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这一次,我们铁定被收割了

2022-11-30 05:39:22    来源:刀评楼市    

人类从历史中学到的唯一的教训,就是人类没有从历史中吸取任何教训。

——黑格尔《历史的哲学》


(资料图片)

今年房地产股票大涨,一线房企股票还有涨停,很多人大喜过望!

29日早盘,两市高开高走,权重股发力,沪指上涨超2%。截至午间收盘,沪指涨2.21%报3146.51点,深成指涨2.17%,创业板指涨1.48%,上证50指数涨4.1%;两市合计成交5765亿元。

可以看到,房地产板块掀涨停潮,特发服务、上实发展、金科股份、天房发展、渝开发等超30股涨停,甚至中国武夷、城建发展、中华企业、中交地产、京能置业等多股一字板。

但我们伤疤没好,已经忘了疼!在国内股市回温之前,谁在房地产市场抄底最猛?不是购房者!不是城投公司!也不是国内金融大鳄!

那究竟是谁?是一大批资本机构,这些华尔街的资本公司从我们房地产倒下的那一刻,就已经张好了口袋!

为什么房地产股票会突然之间涨停?

11月28日晚间,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就资本市场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答记者问,表示在股权融合资方面要给予一定的机会。

决定在房地产股权融资方面调整优化5项措施:一是恢复涉房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及配套融资;二是恢复上市房企和涉房上市公司再融资;三是调整完善房地产企业境外市场上市政策;四是进一步发挥REITs盘活房企存量资产作用;五是积极发挥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作用。

该5项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措施,被业内解读为射出支持房企融资的“第三支箭”。我们看到铺天盖地的新媒体传播,都在把这个情况视为超级利好。

但我们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这里面最终谁在得利?为什么这些机构会获利?他们为什么能够紧抓住我们市场的脉搏?那里在房地产市场兴风作浪的山怪水精,到底跟这些机构有什么关系?

一次吃亏,我们可以视为没有经验,连续吃亏,我们就要搞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了,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就我见到的2011-2015年就有!

此前,新闻媒体报道这些资本机构抄底房地产,但却没有报道,他们不是像我们去做固定资产消费,而是在抄底股权、土地、商业、物流、这是在押注未来!

根据中指研究院报告梳理,截至2022年9月,贝莱德、大和房屋、易商红木、铁狮门、凯德、博枫等外资从抄底北上广深写字楼扩大到商业地产、长租公寓、工业与物流地产、城市更新、数据中心等项目类型。

我们把媒体报道的两个案例找出来,大家仅做参考:

案例1:2018年黑石以12.5亿美元收购上海怡丰城及相邻办公大楼;2019年先后以4.8亿美元收购熙地港在郑州和西安的购物中心、以70亿港元收购海航旗下香港国际建投、以15亿美元收购上海长泰广场;2021年82.63亿元买下富力旗下综合物流园区。

案例2:2018年以来,凯德收购上海浦发大厦、星港国际中心、中华两江春城等资产,2021年23.94亿元摘得中新知识城地块,36.6亿元摘地闵行区数据中心园区;2022年以来,11.82亿元摘地成华二仙桥地块,23.1亿元摘取武汉中央商务区地块。

连银行的人都看破不说破,“目前房地产行业估值处于低水平,聪明钱已经嗅到行业未来发展前景”,作为全球房地产总需求最大的市场,也是超低估值的市场,外资机构抄底,几乎是稳赚不赔。

不到半年时间,我们的金融权威就表示了:实际上我国仍然处于城市化的高峰时期和乡村振兴的起步阶段,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具有很大的增长潜能。

为什么专业信息和判断总是滞后?为什么专业的报道总是有偏差?信息到底为什么会被扭曲?为什么总是不达要义?

这一次我们真的被资本收割了,他们不仅低价抄底了房企的股票,而且借助对于房企的股权占有,将持续对我们收割!

甚至于《中国金融新闻网》刊发了一篇《高盛表示正在买入中国房企债务》,以证明国内房地产市场的价值很高,很值得外来资本抄底。

回头看看,高盛抄底我们的西部矿业,投资回报率高达974%,这种涨幅,几乎是发起了一场屠杀式的收割,这种收购案例,已经被写进教科书里了,虽然专家们红口白牙会说出一万个理由,但我们看到的是他们在收割。

看起来,他们在赌博,赌我们绝对不会放弃房地产,最终一定会救房地产。实际上,他们已经抓住要害,根本不是在赌博,房地产是社会基础产业,没有一个国家可以放弃,何况我们还要用房地产稳住2.8亿农民工的佣工量,只要不是外星人,都不会放弃这个产业。

此前,我们一直在高估房地产的风险,认为房地产可能会信马由缰,不受行政单位管控,甚至于脱离银行金融机构另起炉灶,但近三年我们都看明白了,金融机构还是房地产的脐带,只要断掉,立即蔫掉。

包括我们现在看到的半死不活的恒大,马拉松、丰汇、瑞银都在收购他们的债券,甚至于某些机构在私下收购他们的商票。

如果说,有一种炒房超出天际线,那就是资本炒房。如果说,有一种买房有毒,那就是外资收购房企股权!

为什么他们一直站在高处俯瞰我们?我们一直想不通这个问题,最终只能解读为“惯性”,条条框框的“惯性”,思维方式的“惯性”。

一方面是“条条框框的惯性”,现代房地产的制度,是我们从欧美国家接盘过来的,我们用了美式房贷筹资,推动大规模基建,因此,我们的房地产制度设计比他们晚了一百年,他们比我们更清楚这潭水。

另一方面,因为“思维方式的惯性”,我们已经陷入了“无物之阵”,每年都会有各种野生专家或者正牌专家跳出来,怒怼、口喷、手撕房地产,要求放弃房地产,要求农民工集体搞高科技,要求对存量资产课税。

那我们有没有可能掰回一局?没有可能!如果“地产不死,百业不兴”的这种奇怪思维不彻底死掉,我们可能还会在有生之年看到外国资本第N次抄底,我们还是会继续给他们打工。

我们站在“微笑曲线”下面,房地产是我们唯一可以大规模筹钱搞建设,也是以城市化拉动工业消费,出钱搞研究的行业,但我们最终只能输给我们的“惯性”!

-- END --

[责任编辑:h001]

相关新闻

联系邮箱:99 25 83 5@qq.com

备案号:豫ICP备2020035338号-4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

产经时报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