍他的“云保险鱼塘”。


(相关资料图)

科技赋能实现“数据养鱼”

9月16日,在四会市国斌养殖专业合作社,记者见到了合作社带头人马国斌和他的“云保险鱼塘”。在合作社办公室的墙上,显示屏里实时监控着各个鱼塘的情况。而在其中一个鱼塘的边上,一套水产养殖监测设备,让鱼塘充满了科技感。

“养鱼是个技术活和经验活。行话说,养鱼要先养水,管理调节好鱼塘的水质,保证最佳的水质溶氧量、pH值和水温很重要。”马国斌介绍。

以往为了把鱼养好,马国斌和工作人员每天都要多次巡塘。“早晚各巡塘一次,半夜也不能掉以轻心。天气晴朗,有风且不闷热的时候,一般水质溶氧量都没问题,但台风来时,因为气压会降低,鱼塘底部就容易出现缺氧。再加之不同种类的鱼对水质的要求不一样,使得养鱼过程较为繁杂。”他表示。

变化发生在今年7月,中华财险联合阿里云对四会市国斌养殖专业合作社的鱼塘进行了升级改造,加装了水体溶氧量和温度组合传感器、PH值传感器、水产养殖物联网控制柜、水下摄像机、农事微型气象站等设备,让养殖户们实现了 “数据养鱼”。

现在鱼塘有了这些装备,马国斌随时随地都能打开手机查看鱼塘的水体溶氧量、pH值以及地面的风力等指标,还能实时观测到水下鱼的生长状况,“过去巡塘是跟着感觉走,现在养鱼是看着数据走。”马国斌感叹道。

精确破解难题提高鱼产量

科技赋能的效果很快显现。就在设备安装后不久,马国斌通过水下摄像机发现一个塘里的鲈鱼表现异常。他立即组织工作人员进行捕捞,后来检查发现,鱼塘里数千条鲈鱼都患有不同程度的细菌感染。

“鱼患细菌感染的原因很复杂,也很难察觉,但治疗并不难,关键在于能否及时发现。幸好有了这些设备我才能及时发现,不然,恐怕要损失超10万元。”马国斌告诉记者。

科技赋能的好处不仅于此。“数据养鱼”,让养鱼过程更加科学化、精准化,进而实现产量提升。“以前鱼苗只能养1万尾,现在可以放2万尾鱼苗,到时我们的产量和收入将大大增加。”马国斌指着眼前的鱼塘说道。

此外,以前遇到雷雨天气,马国斌和工作人员都要人手去操作鱼塘的增氧设备开关。现在,他们只需在屋内用手机轻轻点击一下系统开关即可,既安全又方便快捷。

保险兜底降低养殖风险

据了解,此次中华财险与阿里云联合推出业内首个“5G物联网水产养殖保险”,利用信息数字化手段,在养殖渔业领域中进行大数据的采集、挖掘和应用,从而建立了 “保险+科技+服务”的融合发展新模式,实现养殖保险与产业服务的多主体联动,推动保险与产业升级协同发展。

中华财险肇庆中心四会支公司、高新支公司经理张引凡介绍,自今年6月起,中华财险肇庆中心支公司陆续投入相关科技设备,逐步帮助四会市水产养殖户建立起一套集气象预警、水质监测、水下视像、产品溯源、产销对接、产业数字化管理、养殖风险管理等多功能于一体的“5G物联网”水产养殖综合风险管理服务体系。

目前,该公司已向四会市的水产养殖户交付了76套水产养殖综合风险管理设备,搭配四套风险管理体系,助力支持并完善肇庆市农业保险‘保、防、救、赔’一体化服务体系建设,着力提升四会市水产养殖防灾减损和灾害应对能力,打造农业保险防灾减损示范项目。

“通过投入这些设备,能实时监测鱼塘水体PH值、溶氧量和温度,可提醒养殖户提前做好灾害的防范工作,减少灾害损失。灾害损失减少了,保险公司的赔付自然也减少了,达到双赢的效果。”张引凡介绍道。

四会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邓鹏远介绍,“云保险鱼塘”改变了传统淡水养殖行业“靠天吃饭”的局面,依靠智慧科技和‘保、防、救、赔’农业综合服务体系,帮助农户降低风险,为四会水产养殖实现科技、数字化管理和发展带来新的契机。

[责任编辑:h001]

相关新闻

联系邮箱:99 25 83 5@qq.com

备案号:豫ICP备2020035338号-4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

产经时报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