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运动员是怎样“炼”成的

2022-02-15 05:51:04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2/2/14 23:17:47
选择字号:
大学生运动员是怎样“炼”成的

 

北京2022年冬奥会比赛正酣。冰雪健儿的成绩让全国人民骄傲,他们就读的高校也纷纷通过社交媒体为自家学子加油。

“如果粗略估算,国内高水平运动员中至少有80%是大学生。”苏州大学东吴智库首席专家、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主任王家宏告诉《中国科学报》。

高手在大学

夺得短道速滑男子1000米金牌的我国选手任子威目前是北京体育大学的一名研究生。范可新、武大靖、曲春雨、张雨婷等几位速滑队队员,同时也是任子威的大学同学。

在本届冬奥会上,拥有这份荣誉的高校不只是北京体育大学。另一位短道速滑队队员孙龙是东北师范大学的2018级本科生。而北京冬奥会前夕,在我国参赛运动员名单刚刚公布后不久,苏州大学就对外介绍了三位成功入选运动员名单的苏大学子——该校体育学院2020级研究生郭丹、2021级研究生吴志涛和2021届本科毕业生杜佳妮。

在刚刚为国家取得巨大荣誉的女足队中,本届国家队年龄最小的队员张琳艳是北京师范大学2020级本科生,她的校友还包括国家队队友王霜、高晨。而在距离北师大千里之外的江苏师范大学,包括在决赛中用身体“堵枪眼”的王晓雪在内的5名女足队员,则均是该校学生。

而去年夏季奥运会上,更多著名高校刷屏“认领”冠军的热闹情形相信大家还没忘记。

值得一提的是,在进入大学的时间上,不同项目的运动员也有一些差别。比如,女子体操运动员由于运动年龄比较早,基本上都会在退役后选择进入大学。以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摘金的女子体操队为例,当年的6位队员几乎在退役后都选择进入高校学习。

有些项目的运动员则会选择在现役阶段进入大学。据北京交通大学羽毛球队教练吴序介绍,在羽毛球领域,超过九成的现役高水平运动员都是大学生。“这是因为羽毛球运动的黄金年龄大致在十八九岁到二十三四岁之间,这段时间与大学生的求学时间高度重合。”

上述两个入学时段也代表了目前高水平运动员进入高校的两种主要形式。谈及所有大学生运动员中现役运动员与退役运动员的比例,王家宏给出了一个数字,“大概四六开吧”。

学习时间如何保证

冬奥会期间,任子威夺冠后想补交作业、班主任因为担心影响比赛而将其移出作业群的新闻,曾让很多人会心一笑。这也反映出在这些国家级运动员心中,对于自己“大学生”身份的认同感。

“无论是对于体育特长生、一般的大学生运动员,还是‘国手’级别的运动员,我们在对他们的管理中,始终贯彻的都是做人第一、学习第二、打球第三的理念。”吴序说,在训练中,首先要保证的是他们的学习时间。

据他介绍,相比于一般学生,运动员大学生的文化基础水平往往比较薄弱,但其意志品质却要强于前者。“我们不能否认个别队员忽视知识学习,甚至存在不能正常毕业的现象,但绝大多数运动员都是十分刻苦的。”

而在求学期间的专业选择上,通常运动员都会选择与其运动相关的专业,比如运动训练专业或体育教育专业。但也有例外,如北京交通大学并没有开设专门的体育运动专业,因此很多运动员选择的是法学专业。

据王家宏回忆,北京奥运会女子举重58公斤级冠军陈艳青在进入苏州大学求学时,报考的是体育教育专业,但中途她却选择转至工商管理专业。“当时我们还担心她的文化课成绩能不能跟上,但她和普通学生一起上课,成绩也没有落下。”

当然,由于运动员需要投入很大精力用于训练,因此学校也会采取诸如用训练冲抵部分学分、延长学习年限等方式,帮助他们顺利毕业。

王家宏告诉《中国科学报》,对于大学生运动员,不同学校也会制定不同的培养方案。“比如,如果学生有比赛任务,一般是半天学习、半天训练。但也有学校选择让运动员完成学分后,再进行相对集中的训练。”如果到了运动员的比赛周期,学校会派老师到训练基地“送教上门”,保证其能够完成课程学习。

