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开端始料未及,我们迫切地想知道这个世界正在发生什么,新冠疫情对世界经济重创几何,个人资产配置如何应对,因此,我们的讨论不可避免地聚焦当下。
而2021年,是一个全新的起点,中国率先爬出疫情的深坑,上半年GDP同比增长12.7%,交出了一张可喜的成绩单。
7月23-24日,云栖小镇,由890新商学主办,中共杭州市西湖区委员会、杭州市西湖区人民政府指导,恒天银杏理财、企业微信战略合作的年中经济论坛,围绕经济趋势、全球观察、数字转型、前沿产业、商业风口五大板块,从2021年下半年发展趋势放眼至未来十年乃至几十年的世界经济格局走向。
为期两天的活动中,西湖区委书记高国飞为活动发表致辞,财经作家吴晓波,经济学家管清友、张燕生,历史学家施展,德科地产频道总编辑刘德科,人文财经观察家秦朔、海银资本创始合伙人王煜全、腾讯企业微信高级行业总监陆昊等嘉宾分享了自己的洞察和预判。
在经济趋势版块,管清友以《风光不与四时同——2021年宏观经济和资产配置展望》为主题,从经济的退潮、政策的回归、风险的出清、资本的分化和轮动5个方面阐述了他对2021年经济发展的想法。
演讲中,管清友表示下半年,有三大风险要注意:
第一个,是美联储流动性的收缩。这就像一个“灰犀牛”,款款向我们走来,但不知道后面会不会加速,迅速撞上我们,这是一个风险。第二个风险,地方债务的风险,特别是中国北方地区的地方政府平台压力还是比较大的,因此消化债务是一个特别棘手的问题。第三,一些大型企业出现的风险。特别是和金融地产相关的这些企业。在现在供给端两条红线,需求端三条红线的调控下,一些高杠杆、高债务的公司,它的死亡就是一个时间问题。
从2017年以后,中国就开始在挤泡沫、降杠杆、缓释风险。没有痛苦的结构调整,我们是很难实现整个经济的升级转型。否则,我们就很容易步入到日本80年代末期的状态。日本的问题就是结构转型没有实现,财阀地位无法撼动,韩国也是如此。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相信我们能够实现凤凰涅槃。
张燕生就2021年全球经贸格局变迁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世界经济一步步走出新冠疫情的冲击,走向恢复性增长的主要引擎是两个国家,一个就是中国。去年我们是唯一保持正增长的主要国家。我国的宏观杠杆率稳中有降,经济刺激力度是世界主要国家中最小的。
我们用行动证明,在新冠疫情导致全球经济深度衰退的情况下,我们保持了战略定力。因此,2021年为未来三十年的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开了一个好局,起了一个好头。我们开始一步一步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增长。
而在世界宏观经济方面,人们也越来越多地观察到一个现象,政策的组合正在从严格反通胀、让市场机制发挥决定性作用,转向就业优先、增长优先,也就是全球的宏观政策对通胀将有更高的宽容度,对财政赤字将有更高的宽容度,对市场和企业行为将有更严厉的监管。
全球观察版块,施展从历史维度出发,告诉大家他认为的中国“未来的样子”,以及该向世界说一个怎样的中国故事。刘德科则以超大规模国家视角来看房地产的发展前景。
第二天的会议议程则是从前沿产业开始。秦朔针对“中国产业创新”发表了观点,指出“中国制造业,规模大而不强,门类全而不优”的特征,并提出复杂的知识创造和高精度的加工,需要时间沉淀,因此,其中一点就是需要让相关的工程师,有更具向心力的安排,从而保证更长期的投入。
王煜全则以《2021科技产业趋势与创新生态》为主题发表了演讲,提出“科技企业是会用科技的企业,而不是发明了科技的企业。”他以坦克为例子做了解释。坦克谁发明的是个悬案,至今还没有完全确定。但是谁打出的闪电战我们都知道,德国人。那你说坦克重要呢,还是闪电战重要?我们已经都有答案了。科技就是如此。你不是要造出坦克来,你是要找到最好的坦克打出闪电战。
王老师还提到:科学家很重要,企业家也一样重要。科学是单点突破,但如果企业家不会搬,不会去培养消费习惯,很多发明都会被弃置。
活动最后,吴晓波以《回到现场:我看见的2021年》为主题分享了他从今年年初至今走访企业过程中看到听到的企业故事以及关于这些故事背后的行业发展方向的思考。
吴晓波坦言,之所以想分享自己今年的所见所闻,是因为商业也好,管理也好,本质上不是科学,它是个经验哲学。每一个时间段,这个国家、这个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它是由一些思想、模式、工具、消费者的行为变化所带来的一个结果。所以中国今天所发生的事情,你跟英国、美国、教科书上所有事情都不一样。这是今天一线的商业观察家能够给到大家的一个最重要的东西。所以,还是回到现场,回到中国产业经济的现场,看看“现场”发生了一些什么事情。
“悲观者常常正确,但是乐观者往往成功”。两天的论坛交流,让大家更清楚面对未来不确定性风往哪里吹,虽然很多悲观的看法其实常常是是对的,但只有乐观者才能在风向不正确情况下挺身而出,认清未来,最后才有可能去成功。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