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星空下的烤包子
编辑/菠菜的星空
(资料图)
排版/星空下的芋圆
大家都知道,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的那一天终将到来。但貌似资本市场不太买账, 光伏板块 持续走低,直到最近两天,才稍微止住了颓势。
光伏ETF走势
这其中,光伏产业链的内卷无疑是重要原因之一,尤其是今年持续上涨的 硅料 ,也大幅压缩了下游的生存空间,成为矛盾的根源。产业链有出现恶性循环的倾向。
而这个时候 颗粒硅 的出现,彷佛给了行业一瓶解药。
其实颗粒硅虽然在光伏领域还是小学生,但是因其 便宜 的属性,已经得到了不少玩家的追捧。比如协鑫科技(03800)第二个2万吨颗粒硅模块已经实现了达产,这样一来,协鑫的颗粒硅年产量已经能达到 10万吨 ,给了未来和老大哥 多晶硅 掰手腕的资本。
有了颗粒硅加持,协鑫的业绩也在持续增长,在其公告中,目前颗粒硅毛利达 205元/公斤 ,较半年公布的颗粒硅毛利率提高了 32% 。而且协鑫还联合半导体龙头TCL上演强强联合。此外,下游的隆基绿能(601012)也开始愿意为颗粒硅背书,一切看起来都显得是那么顺理成章。
但有一句话叫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两年前市占率还不到 3% 的颗粒硅真的能上演后来者居上,成功逆袭的故事吗?笔者带你一起看看。
一、是天选之子吗?
你要问我为什么在这个时候颗粒硅支棱起来了?资本市场上真的是众说纷纭。但笔者研究后发现,无非是因为这么几点。
首当其冲的,就是目前光伏行业的核心诉求就是 度电成本 的 下降 (回看光伏产业过去十多年的发展,光伏成本从50元/W下降到了4元/W左右),而能使度电成本下降的,除了规模效应外, 技术的进步 也是重要的驱动因素之一。
相较于目前市场主流的改良西门子法生产多晶硅(市占率超过 95% ),颗粒硅一般是通过 硅烷流化床 的方式生成。后者的好处在哪里呢?一方面,颗粒硅可以将光伏全生命周期 碳排放 控制在较低的水平,即可以减少 80% 的碳排放,而且同时也可能降低 综合电耗 。
颗粒硅生成的化学反应
另外一方面,就是生产成本的问题了,毕竟玩家们也不是做慈善,商业价值最大化才是根本目的。据业内人士透漏,颗粒硅 生产成本 目前比棒状硅低 20% 左右。在多晶硅料这两年的供应有所不足、价格蹭蹭上涨后(今年年中的硅料价格相较于去年年初涨了 250% ),颗粒硅进入公众视野也显得理所应当。
颗粒硅和多晶硅生产成本对比
但是,回溯光伏的历史就会发现,新技术的出现总需要一段时间的磨合。目前的颗粒硅,绝非高枕无忧。市场上对于其还有各种各样的担忧,比如 氢 和 硅粉 含量较高、杂质含量太高等等,这样肯定是不利于下游玩家的使用。
所以现在硅片玩家更多的做法是采用大部分多晶硅料加一小部分颗粒硅料 掺杂 的做法,就可以在尽量保证其质量的条件下,降低其成本,据笔者了解,目前已经有玩家将颗粒硅的掺杂比例提升到了 25% 。
二、开弓没有回头箭
颗粒硅在如今如沐春风,也让不少玩家相继布局。
目前,除了我们开篇聊到的协鑫科技之外,陕西天宏也进行了8万吨左右的产能的扩产规划。据研究机构估计,今年国内颗粒硅产能可能达到 23.8万吨 ,但有效产能可能只有9万吨。
而纵观这两个玩家在颗粒硅上的布局方式,除了自主研发之后,兼并收购是非常有效的方式,比如协鑫科技就是收购了MEMC,其实80年代唯一生产粒状多晶硅的厂家。而陕西天宏,也是获得了REC的授权。
这两个玩家,已经通过 专利 的壁垒,建立了较高的护城河。笔者预测,具有先发优势的玩家,在这条赛道上能在短时间内抵御外来者的“入侵”。
而下游的玩家们也开始尝试使用颗粒硅,使用比例较此前已大幅提升。比如耳熟能详的隆基、晶澳和中环都已经和协鑫签订了长期采购协议。供应量合计超过了 20万吨 。
下游玩家对颗粒硅的需求
未来这个需求量能否提升,一方面要看上下游之间的磨合,另一方面,打铁还需自身硬,颗粒硅技术的进步是根本原因。
笔者是相信,现在还是调味剂的颗粒硅(掺混),终有一天能成为主食。
三、别人的脸色?
颗粒硅能否尽快登上舞台、站在镁光灯下,一方面是颗粒硅自身技术的成熟和关键缺陷的解决,另一方面是硅料未来的价格走势。
据机构预测,今年年底和明年的硅料的产能规模将达到 442GW 和 663GW ,这意味着,到了明年,硅料的供需矛盾或将有很大程度的化解,价格或许也将回落。
而鉴于目前颗粒硅玩家的产能布局,还需要一段时间。所以对于颗粒硅来说,明年是真正的分水岭。是成为时代的宠儿,还是时代的弃儿,将很快能见到分晓。
注: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