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的蒸汽机、20世纪初期的电力、20世纪70年代的自动化技术都为工业生产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旧技术的交替往往以拐点的形式出现,如今,新型数字化技术的崛起带来了第四次工业革命。
【资料图】
制造业作为工业经济的主体,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从规模以上制造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来看,近10年占比虽整体下行,但其占比平均值仍保持在28.8%,制造业整体对经济的贡献依然十分显著。
现如今,全球范围内制造企业不断加速变革,同时面临市场环境不稳定、生产效率增速停滞等诸多困难。不过,随着数字化革命的加速推进,企业可以化挑战为机遇,并从中获得丰厚回报。
眼下,数字技术正在快速融入到生产设施和运营中,制造商正在各种领域开辟全新的可能性,包括提升流程效率、资产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和质量,帮助企业由以往单纯的产品“制造”迈向“智造”。
11月3日,展示数字科技新成果的云栖大会如期开幕,阿里云智能总裁张建锋表示,云计算带来的变革被严重低估,它正在重构整个IT软硬件和终端世界,形成一个全新的计算体系。
而在当天的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峰会上,众多行业专家围绕新时期制造业新使命和新动能、研产供销服全链路数字化、传统工业企业与互联网企业如何跨界创新、如何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等议题展开讨论。
云计算作为一项新兴技术,历经过去10年的发展,云端承载的新技术层出不穷,工业互联网、数字工厂、工业数据中台等等,本质都是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制造业中的应用,并引导其走向智能制造。
作为国内云计算产业的领头玩家,阿里云聚焦于制造业的生产全流程优化、数据全场景打通、产业链全领域协同等方向,已经服务了石油、煤炭、新能源、钢铁、水泥、化工等细分行业的2万多家规模以上制造企业。
从此次峰会以及云栖大会展区分享的众多制造商数字化转型实践来看,无疑为制造业从“制造”到“智造”摸索出一条蝶变之路。
在云栖大会展区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峰会上,一家老牌工厂频频被提及,它就是水泥行业龙头华新水泥,在展会上可以看到,工人把生产控制交给AI,产线可以实现“自动驾驶”。
这其实只是华新水泥数字化转型的冰山一角。深入探究,华新水泥有两方面值得强调,一个是实现了非常大规模的生活垃圾和替代燃料的处置量,另外则是在生产、巡检、质监的各个环节实现智能化的改造。
拿替代燃料这一项来说,华新水泥湖北黄石工厂过去以煤作为生产燃料,现在主要大量使用生活垃圾、建筑垃圾以及其他的废弃物来替代,这个过程本身就是在做减碳和能源节约,是一个非常大的创新之举。
在可替代能源的替代比例上,黄石工厂煤炭替代率最高达38.3%,通过了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的鉴定,被认定为“整体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而后期预期还要继续到40%甚至到50%。
而数字化、智能化的改造,比如说生产线,工厂的智能行车系统,整个生产过程中的原材料的配料,可以用自动行车系统进行自动抓取,实现自动地配料,提高生产效率。
这一切都建立在阿里云平台之上,基于阿里云AICS,工厂搭建出一套水泥低碳制造智能先进控制系统HIAC,实现了大规模环保协同处置时的工况稳定控制,进一步提升燃煤替代率与质量稳定性。
这样的案例其实在云栖大会展区中屡见不鲜,在陕西曹家滩的智慧矿区展台则展示了矿工远程控制井下的开采设施,提升整个煤矿的生产效率。
曹家滩煤矿隶属于陕煤集团曹家滩矿业公司,曹家滩煤矿的建设历经7年,于2019年正式投产,年开采规模1500万吨,是中国近两年投产的、规模最大的煤矿之一。
目前,陕煤采矿实现了矿下“无人值守、有人巡检、不打巷道、不留煤柱”,在煤制油、煤制烯烃、煤炭分质利用等煤化工研究领域,也有显著成绩,成为煤炭行业一张亮丽的名片。
技术创新一直是陕煤集团的核心战略。2020年年初,曹家滩矿区开始对智慧矿区的建设进行招标,4月底宣布选择阿里云为合作方,共同打造井口以上、井口以下全线智能的新矿区。
除了上文提到的煤矿智能开采的数字技术支持,阿里云带来的智慧矿区方案还包含了两个大的方面,一是对园区的精细化管理,辅助实现高效安全的生产和运营;二是对员工生活的便利性服务,通过与阿里云的合作,已建成煤炭行业首个智慧园区。
此外,本届云栖大会,一条汽车产线的数字孪生工程首度呈现,带来汽车数智工厂“数字李生”初体验。
由一汽红旗、阿里云、机械九院为一汽红旗繁荣新能源工厂,打造的汽车数字孪生工厂,是国内目前场景覆盖最完整、数据规模最大的汽车工厂数字孪生工程。
在长达9米长微缩产线上,并完成现实生产在数字世界里的孪生,参观者可现场体验通过VR眼镜,现场感知动态产线的异常数据、维修需求等。
以上,在制造业已耕耘多年的阿里云,为不同领域的制造业客户提供了数字化的技术和方案,助力企业实现高效转型,实现数字化、智能化改造,这一切都建立在阿里云的技术底座和行业洞察之上。
