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促的生命 永恒的丰碑
——在胡育遗体告别仪式上的讲话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尊敬的胡育亲属和各位来宾:
今天,我们在这里向胡育律师做最后的告别,作为他生前的一位好友,家属和一些朋友让我作为亲友代表来讲几句话,这不是一件轻松的工作,但是情谊所在,我义不容辞。
两年半之前那个寒冷的十二月里,胡育突然听到了死神的敲门声,这个不幸的消息震撼了所有朋友的心灵。此前,他热情地安排了我和几位今天在场和不在场的朋友一起到他的家乡山西大同游览。行前他悄悄地告诉我他确诊的信息,并且反复叮咛,让我千万不要告诉旅游团队里的其他朋友,以免扫了大家的游兴。我劝说他这种情况下完全可以暂时取消这个行程,但他坚持说大家都定下具体日程了,还是按原定计划进行好。
在大同的几天里,他处变不惊,像平常一样与大家一起看庙、登山和聚会,只是借个托辞,不再喝酒。我是他之外惟一的知情人,看着他跑前跑后,谈笑如常,心中格外不忍,一天晚上竟冲动地对国君和致庸吼了起来,我不会忘记当时他们俩脸上露出的惊讶表情。
“大同归来大不同”。胡育回来后,对朋友们坦然地告知了他的病情,开始了他作为一个晚期癌症病人的治疗过程。感谢机缘,他得到了这个国家最卓越医生的全力治疗。他积极地配合各种复杂而痛苦的治疗措施,在不断的手术和不断的反复过程中,他的心态是那样从容达观,不回避,不惧怕,不消沉,成为几位医生眼中的“优秀病人”。
他照样从事律师工作,为客户奔走,写长篇大论的辩护书。确诊之前,在参加伦敦马拉松和游览英国时,他曾当面向英国著名律师和法律史学家哈利·波特先生承诺,与武卓韵律师一起翻译波特的新著《牢影:英国监狱史》,那么厚的大部头,他居然拖着病体和卓韵共同圆满地完成了翻译,去年书由北京大学出版社隆重出版,波特律师通过视频讲话,对胡育病中译书的努力表达了真诚的感谢。
绝症中的胡育还创造了自己人生的更大奇迹,他硬是克服各种困难,在中国政法大学王志华教授的指导下,完成了博士论文,并顺利通过了答辩,胡育博士,你真正是完成了一种极限挑战啊。
胡育勤于写作,是随笔类文章的高手,他最后的文章是《牢影》一书的一篇读书笔记。这篇很有份量的文章完成于这个月的十八日,二十三日发表,距离他的倏然去世仅仅只有两天,老话所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胡育是一位完美的践行者。
三年大疫,三年大病,疫情阻却了常态的旅行,让同处一个地方的朋友们反而有了更多相聚的机会。胡育热爱朋友,珍惜这样的聚会机会。他多次说,大家聚会,不要因为他的病而不喊他参加。其实,朋友们也喜欢他能够在一起,希望快乐的交谈能缓解他的病痛。
胡育又是多么令人喜悦的交谈者啊。他阅读广泛,不仅法学,文史、地理知识也极其丰富,这丰富的知识使得他眉宇之间洋溢着自信的光彩,机敏的谈吐给人极大的享受。
胡育是一个励志青年,从一个只有中专学历的火车司机转型成为文学学士、法学硕士、法学博士和知名律师。他热爱家庭,是一个孝敬的儿子,一个体贴的丈夫,一个慈祥的父亲,一个忠诚的朋友。他爱阅读,爱思考,爱写作,爱篆刻,爱书法,爱马拉松,爱周游世界——除了不爱开火车,他的爱好与兴趣之广泛令人惊异。这使得他的生命状态与众不同,在有限的时间里,他有了比常人更加丰富多彩的生命历程和人生体验,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精神遗产。
他的突然离世令人悲痛,四十五岁的寿命显得太过残酷,但是谁能说他真的离开我们了呢?不,胡育分明还活在我们的身旁,他已经永远摆脱了病痛的折磨,他的血脉在传承,他的作品在世间被人阅读,他的故事在口耳相传,有形的生命固然短促,但精神的丰碑却必将垂至永恒!
各位亲人,各位来宾,今天告别仪式的背景音乐采纳了我的建议,用的是贝多芬第三交响曲的第二乐章,通常人们称第三交响曲为“英雄交响曲”,第二乐章名为“葬礼”。我认为,把这首曲子献给胡育是非常妥当的。他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英雄,是贝多芬式扼住命运咽喉的勇士。
此时此刻,我们彼此分担失去这位可亲可敬之人的悲伤,同时也要学习他那种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让我们自己的生命也能绽放出绚丽的光芒。我相信,这也是他的遗愿。
胡育兄弟,安息吧!
2023年6月30日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