再比如,同在江苏省的南京工业大学,其在棒垒球项目上施行的是“省队校办”模式,即该省的棒垒球队就建在南京工大,队员吃住训练全部在校园内。而有些学校的运动员则采取在训练队训练、回学校上课的模式。“总之,培养模式各有不同,但都要以有利于学生训练和学习为最终目的。” 王家宏说。

顶尖运动员的培养趋势

就在冬奥会举行前夕,香港大学宣布首次推出“顶尖运动员入学计划”。该计划的特别之处在于,不以公开考试、校内考试等学术表现作为主要考虑,而是破格以运动员的体育成就作为首要入学遴选条件。

在王家宏看来,这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未来我国顶尖运动员的培养趋势。“长期以来,我国顶尖运动员的培养路径主要依赖国家体委主办的各种体校。但是,我国高水平体育竞技人才培养要想建立更完善的优秀后备人才培养体系,体教融合模式更应向学校倾斜。”对此,吴序也深以为然。

“虽然国内顶尖运动员大多有一个‘大学生’的身份,但他们几乎都是在取得一定成绩后才考入大学的,真正从高校进入顶尖运动员行列者少之又少。”不过吴序直言,这与运动员所从事的项目有很大关系。

“比如,在田径、篮球等领域,现在有很多大学生边学习、边训练,并最终打进职业赛场。”他说。然而,在诸如羽毛球、乒乓球等技巧性比较高的运动领域,由于顶尖选手每天的训练时间过长,这些时间在高校内部难以保证,所以很难培养出顶尖的选手。

“尽管如此,如果高校足够支持的话,这些问题也并不难克服。但在目前高校的评价体系中,‘培养出一个国家队运动员’对于高校而言,是否是一件足够值得骄傲的事情,又是否值得高校在总‘盘子’有限的情况下投入足够的精力?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吴序说。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script src="/html/js/share.js" type="text/javascript"></script>
 
 打印  发E-mail给: 
    
 

北京2022年冬奥会比赛正酣。冰雪健儿的成绩让全国人民骄傲,他们就读的高校也纷纷通过社交媒体为自家学子加油。

“如果粗略估算,国内高水平运动员中至少有80%是大学生。”苏州大学东吴智库首席专家、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主任王家宏告诉《中国科学报》。

高手在大学

夺得短道速滑男子1000米金牌的我国选手任子威目前是北京体育大学的一名研究生。范可新、武大靖、曲春雨、张雨婷等几位速滑队队员,同时也是任子威的大学同学。

在本届冬奥会上,拥有这份荣誉的高校不只是北京体育大学。另一位短道速滑队队员孙龙是东北师范大学的2018级本科生。而北京冬奥会前夕,在我国参赛运动员名单刚刚公布后不久,苏州大学就对外介绍了三位成功入选运动员名单的苏大学子——该校体育学院2020级研究生郭丹、2021级研究生吴志涛和2021届本科毕业生杜佳妮。

在刚刚为国家取得巨大荣誉的女足队中,本届国家队年龄最小的队员张琳艳是北京师范大学2020级本科生,她的校友还包括国家队队友王霜、高晨。而在距离北师大千里之外的江苏师范大学,包括在决赛中用身体“堵枪眼”的王晓雪在内的5名女足队员,则均是该校学生。

而去年夏季奥运会上,更多著名高校刷屏“认领”冠军的热闹情形相信大家还没忘记。

值得一提的是,在进入大学的时间上,不同项目的运动员也有一些差别。比如,女子体操运动员由于运动年龄比较早,基本上都会在退役后选择进入大学。以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摘金的女子体操队为例,当年的6位队员几乎在退役后都选择进入高校学习。

有些项目的运动员则会选择在现役阶段进入大学。据北京交通大学羽毛球队教练吴序介绍,在羽毛球领域,超过九成的现役高水平运动员都是大学生。“这是因为羽毛球运动的黄金年龄大致在十八九岁到二十三四岁之间,这段时间与大学生的求学时间高度重合。”