阿里云副总裁、汽车&制造行业总经理李强在本次峰会中提到,以制造业上中下游的历史为鉴,未来10年可以看到制造业的趋势,第一个是双碳驱动升级、第二是产业走向集中,第三是经营走向多元。
以双碳(2030年前实现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为例,制造业长期以来是我国二氧化碳排放的第一大户,因此是我国减少碳排放的主战场、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
后两个趋势无需赘述,可以肯定的是,这必将给制造业带来丰富发展机会,当然也会对企业转型提升提出挑战。
从2015年开始,阿里云陪伴了很多客户,到现在有七八年的时间,在服务众多行业客户的过程中积累了足够多的经验和行业认知后,阿里云适时提出三个基本产品,数字工厂、工业数据中台、采销供应链。
拿双碳来说,无数案例早已佐证,数字化可以降低碳排放,比如改变生产技术,促进了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也可以提高整个能源的使用效率。而阿里云的数字工厂解决方案,亦是其中的佼佼者。
基于阿里云数字工厂,制造企业可以实现企业内部从设备、控制系统及信息系统的互联和数据融合,进一步可以实现企业间以及供应链上下游的互联和数据融合,帮助制造企业打造数字化转型的基础设施。
至于工业数据中台,当下在工业4.0时代,数据无处不在,比如说在现代制造工厂中,一条生产线就有2000台不同的设备,每台设备有100到200个传感器在实时收集数据,每个月将产生2200 TB的数据。
本质上,工业4.0的核心就是利用数据和数字技术的强大力量来变革产品的制造和分销方式。显然,工厂如何收集数据、将其应用于决策,激活数据价值助力数字生产,则是提高生产力和盈利能力的关键。
而基于阿里云工业数据中台解决方案,企业可以通过全域的数据模型管理,盘点企业数据资产概况;亦能快速灵活支撑各类智能应用,缩短应用交付周期,提高应用交付质量,帮助企业实现降本提效。
在采销供应链的优化管理上,眼下市场化竞争的日益加剧,加之疫情等外部因素影响,导致供应链压力持续上升,如何保证制造业供应链和采销体系的稳定与高效已经成为焦点问题。
而阿里云采销供应链解决方案以先进云技术平台为基础,帮助企业实现数字化采购、数字化销售以及采销一体化。
本次峰会上还有一个好消息,在IDC《中国工业数据智能厂商评估,2022》中,凭借全面平台产品功能、丰富行业最佳实践、较强的数据分析算法能力,阿里云入选工业数据智能厂商领导者(leaders)象限。
阿里云工业智能制造平台是工业数据智能应用极致的诠释,包括智能融合控制平台AICS、工业数据中台IData、工业数字孪生DTwin等平台,基于平台能力可以为制造行业孵化出智能应用解决方案。
除此之外,基于深耕制造行业七年的成功实践,此前阿里云对于制造业向智能制造升级提炼了九大场景,以及对应的可行解决方案。可以说,已经覆盖了智能制造关键环节的阿里云,完全可以作为最优解。
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制造业作为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在拉动本国经济增长、促进本国就业等方面贡献卓越。因此,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当之无愧的主旋律。
作为世界工厂,中国制造业主要有着内外两种价值体现,针对国内市场,制造业是我国民生消费的底层基础;针对全球市场,从原来的原料出口国,逐步转为工业中间品等普通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国家。
而在当下,我国制造业已然取得了巨大成就,数据显示,2012年至2021年,我国工业增加值从20.9万亿元增至37.3万亿元,年均增长6.3%,远高于同期全球工业增加值2%左右的年均增速。
产业体系完整优势进一步巩固。我国制造业有31个大类、179个中类和609个小类,是全球产业门类最齐全、产业体系最完整的制造业,产业链配套能力全球领先,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竞争力持续提升。
在取得诸多成绩的同时,也正如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工信部原部长李毅中在云栖大会分享所提到的,在大变局下我们同样需要审视我国工业发展的风险、挑战,问题和差距,然后去努力破解。
例如,在全球200年制造业发展历史中,中国成为了全世界制造业的中心,整个的产业链体系可以说是最完整的体系,但在技术领域,在很多的软方面,很多基础能力上还有一些差距弥补。
那么解决之道呢,正如文中开头所提,眼下国内拥有全球最完整的产业体系,并且制造业规模在全球的占比达到30%,而数字技术正在快速融入到生产设施和运营中,制造商正在各种领域开辟全新的可能性。
放眼全球,众多国家也都在加快智能制造布局,这是各国制造业保持竞争力的强力资本。显然,现阶段,以智能制造为主流的技术与策略体系已成为公认的解法,也是推动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抓手。
在这个大的愿景下,可以看到,越来越多制造商正在通过阿里云提供的解决方案实现自身产业技术变革,从“制造”向“智造”迈进。
正如阿里云副总裁、汽车&制造行业总经理李强所述,“未来,阿里云将持续加大制造业的投入力度,以数字化技术助力企业向先进制造、绿色制造转型升级,为制造业提供高质量的数字化服务。”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