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民营经济20条”|广州制定知产质押融资风险补偿机制,年度补助总额最高达5000万元

2023-08-11 22:56:53    来源:广州日报客户端    

加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力度,对新业态新行业实施包容审慎监管……针对《广州市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若干措施》(简称“广州民营经济20条”)提到的这两项措施,广州市场监管部门将如何落实?

8月11日,在政策解读会上,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吴少斌表示,把服务民营经济发展工作做好做实,是市场监管工作的重要内容。市场监管部门将持续推进多元互补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模式,支持民营经济最大限度释放活力潜力,同时持续实施“触发式监管”“非接触式监管”等包容监管,支持民营企业健康有序发展。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推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直达快享,年度补助总额最高达5000万元

“广州民营经济20条”明确,加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力度,提升民营企业知识产权运营质量,完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补偿机制。吴少斌表示,市场监管部门将持续在四个方面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包括积极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入园惠企行动,推行多元互补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模式,规范化风险补偿机制管理,和专项资金支持知识产权金融。

据悉,为有效破解质押融资流程慢的难题,广州目前推出“政银企”合作模式、“政银企服”合作模式和风险补偿基金合作模式3种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模式。同时,制定《广州市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补偿机制管理办法》,提出年度补助总额最高达5000万元,并落实《广州市知识产权工作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相关规定,对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活动产生的利息、评估费用等予以扶持,对发行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的主体予以扶持。

优化信用监管,释放行政执法温度和善意

“广州民营经济20条”提出,对新业态新行业要实施包容审慎监管,规范对民营企业的执法行为,依法实施行政执法减免责清单。吴少斌表示,市场监管部门将进一步探索优化执法方式,坚持做到积极回应市场主体关切,持续优化信用监管。

一是支持“四新”企业健康发展实施包容审慎监管,重点推进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试点,提高“双随机、一公开”监管精准性、有效性,推进监管执法领域免处罚免强制“双免”模式,完善信用修复机制等多个方面等落实监管要求,对“四新”(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企业实施包容审慎监管。

二是对“四新”企业实行标签化管理,对信用风险分类结果未达到高风险、较高风险的“四新”企业大幅降低“双随机、一公开”抽查比例,实现靶向化、精细化分类监管,建立宽严相济量身定制式的监管机制;三是制定市场监管系统行政执法减免责清单,为市场主体提供容错纠错机制,防范行政执法“一刀切”,进一步营造“四新”企业发展的优良营商环境,推动市场主体健康有序发展。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方晴、徐雯雯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王燕视频/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王燕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赵小满

[责任编辑:h001]
关键词:

相关新闻

联系邮箱:99 25 83 5@qq.com

备案号:豫ICP备2020035338号-4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

产经时报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