上述两个入学时段也代表了目前高水平运动员进入高校的两种主要形式。谈及所有大学生运动员中现役运动员与退役运动员的比例,王家宏给出了一个数字,“大概四六开吧”。

学习时间如何保证

冬奥会期间,任子威夺冠后想补交作业、班主任因为担心影响比赛而将其移出作业群的新闻,曾让很多人会心一笑。这也反映出在这些国家级运动员心中,对于自己“大学生”身份的认同感。

“无论是对于体育特长生、一般的大学生运动员,还是‘国手’级别的运动员,我们在对他们的管理中,始终贯彻的都是做人第一、学习第二、打球第三的理念。”吴序说,在训练中,首先要保证的是他们的学习时间。

据他介绍,相比于一般学生,运动员大学生的文化基础水平往往比较薄弱,但其意志品质却要强于前者。“我们不能否认个别队员忽视知识学习,甚至存在不能正常毕业的现象,但绝大多数运动员都是十分刻苦的。”

而在求学期间的专业选择上,通常运动员都会选择与其运动相关的专业,比如运动训练专业或体育教育专业。但也有例外,如北京交通大学并没有开设专门的体育运动专业,因此很多运动员选择的是法学专业。

据王家宏回忆,北京奥运会女子举重58公斤级冠军陈艳青在进入苏州大学求学时,报考的是体育教育专业,但中途她却选择转至工商管理专业。“当时我们还担心她的文化课成绩能不能跟上,但她和普通学生一起上课,成绩也没有落下。”

当然,由于运动员需要投入很大精力用于训练,因此学校也会采取诸如用训练冲抵部分学分、延长学习年限等方式,帮助他们顺利毕业。

王家宏告诉《中国科学报》,对于大学生运动员,不同学校也会制定不同的培养方案。“比如,如果学生有比赛任务,一般是半天学习、半天训练。但也有学校选择让运动员完成学分后,再进行相对集中的训练。”如果到了运动员的比赛周期,学校会派老师到训练基地“送教上门”,保证其能够完成课程学习。

再比如,同在江苏省的南京工业大学,其在棒垒球项目上施行的是“省队校办”模式,即该省的棒垒球队就建在南京工大,队员吃住训练全部在校园内。而有些学校的运动员则采取在训练队训练、回学校上课的模式。“总之,培养模式各有不同,但都要以有利于学生训练和学习为最终目的。” 王家宏说。

顶尖运动员的培养趋势

就在冬奥会举行前夕,香港大学宣布首次推出“顶尖运动员入学计划”。该计划的特别之处在于,不以公开考试、校内考试等学术表现作为主要考虑,而是破格以运动员的体育成就作为首要入学遴选条件。

在王家宏看来,这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未来我国顶尖运动员的培养趋势。“长期以来,我国顶尖运动员的培养路径主要依赖国家体委主办的各种体校。但是,我国高水平体育竞技人才培养要想建立更完善的优秀后备人才培养体系,体教融合模式更应向学校倾斜。”对此,吴序也深以为然。

“虽然国内顶尖运动员大多有一个‘大学生’的身份,但他们几乎都是在取得一定成绩后才考入大学的,真正从高校进入顶尖运动员行列者少之又少。”不过吴序直言,这与运动员所从事的项目有很大关系。

“比如,在田径、篮球等领域,现在有很多大学生边学习、边训练,并最终打进职业赛场。”他说。然而,在诸如羽毛球、乒乓球等技巧性比较高的运动领域,由于顶尖选手每天的训练时间过长,这些时间在高校内部难以保证,所以很难培养出顶尖的选手。

“尽管如此,如果高校足够支持的话,这些问题也并不难克服。但在目前高校的评价体系中,‘培养出一个国家队运动员’对于高校而言,是否是一件足够值得骄傲的事情,又是否值得高校在总‘盘子’有限的情况下投入足够的精力?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吴序说。

[责任编辑:h001]
关键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