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西哥首次成为美国最重要进口来源国,全球车企已扎堆去设厂

2023-08-12 06:48:09    来源:有价值    

2023年上半年墨西哥首次成为美国最大进口来源国,全球车企已扎堆去设厂

今年上半年,墨西哥成为美国最大的进口来源国,这是自2001年有可比数据以来的首次。

根据美国普查局8日公布的数据,今年前6个月美国从墨西哥的进口总额达到2360亿美元,打破历史记录;从增速来看,较去年同期增长超过5%;从国别来看,超过了加拿大的2106亿美元和中国的2030亿美元。自2009年至2022年,中国一直是美国的第一大进口来源国。

如果你还记得2020年的新冠疫情,你一定知道它给全球的产业链带来了巨大的冲击。由于疫情的影响,很多国家的工厂停工或减产,导致供应链中断或延迟,给全球贸易和经济造成了严重的损失。为了应对这种危机,很多国家和企业开始调整自己的产业布局,寻求更稳定、更灵活、更高效的供应链模式。


(资料图片)

美国就是其中一个典型的例子。作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和消费市场,美国对于产业链的安全和效率非常重视。在疫情期间,美国发现自己对于中国等远程供应商过于依赖,导致出现了很多问题,比如缺货、延期、质量下降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美国提倡了一种新的供应链模式,就是“近岸外包”。

所谓“近岸外包”,就是指将生产环节从远离目标市场的地方转移到靠近目标市场的地方,比如从亚洲转移到北美或中美洲。这样做的好处有很多,比如可以缩短运输时间和成本,提高市场响应速度和灵活性,降低关税和汇率风险,避免政治和地缘冲突等。

在“近岸外包”的模式下,墨西哥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受益方。墨西哥与美国毗邻,共享3000多公里的边界线,有55个陆地口岸和15个海港。墨西哥还与美国签署了《美墨加协定》,享受零关税待遇。此外,墨西哥还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和发达的自由贸易网络。这些条件使得墨西哥成为了美国最理想的“近岸外包”合作伙伴。

在众多行业中,汽车制造业是最先实施“近岸外包”战略的领域之一。汽车制造业是一种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规模经济型的行业,对于供应链的稳定性、效率和成本非常敏感。在疫情期间,汽车制造业遭受了巨大的打击,很多汽车厂商都面临着供应不足、订单取消、销量下滑等困境。为了恢复生产和销售,很多汽车厂商都开始将部分或全部生产线从亚洲转移到北美或中美洲。

而在北美或中美洲,墨西哥无疑是最受欢迎的汽车制造基地。据统计,目前在墨西哥有20多家汽车整车厂和600多家汽车零部件厂,涵盖了从美国、日本、德国、韩国、法国等国家的各大品牌。这些厂商在墨西哥生产的汽车和零部件,有80%以上是出口到美国或其他国家的。据预测,到2023年,墨西哥的汽车产量将达到500万辆,成为全球第四大汽车生产国。

在墨西哥汽车产业的发展中,《美墨加协定》和美国的补贴政策起到了关键的推动作用。《美墨加协定》是在2018年签署的,是对原有的《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的修订和更新。这一协定对汽车行业有特别的规定,要求汽车在享受零关税待遇时,必须满足以下条件:一是75%的零部件必须来自北美地区;二是40-45%的零部件必须由时薪16美元以上的工人生产;三是70%的钢铁和铝材必须来自北美地区。这些规定实际上就是为了保护和促进北美地区的汽车产业发展,尤其是对于墨西哥来说,更是一个巨大的优势。

除了《美墨加协定》,美国还出台了一些补贴政策来鼓励汽车行业的发展,尤其是新能源汽车。比如,美国在2020年通过了《通货膨胀削减法案》,该法案为电动汽车提供了7500美元的税收抵免,条件是电动汽车及其电池组装、原材料采购或加工等必须在北美进行。这一政策对于在墨西哥生产电动汽车的厂商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激励。以特斯拉为例,如果它在墨西哥生产售价2.5万美元的Model Q,并出口到美国,那么它不仅可以省下一大笔运费,还可以享受7500美元的补贴,相当于售价降低了三分之一。这样一来,特斯拉就可以在美国市场更具竞争力,而其他国家生产的电动汽车就没有这样的优势了。

当然,在墨西哥汽车产业发展的过程中,中国企业也没有袖手旁观。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转型,中国企业也开始加大对外投资和合作,寻求更广阔的市场和机遇。在墨西哥,中国企业也有不少成功的案例。比如,中国一汽在2016年在墨西哥建立了其首个海外整车工厂,并于2017年开始生产销售旗下品牌“捷途”的SUV车型。该工厂目前年产能达到4万辆,并计划在未来扩大到10万辆。除了一汽之外,中国其他品牌如奇瑞、江淮、比亚迪等也都在墨西哥有销售网络或合作伙伴。

除了整车厂商之外,中国的零部件厂商也在墨西哥有不少投资项目。比如,中国最大的轮胎制造商正新轮胎在2017年在墨西哥建立了其首个海外工厂,年产能达到500万条,主要供应给北美市场的汽车厂商。该工厂的建设不仅为墨西哥创造了就业机会,还带动了当地的供应链和物流业的发展。除了正新轮胎之外,中国其他零部件厂商如华域、万向、博世力士乐等也都在墨西哥有投资或合作项目。

通过这些投资和合作,中国企业不仅提高了自己的国际化水平和竞争力,还推动了中墨之间的中间品贸易的增长。中间品贸易是指一国向另一国出口用于再加工或组装的产品或零部件,然后再从该国进口最终产品或零部件。这种贸易模式反映了全球产业链的分工和协作。据统计,2023年上半年,中国对墨西哥的中间品出口额达到了82亿美元,同比增长了25%;而从墨西哥进口的中间品额达到了46亿美元,同比增长了18%。这说明中国和墨西哥在汽车产业链上有着密切的联系和互补性。

当然,墨西哥汽车产业的发展也并非一帆风顺。墨西哥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比如安全和基础设施。墨西哥是一个治安较差的国家,经常发生暴力犯罪、绑架、勒索等事件,给企业和员工带来了安全隐患。此外,墨西哥的基础设施也不够完善,比如道路、铁路、港口、电网等都有待改善和扩建,以满足汽车产业的需求。这些问题和挑战可能会影响墨西哥汽车产业的持续发展和竞争力。

另一方面,美国近岸外包的战略也可能会向中美洲扩散。中美洲是指从墨西哥南部到巴拿马北部的地区,包括危地马拉、洪都拉斯、尼加拉瓜、萨尔瓦多、哥斯达黎加等国家。这些国家虽然经济规模较小,但也有着一定的优势,比如更低廉的劳动力成本、更近距离的地理位置、更优惠的税收政策等。这些优势可能会吸引一些汽车厂商或零部件厂商将部分生产线从墨西哥转移到中美洲,以进一步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

总之,从2023年上半年的数据来看,地缘和贸易政策优势使得墨西哥成为了美国最大的进口来源国,尤其在汽车制造业方面表现突出。这一现象反映了全球产业链调整的趋势和结果。中国企业也在积极适应这种格局变化,加强与墨西哥的投资和合作,实现互利共赢。未来,我们可以期待看到更多的中墨合作项目,以及更多的高质量的汽车产品。

[责任编辑:h001]
关键词:

相关新闻

联系邮箱:99 25 83 5@qq.com

备案号:豫ICP备2020035338号-4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

产经时报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