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刘晓博
本周将有三件大事发生,并对我们未来1年的投资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关资料图)
它们分别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美联储最后一次“大力度加息”,以及中国即将到来的降息。
先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每年12月上旬会召开一次中央政治局会议,为第二年经济工作定调;政治局会议之后,召开一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经济工作做进一步、更明确的部署。
2019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12月10日至12日举行的;2020年的会议,12月16日至18日举行;2021年的会议,12月8日至10日举行。 今年的会议时间尚未正式发布,一般认为会在12月15日前后举行。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之后,往往有重大经济政策出台。比如2015年的会议提出了“去库存”,随后各地大幅松绑楼市,货币棚改全面启动,引发了2016年到2018年的楼市回暖潮。
今年的12月,中国又处于一个重要拐点:三年抗疫终于接近尾声,工作重点正从防疫全面转向稳增长。
当前无论是内需、投资还是出口,情况都不太好。比如代表着消费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月份同比下滑了0.5%。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5.8%(下图):
这5.8%的投资增速,主要是靠国有投资支撑,民间投资增长率只有1.6%。
外贸出口11月单月的“人民币值”只增长了0.9%,出口的高增长期结束。(下图)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连续第二个月跌破荣枯线(下图):
这些都意味着,我们需要出台更有力的政策,来稳住消费、稳住投资、稳住出口。
对此,政治局会议已经定调,相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会有更多具体的措施出来,并通过“会议新闻通稿”传递信号。
等新闻通稿发布后,我们将在第一时间进行分析解读。
拯救楼市,将是2023年最值得关注的看点,现在的形势有点类似2015年末,但比那时候更严峻。
第二件事,是美联储将在北京时间12月15日凌晨宣布再次加息,幅度可能是50个基点。
上图是2022年美联储8次议息会议的情况,其中7次加息。
第一次加息是3月17日凌晨宣布的,加息25个基点。然后,在通胀压力下加息力度不断加强,在6月、7月、9月、11月连续出现了75个基点的加息。
如果12月15日凌晨宣布的加息幅度是50个,则全年美联储将一共加息425个。这么快的加息,历史上非常罕见。
疫情之后,美国启动了历史上最大、最快一波的“大印钞”,美国的广义货币M2同比增速一度达到了25%,接近2009年中国“四万亿刺激”时期的水平。
“大印钞”拯救了美国经济,让股市走牛,房价大涨,但也带来了40年来罕见的大通胀,并导致了随后的快速加息、缩表。
目前,美国高企的通胀率已经被初步遏制(下图):
一般认为,美联储在今年12月的50个基点加息之后,未来加息空间不大了。
2023年上半年,最多还有2到3次25个基点的加息,下半年将进入政策观望期。并有可能在2023年四季度,或者2024年一季度,进入降息周期。
美联储2022年的激进加息,深刻影响了全球经济和资产价格。据美国银行的统计,全球主要央行今年已加息了约275次,而降息的次数则仅有13次。超过50家央行在今年曾执行过罕见的单次75个基点幅度的加息,引发了汇率的剧烈波动。
未来半年时间,全球主要国家激进加息带来的后遗症将非常明显:经济将衰退,需求将下滑, 中国的出口增长难度全面加大,人民币汇率在2023年上半年会再次走软。
好处是:全球资产价格走软,中国输入型通胀压力大减,有利于中国继续执行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比如再次降准,或者降息。
由于美联储快速加息已经是强弩之末,再加上中国防疫政策大幅优化,未来不用担心人民币资产被全面做空了。
第三,中国央行有望在春节之前降息。
我说“春节之前”的意思,是不太确定12月会不会降息。如果12月不降息,则1月大概率会降息。因为当前的中国经济,需要降息,而且CPI走低给降息腾出了空间。
到2023年底之前,中国央行大概有2次小幅降息的机会。比如1年期LPR每次降息5个基点,5年期LPR每次降息10个基点。
如果是2次降息,则将全部集中在2023年上半年之前。2023年下半年,中国跟美国一样,都是货币政策的观望期。然后美国启动降息,中国考虑加息。美国降息,或者比中国加息要早一些,中国的加息可能会在2024年上半年才启动。
12月15日,是观察本月20日LPR是否会降息的日子。主要看1年期MLF的利率,是否会下调。
随着疫情优化、闯关, 明年两会前后,中国的社会生活将基本上摆脱疫情影响,恢复正常。这为明年经济恢复,赢得了时间。
我的预判是:2023年的经济增长目标或许会确定在5.5%左右;实际完成,可能达到6%到6.5%。
2023年,楼市和股市都相对乐观。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