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公司将向两个方向发展,一个就是大企业越做越大,另一个就是小企业越做越小,最小可以小到一个人。
公司越来越大是可以理解的,这也是大多数大公司发展的常态。可是小公司越来越小是什么情况呢?
(资料图片)
在疫情的影响之下,越来越多的创业者意识到公司的员工越多,风险就会越大。关键是很多员工做的是很难计算产出的工作,例如:人事、行政、助理等工作。任何一家想要发展的公司,肯定是需要这些职位的,可是接二连三的疫情封控着实让企业受到不少影响。
特别是那些需要跨城出差的工作,一不小心就要隔离7天以上,这对企业效率的影响很大。
还有一些做网购的企业,仅仅是听着他们的经历就感觉崩溃。有个段子是这样说的:客户要发货,物流封了。物流解封后,客户封了。物流和客户都解封后,驾驶员又封了。搞到最后,大家都疯了!
这虽然只是一个段子,但是它却说出了一些企业的遭遇。为了尽可能降低这种不确定性对企业造成的不可预知的后果,很多企业开始精简企业规模,争取做到企业不多一个人,这样就能抵御一定的风险。用三个字来概括就是“轻资产”。
企业采取轻资产运营之后,企业的固定支出就会下降很多,这虽然会造成企业毛利率的下降,但是它的确可以提高企业的抗风险能力。
最极致的轻资产就是一家公司只有一个人,如果公司需要财务,就会将这些内容外包给专业的财务公司,所有的报销事情都不用自己麻烦了;如果公司需要生产某件产品,就算公司有实力建工厂,也不要去做,而是找一家代工厂来做。一旦公司建了工厂之后就可能面临招工和管理的问题,这些都是导致公司臃肿的来源;如果公司需要销售,不要匆匆忙忙从市场中招聘,而是尽可能从渠道或者是专业人士入手,把利润的大头分给对方,自己完全可以0元“雇佣”很多销售;公司如果需要写软文,根本也没必要直接招聘一个写手,万一用起来不顺心,辞掉还需要给补偿,还不如直接外包给专业的软文写作团队。
如果我们可以做到以上提到的种种,是不是有可能一个人就能经营一家公司?
一个人的公司有什么好处呢?它的抗风险能力太强了,根本就不怕区域风控。就算是封控一整年,他都没有太大的压力,因为很多事情都可以远程操控完成,一年完全有可能赚上百万元,乃至是上千万元。
我们可以做一个最坏的假设,就算跟你有关系的所有公司全都被封控起来了,你也不用着急,因为你之前通过一个人的公司也赚到了足够多用来“冬眠”的资本,反倒是你的那些代工厂们可能会遇到一些麻烦。如果你的代工企业全都“阵亡”,那么同行肯定也会倒闭很多家。
为什么日本拥有很多百年企业,甚至是千年企业,中国却很少呢?
最主要原因就是日本人更倾向于做小、做精、做深,每家企业各司其职,大家都能赚到钱。中国人更喜欢做大,一家公司一旦赚到钱之后,就想做通上下游,因此一直在赚钱,一直都见不到钱。在经商环境突变之后,公司的巨额债务就会将企业拖进死胡同。
我们不能说日本的那种经营模式就是好的,中国的就是不好的。但是我们从抗风险能力上来看,两种模式是截然不同的。中国的这种模式很容易做大,但是也容易“猝死”。
特别是短视频的发展,越来越多年轻人从中找到赚钱机会。一个人随便做做都能赚到钱,但是如果走专业团队路线,可能赚得更多,也可能出现亏钱的情况。从抗风险的角度来看,一个人做帐号会有更高的自由度,也更舒服。因此,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一人公司出现。
当然,成立只有一个人的公司并不是万事大吉,因为不同的行为就会有不同的结果。如果我们只想一人吃饱,全家不饿,那么完全不需要任何规划,做成什么样就什么样。如果我们用正规公司的标准来要求我们自己,那么我们就需要给自己设计一套商业模式,尽量让这套模式成为一套可以自行运转的模式。如果实在绕不过去,自己只需要参与最核心的过程就行了。
就目前而言,如果一家一个人的公司一年可以净赚100万元,那么可能相当于一家100个人的公司,有些公司看似营收很大,但是除去工资、租金和税收之后,净利润也不多,有的甚至还会亏钱。如果是你的话,你愿意一个人一年赚100万?还是经营一家100人的公司提心吊胆地赚100万元呢?
如果我们想要让自己一个人的净收入跟100人公司的净利润差不多,那么我们就需要对公司进行商业模式的设计。公司如何定位?产品如何推广?渠道如何搭建?这些都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颠覆与重构》直接列出了108个元素帮助大家构建适合自己的商业模式,我们不需要全部采用,只需要挑选出适合自己的元素进行组合,就有可能帮助我们自己搭建出一套运行丝滑的商业模式。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用颠覆式创新与新商业模式融合,全世界都是你的舞台!
在新商业的世界里,没有被淘汰的行业,只有被颠覆出局的企业,未来所有的商业竞争都会聚焦在颠覆式创新与商业模式重构上。一家公司或者一位老板,如果颠覆与重构能力短缺,注定会提前败下阵来。
请记住:没有创新力,哪有想象力;没有想象力,何来竞争力!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