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聚焦!“航天科研的及格线必须是100分”

2022-06-20 09:45:55    来源:人民日报    

“每次近距离观看飞行器成功起飞,我和同事抱在一起庆祝时,泪水就忍不住流下来”

1989年出生的陈际玮虽然年轻,却已经有着10年的航天科研经历。由于主要负责航天飞行器控制系统研制,陈际玮常被人称为大国重器“最强大脑”设计师。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陈际玮说,在人群里要认出航天人其实也很容易:“提起自己的专业知识就滔滔不绝,一说其他话题就相对木讷寡言。”这也是陈际玮自己的特点。这位外表斯文冷静的青年工程师,内心对航天有着火一般的热情。自从2012年加入中国航天科工集团航天三江17所后,陈际玮迅速成长为业务骨干,还担任了总师助理。

10年来,陈际玮锚定一件事:航天飞行器控制系统研制。“汽车有导航、方向盘,航天飞行器也需要这样一套控制飞行轨迹的东西,整个系统又被称为飞行器的‘最强大脑’。从离开地面到再次回到地面,整个过程中全部飞行轨迹、所有动作姿势都由我们来设计。”陈际玮说,自己和同事的工作便是提升“最强大脑”的感知和识别能力,让飞行器更快、更稳、更准地工作。

这并非易事。陈际玮介绍,航天飞行器控制系统研制是一项综合器件基础、技术算法的复杂工程,每一步攻关都可能花费数年之久。截至目前,他所在的团队极大提升了航天飞行器控制系统性能,有力保证了国家航天防务装备的高水平交付。10年来,陈际玮先后参与多项国家重点项目研制,圆满完成数十次重大试验任务,他因此荣获第二十六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飞行器就像我的孩子。”陈际玮说,“每次近距离观看飞行器成功起飞,我和同事抱在一起庆祝时,泪水就忍不住流下来。”

有成功的欢喜,也有失败的懊恼。他练就了一颗平常心:航天是高风险事业,科研时问题充分暴露,才能换得最终万无一失。

刚参加工作时,陈际玮目睹了一次飞行器的失败飞行。“我瞬间蒙了,下一秒就跟着大家忙起来,翻阅数据、查找问题。”团队驻扎在试验场,七天七夜不眠不休,终于找到了故障根源,后续取得圆满结果。

“航天科研的及格线必须是100分,不要想着有什么99分,不然就是任务失利,甚至人命关天。”这种近乎苛刻的较真,是包括陈际玮在内的航天人坚守的底线和原则。

陈际玮向记者讲述了一个“1毫秒”的故事。在模拟飞行器飞行的过程中,由于电脑数据处理和真实设备数据截断的精度不一致,导致上百次试验中有一次试验结果存在1毫秒的偏差。“说实话,这种偏差并不罕见,对最后结果也未必有影响。”然而,陈际玮却不想放过这种轻微差别,“主观判断没影响不算数,我们要证明它对结果绝对不会有干扰。”为了这1毫秒,陈际玮带领团队整整论证了3天,消除了数据偏差后,他才睡了个踏实觉。

“应对未来10年至20年的大趋势,搞好预研项目,促进创新落地”

陈际玮成长的10年,是我国航天事业飞速发展的10年。他参与的飞行器控制系统研制任务,不仅在数量上实现新的跨越,在技术趋势上也更加注重科学和性能。

“这10年,航天事业给我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我不仅要学好专业知识,还要努力提高个人品格修养,将个人奋斗的‘小目标’融入党和国家事业的‘大蓝图’。”陈际玮说。

办公室、试验室和会议室,这是陈际玮工作生活的主要轨迹。除了在电脑前一刻不停地抓紧研制新算法模型,他还要经常参与讨论各分系统技术研制进展,时不时奔赴荒凉偏远的外场做试验。

“父母从外地来看我,我能陪他们的时间很少。”陈际玮说,好在父母很支持自己的工作,他更觉得要趁年轻多干点事。

“工作等于爱好+责任+信念。”兴趣正好是职业,陈际玮感到自己很幸运。除了喜欢和航天有关的一切打交道,一想到自己参与研制的航天飞行器在高空翱翔,能为建设航天强国贡献力量,陈际玮就感到浑身充满力量。“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试验成功了,让我更加坚定选择的方向;倘若失败了,鞭策我保持清醒和定力。”

如何把科研工作做好,陈际玮有自己的理解。飞行器控制系统研制,不仅需要科研工作者在技术上寻求开拓突破,还需要在视野上将目光放长远,保有创新意识。“任何发展都离不开创新思维,不能只满足于当前的任务指标需求,更要应对未来10年至20年的大趋势,搞好预研项目,促进创新落地。”

不多的业余时间中,陈际玮的主要精力都放在学习上。他在手机、电脑上下载了许多学习软件和检索工具,随时追踪全球相关学术动态和研究热点,时刻充电。

“没有把‘航天报国,青春无悔’挂在嘴上,却都用一生来践行”

陈际玮从小就有个航天梦,如今,他用实际行动践行着梦想。

“小时候,我最爱看《兵器》这本科普杂志,对航天装备版块内容尤其感兴趣。”陈际玮回忆,高中二年级时,坐在教室里观看电视转播,看到了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搭乘神舟五号载人飞船顺利进入太空的一刻。

“航天事业在我心中很崇高,当时我就下决心要参与其中。”填报志愿时,陈际玮毫不犹豫地在第一志愿填报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系统与控制专业,毕业后如愿加入中国航天科工集团航天三江17所,从此与航天飞行器结下深厚情缘。

没能成为航天员,更没有机会去太空,儿时的梦想似乎没有实现。但陈际玮在参加工作后却更加明白,火箭腾空而起的荣耀瞬间,背后是无数航天科研工作者默默无闻的付出。如今陈际玮作为幕后一员,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必须竭尽全力。

陈际玮说,17所宽松包容的科研环境和亲密的师友关系,给青年人才提供了非常好的条件。他的导师石晓荣,是17所首位“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吃苦的事,师父总是第一个冲上去;犯难的事,师父总是第一个站出来扛。她不会说教你,只是把自己的工作先做好。所里的航天人,没有把‘航天报国,青春无悔’挂在嘴上,却都用一生来践行。”

所里有一位年近90岁的老航天,虽然早就退休了,却仍然每天早早来到办公室看书、学习,研究最新的航天科研问题,也乐于解答年轻人学术上的困惑。陈际玮看在眼里,深受震动。“终身学习,保持热爱,这是老一辈航天人的风骨,我又有什么理由懈怠和偷懒?”

当陈际玮也开始带团队时,看着一张张年轻的面孔,他效仿17所的优秀前辈,坚持言传身教,恪守质量就是生命信念,发扬吃苦耐劳精神,希望打造一支技术过硬、信念坚定的队伍。目前,陈际玮带领的年轻团队中,已走出多名90后优秀航天工作者。

除了偶尔用散步调剂情绪,陈际玮最主要的解压方式还是和同事们交流科研问题。“所里开设了众多学习小组和学术交流讲座,我想不通的时候,就和大家聊天,既是对压力的一种释放,也常常在思路上有所启发。”

“我的短期目标就是把当下的工作做好。长期目标,就是希望成为一名真正优秀的航天人。不是拿过荣誉才叫优秀,是干完了,让别人真正认可,才是真的优秀。”陈际玮向记者说起自己的心愿。

[责任编辑:h001]
关键词:

相关新闻

联系邮箱:99 25 83 5@qq.com

备案号:豫ICP备2020035338号-4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

产经时报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