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相关资料图)
一个吃得了苦的人,才能真正尝到甜的滋味。
然而,有些人很能吃苦,却一直没有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为什么呢?
这可能和他吃苦的层次有关。
安哥认为,吃苦起码有五个层次,若层次不够,注定还会一直辛苦。
大多数人都在承受着这一层次的苦,用体力换取着微薄的回报。
体力的苦,包括了工地里搬砖、职场里996的工作、下班了还无休止地加班等等。
早上第一个到,晚上第一走,劳心劳力,偶尔会感动领导,但最终还是要按工作绩效说话。
只会吃体力的苦的人,最终都要面对几个现实:
第一,单位“只看功劳,不看苦劳。”做再多事情,若只是简单重复,没有绩效的突破,始终还是没用。
第二,把自己累垮,让别人代替自己。一味地吃体力的苦,只会让自己疲惫不堪,直至病倒。
第三,心态逐渐不平衡。你往往会看到,升迁最快,收入最多的,往往不是在体力上最辛苦的。时间长了,难免会产生消极的心态。
一个人若要改变现状,吃一些体力的苦是必须的,但如果只知道吃体力的苦,那也难有出头之日。
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很多时候都在脖子以上,也就是大脑思维能力的差别。
同样在工地里搬砖,有人搬了一辈子,有人却变成了包工头,甚至房地产公司老板。
同班同学一起毕业到同一个单位工作,有人始终在基层,有人却能步步高升。
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有原因之一就是:思考。
一道工序,从一进工厂就是这么操作的,大部分人只会按部就班去做,而有些人在实践中就会思考并提出改进建议。
建议一旦被采纳,提建议的人就很容易成为这一批人中的主管。
在众多主管中,有的主管总是等上级指令,像个机器人,而有些主管却能主动思考,把事情提前做好。
那个善于思考并解决问题的主管于是就成为了主管们的经理。
每思考一次,你就拉开与他人距离一次。
所以,不要因为问题难就懒得去思考,而要迎难而上、主动思考。
一个人既愿意付出体力,又积极思考,是不是就可以熬出头了?未必。
有一些人,虽然很优秀,但是拥有一颗“玻璃心”,动不动就说伤了他“尊严”,一言不合就一拍两散。
简言之,这个人受不了委屈,吃不了“尊严的苦”。
自己做错了事,领导当众批评了他,他就受不了,说要辞职。
客户投诉对他说了几句难听的话,就大受打击,认为“这不是人干的活”。
同事数落几句,就说公司氛围糟糕,不适合自己。
成人的世界里,没有“容易”二字。
你的工作内容已经包含了“受委屈”,而这项工作内容公司已经付了薪水。
什么是尊严?
尊严不是别人不能伤害你,而是你强大到别人伤害不了你。
尊严是你忍受所有屈辱之后的王者归来。
韩信承受的“胯下之辱”很伤尊严,然而他用后来的成功捍卫了自己的荣誉。
所有非凡的人生,都有着不同寻常的自律。
萧伯纳说:“自我控制是最强者的本能。”
自律者,需要坚持自己的计划。
每天在运动、睡眠、学习、工作、家庭、社交等等方面需要做的事情,自律者都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自律者,需要抵制外来的诱惑。
当你在学习的时候,可能有朋友找你出去喝酒,此时你要懂得拒绝。
当你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潜心钻研时,发现别人在另一个领域似乎发展得更快,此时你需要告诉自己不要心猿意马。
自律者,每天都要和魔性的自己对话和斗争。
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两个自己,一个说坚持,一个说放弃。
自律者总能说服自己继续坚持。
一旦坚持,就离成功不远了。
无敌最是寂寞。
人到达一定层次,总是寂寞的。
我们可以看到,很多顶尖成功人士总是“不太合群”。
其实,不是他们不合群,而是他们的层次已经是常人所难企及。
笔者在高中时就有一个同学,总是特立独行,出入总是抱着一本化学书。
别人在说说笑笑时,他在某个角落研究化学公式或者做着化学实验。
同学们都觉得这个人“不合群”、“怪怪的”。
然而,就是这个同学成为化学尖子生,成为我们班唯一一位保送第一批重点大学的学生。
如今,他在一家大型医院就职,成为医学领域的专家。
他在读书的时候,忍受了寂寞的苦,如今却尝到了收获的甜。
生活中,我们想法或者行动常常会被身边人所不理解,这个时候你是寂寞的。
如果你害怕寂寞,你就会放弃自己的想法迎合他人。
如果你不怕寂寞,可能就会坚持自我直到成功。
一切皆有因果。
你走过的所有路,都会有痕迹。
你吃过的所有苦,都会有回甘。
一个人吃苦的层次,决定着他的人生高度。
如果你能吃得了体力的苦、思考的苦、尊严的苦、自律的苦、寂寞的苦,那你也不会太普通。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