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奔向鹤岗,有人出走富士康

2022-11-03 17:38:27    来源:米筐投资    


(资料图)

▣作者:老船长
▣来源:米筐投资(ID:mikuangtouzi)

1

鹤岗,又火了。
这次,还是因为白菜价的房子。
一位25岁的女性职业画师,感觉在南京租房生活压力很大,于是到黑龙江鹤岗花了1.5万元,买下一套46平米的房子,随后花5万块进行装修,甚至还每个月花1000元请了一位保姆阿姨,每天定时打扫卫生、做饭。
很多人看到这条新闻,心里既羡慕又疑惑。
鹤岗这几年一直是“网红”城市,国庆前还因为“反向度假”冲上热搜。你只要花300块钱,就能在鹤岗住一晚五星级酒店。
2019年,一位来自浙江舟山的船员,花费了在一线城市只能买半个卫生间的钱,在鹤岗买房暂时定居,并写了一篇 《流浪到鹤岗,我五万块买了套房》 的文章,刷爆网络。
这是鹤岗第一次因为房子“白菜价”出圈。
以往,鹤岗在人们眼中一直都是煤都,或者没落的资源型城市。
鹤岗的地理位置,在黑龙江北部,再往北就是俄罗斯边境。
鹤岗是黑龙江省四大煤城之一,因煤而生、因煤而兴,但同样也因煤而困。 经过长年开发,鹤岗在2011年被列入第三批25座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名单。
在那之后,鹤岗人口持续减少。
2010年时,鹤岗常住人口还在百万以上,到了2020年七普时,只剩下89万人。十年时间,流失了16万人。
人口的减少,加上鹤岗棚改带来大量的新房供应,让鹤岗的房价开始一路走跌。
2024元/平的房价,让鹤岗成为中国房价最低的城市。
与北上深均价超过6万元/平相比,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从各种基本面来判断,鹤岗根本不在可以定居的选择城市之列。
甚至在去年底,鹤岗还因为财政重整计划,停止了基层公务员的招聘。
但鹤岗做梦也想不到,“黑红也是红”这句话,能应验到自己身上。
更没想到的是,因为房子白菜价以及生活节奏的缓慢,鹤岗正成为年轻人的“乌托邦”。
在鹤岗,有中介一年能卖出200多套房子,而客户大多来自国内其他地区。
在大城市,年轻人要面对高房租、高房价、高生活成本各种压力。躺平心态,让他们开始转身逃离,寻找适合自己的落脚处。
阜新、玉门、个旧……越来越多的小城市被年轻人关注到,甚至打出“下一个鹤岗”的标签,吸引人们的到来。
但你我都清楚, 年轻人可以选择鹤岗,但他们无法拯救鹤岗。

2

当然,也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躺平的资格。
比如郑州富士康的那些年轻人。
在中国广大农村、县城,很多人没能考上大学,普通的家境更没办法选择躺平。前往富士康这样的工厂,是他们为数不多的出路之一。
但谁也没想到,有一天他们会拖着行李从富士康出走。
10月19日,郑州富士康厂区突然宣布餐饮场所取消堂食,全体员工回宿舍就餐,由公司免费提供一日三餐。
这距离10月8日出现疫情的苗头,已经过去了10天。
两天后,园区再次提醒员工:“按时喝中药增强体质,有症状及时上报”。
所有的苗头,都指向了情况可能正变得严重。
但并没有官方消息,通告出现的病例数字以及是否在蔓延。
这给了谣言散发的空间。“郑州园区约两万人确诊”,开始在网上慢慢流传起来。
直到10月26日,郑州富士康官方出来辟谣,“目前园区内生产运营相对稳定”。
甚至,还加大了出勤的激励,从50元一天翻倍到100元一天。
但只有这些信息,并不足以平息工人心里的恐慌。一些临时工因为没有足够的衣物、食品,开始翻墙逃离。
10月29日,另一则更严重的谣言开始传播:
“躺平试验区”的杀伤力,很快得以显现。
短视频平台,很快出现很多徒步返乡的视频。在高速上,在田间地头上,年轻人们拖着行李箱,成群结队的从富士康出走。
第一次看到如此魔幻的场面,让人不敢相信这是2022年。
2011年建厂的郑州富士康,是当时省里的重点项目。4倍于深圳富士康的厂区、巅峰时近30万人的就业、全球接近一半的iPhone产能,让当时制造业没什么亮点的郑州,拿到了一张王牌。
富士康的落地,还带来了一系列的电子信息制造产业链。2011年,郑州电子信息产业总体规模不到200亿元,到了2021年已经逼近5000亿元。
而在进出口上,富士康更是以一己之力扛起了整个郑州,甚至半个河南省。
2020年,郑州富士康出口总额达到了316亿美元,占了郑州的80%,占了河南省的60%。
一个支柱性的企业,一座冉冉升起的新星城市,却以这种方式伤了一部分人的心。
为何会闹到如此局面?一位员工在接受采访时,说出了心声:
但愿,那些逃离的年轻人还能重拾信心,回到厂区,回到这个城市来。

3

有人回避大城市的压力,奔向鹤岗。有人回避不确定的风险,逃离富士康。
他们的做法,没有对错。
只不过都是基于一个原则—— 风险收益比 ,冒很小的风险获得更好的收益。
鹤岗,并不是人人都适合躺平。
这里大概率只适合两种人。
一种是在大城市已经退休,真正想享受缓慢节奏生活的人,但这毕竟是少数。
一种是互联网从业者或者自由职业。比如设计师、撰稿人、文学创作者,依赖的是创意创新这种脑力劳动,对办公的基础设施、社交、人脉依赖性不强。
他们的收入,也并不因为地理距离而变少。
简而言之,就是在四五线城市生活,赚着一二线城市的钱。
实际上就是,地理空间上的一种套利。
而对那些逃离富士康的年轻人,更是为了避免自身风险下做出的被迫选择。
口罩的因素,对那些收入高的群体可能影响不大。即便是静默一个月,下个月也能把丢失的成本补回来,两三万的收入足以弥补这些。
但对这些在工厂的年轻人,不至于冒着被感染的风险,去赚一个月五六千的工资。
趋利避害,没有对错,都不过是人性之一罢了。
还是希望这样的事情不要再发生,毕竟,当一个人对城市失去了信心,很难再挽回。
THE END
推荐
什么样的城市才有未来?
什么样的产业才适合城市发展?
究竟该优先发展大城市还是中小城市?
究竟该优先发展强省会还是采用均衡模式?
高房价的矛盾如何解决?
……
城市发展进程中的种种问题,都能在课程中找到答案。 识别下方图片二维码,立即订阅,和1000多位朋友共同学习!
本文系【米筐投资】原创内容
未经账号授权,禁止随意转载

公众号对话框回复“转载”查看须知

商务合作:15638843884(电话同微信)
[责任编辑:h001]

相关新闻

联系邮箱:99 25 83 5@qq.com

备案号:豫ICP备2020035338号-4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

产经时报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