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望京博格(转载请注明出处)
一、一次看病的经历
(资料图片)
2017年博格就买过医药基金,在2018年集采与疫苗黑天鹅中把医药给基金卖出了,但是2018年底去了一次医院才意识到:“你有社保、人家不一定有床位!” 优质的医疗资源就那么少,有社保的人又那么多,这个不能谁都享受到好的医疗条件。
经过一系列验血、B超之后,医生还是建议做一个穿刺看看甲状腺结节是不是恶性的,穿刺算一个小手术需要等床位,社保床位需要等两个月,为避免心灵上的煎熬,博格就花了5000块钱自费不用等,穿刺结果还比较好。随后就2018年底部买了几十个汉堡的医药基金,就此形成了对于医药的执念,这里的执念是中性词。
2018年底买入医药之后(主要是李时珍医药组合,现在这个组合不是我主理了),最多的时候盈利230%,但是高位又是因为执念把医药作为“非卖品”,结果就做了一个大大的过山车,目前盈利仅剩60-70%了。
博格这次经历告诉大家,不要把生活中的执念带到投资里面来。
二、继续加港股医疗
在投资中一个执念形成之后,似乎就很难改变了。例如:有些大V对于银行的执念、有些大V对于地产的执念,博格对于医药的执念似乎也很难改变。
重仓的医药在这次下跌中不仅没有减仓,又开始搞恒生医疗,给自己的理由就是A股的医药都低估了,港股的医药岂不是更便宜。然后又是一路加仓,持续投资快一年了才没赚没亏,太不容易了,也算是在市场底部又囤积不少便宜的港股筹码。
港股医药与A股医药,有啥区别呢?其实主要是18A创新药企业。A股市场在没有科创板之前,是不允许未盈利企业上市的。
随着时代发展,人类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越来越强烈,而身体健康是享受生活的基本保障。所以整个市场,或者说是人类本身对于创新药的需求越来越大。但问题是,过去创新药从研发、临床试验、生产、上市,这整个一系列过程通常是由一个医药巨头完成的,这导致创新药研成效率极低,同时给予研发人员的激励也不到位。
如何提高创新药研发效率?
按理说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分工合作。MAH制度(也叫药品上市许可人制度,指将上市许可与生产许可分离的管理模式)的核心让医药市场各要素灵活流动,对医药研发外包(CXO)的影响尤为显著。MAH制度使得医药研发人才创业,风险资本投资创新医药企业,专门为医药提供外部服务的CXO公司崛起。很多未盈利的创新药企业都在港股上市了,例如百济神州等。 所以投资港股的创新药是对于A股医药投资的一个有效的补充。
(三)中药竟然是赚钱的。
博格也不喜欢中药,其中理由各种“中药黑”都说了N遍了
但是反过来想,投资中药是为了赚钱,又不是吃中药!嗯,这次是不是理智了很多呢?其实大家诟病中药很多问题,国家一直在持续解决,人家西药通过几百年研究才理论化、系统化。中药也需要时间:
(1)同样病不同病人给的药方不一样,这个可以通过给统一病症治疗指引解决这个问题。
(2)同样的药方,不同人煎制的效果不一样,这个可以通过先进生成工艺把中药小分子化进行解决,让中药成份更便于人体吸收。
生物医药(申万)从2000开始,目前市盈率24.22倍算是在过去22年里面都是底部了。医药估值便宜的时候唯有2006年,2018年与2022年。如果你也有跟博格一样的医药执念,也可以买点医药了。
四、市场温度与行业估值
统计数据不易,大家点赞支持!
风险提示:以上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也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