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全球为“极端高温年份”几成定局

2022-12-13 16:34:45    来源:中国科学报    

近日,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教授李庆祥团队向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IPCC)第一工作组(WG1)提交了更新数据,该团队基于自主研发的全球表面温度数据集评估指出:即将结束的2022年几乎肯定继续维持为“极端高温年份”,全球快速变暖仍在继续。

2021年8月发布的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六次科学评估报告(IPCC AR6)第一工作组报告指出:过去40年中,每个10年都比有观测记录以来之前10年更暖,2011年至2020年平均比工业化以前水平(用1850年至1900年平均代替)已提高1.09 ℃,使得未来达到《巴黎协定》提出的温控目标(1.5℃)的空间进一步压缩。

该结论基于目前被国际同行广泛认可的5个全球基准表面温度数据集(其中美国3个,中国和英国各1个)及其衍生数据集得出。


(资料图)

来自中山大学团队自主研发的全球表面温度数据集(China-MST)是唯一来自中国的全球温度基准数据集,该数据集在收集了1850年至2022年以来全球陆地气温数据并整合了近10年来若干个国家和区域的相关前沿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联合英、美、加、澳等专家群体,创新数据集重建方法和参数、重建不确定性评估模型得到的最新研究成果。

2022年,该团队基于北极地区两种冰面面积参数对北半球高纬度地区的表面温度数据进行了集合重建升级,进一步提高了其在北极地区的数据质量,降低了气候变化的不确定性水平;同时,团队还采用人工智能技术,重建了一个新版本的数据集,二者体现出很高的一致性。该数据研究成果已在领域顶刊《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发表。

前期一些研究和相关专家指出,近两三年来连续出现的拉尼娜事件,已经给全球很多地区带来了相当显著的气候影响,也有可能使得全球气候变暖脚步有所放缓。李庆祥团队采用上述自主研发的数据集对2022年1至11月全球温度变化进行了盘点,并初步预测了2022年全年平均温度。

他们发现:在有观测记录以来的年份中,2022年全球温度位居第5至第6最暖年份之间;有观测记录以来最暖的10年有9年是刚过去的9年(2014~2022为全球最暖的9年);2022年全球平均温度与近10年(2013~2022)平均温度十分接近(高于IPCC AR6评估时的2011~2020平均值0.04°C),相对于工业化以来升温幅度已达1.13°C。

上述结果具有很高的可靠性,当然最终结果还需要在本年度结束后用完整的观测数据进一步确认。

国际上,每年11至12月美国大气海洋局(NOAA)的国家环境信息中心(NECI)均提前发布年度温度排名预测,到次2月份再进行确认,从而引起公众的广泛关注和讨论。此前,中国方面的数据做不到提前预测。

“现在我们的数据可以实现全球温度的实时性监测,甚至适当提前研判。”李庆祥告诉《中国科学报》,“这个研判并非靠气象数据简单统计就可以做出,它需要有公信力的数据(如我们得到IPCC的采纳的数据),并经过复杂的质控、网格化、融合、重建及气候变化分析得到,这意味着全球应对气候变暖的紧迫性并未减轻。同时,科学认识和把握全球变暖事实和趋势,未雨绸缪,将为未来实现全球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做好周密部署提供有利的科学支撑。”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5194/essd-14-1677-2022

[责任编辑:h001]

相关新闻

联系邮箱:99 25 83 5@qq.com

备案号:豫ICP备2020035338号-4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

产经时报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