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播资讯】凡事都从自己的身上找原因,这种人将无比强大!

2022-10-20 18:49:52    来源:大商宝典    

一种人,会一天比一天强大,总有一天会取得成功:


(资料图片)

就是那种凡事都善于从自己的身上找原因的人。

生活中,难免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事情,总会有很多后悔和遗憾,当我们非常失落,又无处宣泄时,很多人便开始“怨天尤人”。

怨老天爷不开眼,怨他人没有为自己做什么,却不能冷静下来,反省一下自己,这不仅是一种悲哀,也是一种愚蠢。

在遇到问题的时候,我们的第一反应是什么呢?我们是把责任推卸给环境和别人,还是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责任?

有个太太多年来不断抱怨对面的太太很懒惰, “那个女人的衣服永远洗不干净,看,她晾在外院子里的衣服,总是有斑点,我真的不知道,她怎么连洗衣服都洗成那个样子。……” 直到有一天,有个明察秋毫的朋友到她家,才发现不是对面的太太衣服洗不干净。 细心的朋友拿了一块抹布,把这个太太的窗户上的灰渍抹掉,说:“看,这不就干净了吗?” 原来,是自己家的窗户脏了。

《孟子》云:“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事情做不成功,遇到了挫折和困难,或者人际关系处得不好,不要怨天尤人,而要反躬自省,一切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一切从自己的身上找原因,是一种内心的自省,是要让自己活得更真实些,让高贵的人获得本应有的自爱和自尊。

一位年轻人向清净苦述:

由于自己性格耿直,心直口快,处处得罪人,事事不顺;

大学毕业后踏上社会,却越来越厌世,感慨现在社会上的人不喜欢听真话,总喜欢阿谀奉承,虚情假意;

未来的路不知怎么走,真希望走进深山,远离这个世界……

清净讲了一个故事:

当年南岳怀让禅师欲传灯与马祖道一。看到马祖道一终日打坐,怀让禅师跟他打招呼,马祖也不理不睬。

怀让禅师便拿一块砖在马祖面前的地上磨。

马祖忍不住问: “老法师,您在干什么?”

“磨砖做镜。”

“砖头怎么能磨成镜子呢?您开玩笑!”

“那我问你,你在干什么?”

“打坐!”

“打坐为了什么?”

“为了成佛!”

“砖头磨不成镜子,难道打坐就能够成佛吗?”

马祖怔住了,问:“怎么做才对呢?”

怀让说:“譬如牛拉车,车不走,是打牛还是打车呢?”

“当然是打牛了!”

怀让说:“你现在明明就是在打车嘛!”

清净说: 我们自身是牛,客观条件就是车,是打牛还是打车,显而易见。

我们生活在世间,就像开车在路上,路直直着走,路弯就弯着走。发生交通事故,或者翻进沟里,就要反思自己操作不当。

如果抱怨道路太多曲折,是没有价值和任何意义的。外在的客观条件或许我们无法决定,而改变我们自己则是完全可以的。

年轻人说:我天性耿直,心直口快,不好改!

清净说: 天性耿直和心直口快都不是缺点,甚至是修行的极好资质。 只是,与不同人沟通需要注意态度和技巧:

与老人沟通不要忘了他的自尊; 与男人沟通不要忘了他的面子; 与女人沟通不要忘了她的情绪; 与上级沟通不要忘了他的尊严; 与青年沟通不要忘了他的直接; 与孩子沟通不要忘了他的天真。

一种态度走天下,必然处处碰壁;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即可四海通达。

年轻人说:我对自己的未来充满恐惧和悲观。感觉几乎社会上所有的人,都很虚伪、奸诈、自私……不知怎么做能改善这种状态呢?

世界上最浪费生命的三件事:

1. 评论。

别人不靠你活着,何况你未必了解他的全部,论人长短不如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2. 责怪。

责怪人人都会,却无法改变现状。共勉之所以好过责怪,在于既提高了自己,也欢喜了大家。

3. 担忧。

准备不足或者无力改变时才会担忧,前者需要行动,后者需要放下。

在人生的旅途上,人们往往背着两个包袱,一个包袱上写着他人的过失,另一个包袱上写着自己的过失。

然而走人生之路的时候,人们却往往把写着他人过失的包袱放到胸前,而把写着自己过失的包袱放在了背后。

很多时候做事并不是别人限制我们,而是我们自己限制自己。 很多困难,都是一些懦弱的人凭空想象出来的,真去干了,发现什么事都没有。

一切都是源于自己内心的恐惧!

我们做事如果没有成功,应当马上反过头来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一切从自己的身上找原因,是一种内心的自省,是要让自己活得更真实些,让高贵的人获得本应有的自爱和自尊。

自此思忖过后,心中豁然开朗,可谓:“明了,心了,事自了。”既如此,我们何不自私一下,遇事时多“求诸己”呢?

从现在开始,学着用一颗平常心,去经历尘世的纷纷扰扰,去拥有人间最简单的快乐和幸福。

版权声明:本号所发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之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留言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更正或删除。

点赞 ”是喜欢,“在看分享”是真爱

[责任编辑:h001]

相关新闻

联系邮箱:99 25 83 5@qq.com

备案号:豫ICP备2020035338号-4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

产经时报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