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供给侧升级服务乡镇产业,是拼多多“助农”的下一步

2022-12-17 07:33:13    来源:华尔街见闻    

11月末,拼多多发布了2022年第三季度业绩报告,平台实现营收355.0亿元,同比增长65.1%。在三季报业绩超预期的背后,是它长期深入实业,走进农村,助力农业与农村制造业的行动正在结出果实。

这一点在费用端有明显的体现,财报显示,第三季度拼多多的平台研发费用再度创下新高,同比上升11.4%至27.0亿元。


(资料图片)

拼多多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陈磊表示,“拼多多成立七年多来,与千千万万农户以及制造企业共同成长。未来将继续坚持以实为本,加大投入供给侧升级,服务实体经济。”

最早的百亿补贴就贴近农户,之后推出“农研大赛”等活动进一步走进农村,拼多多扎根农村、反哺农业的规划如今已不再受到质疑。

而在今年,我们看到了一个更加明显的趋势:拼多多在农村推进的这一场“供给侧改革”正在从农业慢慢向农村制造业转挪。

其中, “多多新匠造”就是拼多多为农村制造业交出的一张新答卷。

难以为继的传统工艺

生活在广阔的乡镇农村中的,不仅有和黄土地打交道的农民,还有很多巧手的工匠和手工艺人,他们也因为缺乏途径而难以被市场看到,更无法开拓销量。

国内的乡镇产业主要以两种模式为主,一种由外贸需求催生,如曾经生产出著名的“星巴克猫爪杯”的起源地——祁县。

在这个山西小城,大大小小的玻璃器皿工厂最多的时候超过160家,从事玻璃器皿行业的人员巅峰时期接近8万人,2020年更是创造出37亿元的整体销售额,畅销五大洲88个国家。在全国出口的人工吹制玻璃器皿中,祁县占据一半以上,而人工吹制的玻璃酒具则能达到全国出口份额的八成左右。

另一种,则是主要满足国内市场的传统手工艺,诸如凤凰蒲扇、榔桥木梳、宜兴紫砂壶等。

以凤凰蒲扇为例,它曾多次在沈从文的作品中出现,而它的生产地就在距离凤凰古城大约半个小时车程的地方——吉信镇。这个镇子气候温热、山川河谷均多,棕树成为当地生产的亚热带植物,也由此带来编织蒲扇的传统。

而来自榔桥镇的木梳,更是沉淀着一种历史,“对镜贴花黄”的美妙景象似乎也寓于这样一把温润如玉的木梳中。2004年时,榔桥镇凭借悠久的木梳历史和精湛的制作技艺,被国家轻工业联合会评为“中国木梳之乡”。

然而,这些曾经或哺育过一方经济,或成为一种文化记忆的传统手工艺,如今却无一例外地遭受着由外部原因引起的困境,也拖累着当地的经济发展。

在山西祁县,由于受到疫情等外部环境的影响,玻璃器皿厂的厂长杨宏强表示,疫情以来,工厂的产量已经下滑了三分之一。

榔桥木梳则饱受销售渠道之苦。为了将梳子卖得更多、更远,胡桂荣作为第二代传人,和父辈们一样,背上一大袋木梳,往各个城市的批发市场里扎。然而代销之路却异常不顺,常常遇到货卖掉经销商却不给钱的情况。

凤凰的蒲扇则更是早在40年前就已经手艺失传,2015年回到当地开设蒲扇工厂的舒立俊发现,“吉信处于山区,交通不便,蒲扇打不开销路,大家就没有动力,慢慢就没人编了。”

农村轻工制造业的从业者们,想要重新复兴产业,却屡屡受挫,而就在这时,他们找到了一个共同的平台——拼多多。

在拼多多相聚

就在2020年初,主营外贸的山西祁县玻璃的单子突然断掉,杨宏强的工厂开始面临生存压力,被压得喘不过气。

就在那时,当地另一位90后的年轻人颉育麟开始尝试电商之路,但很多平台的网店规则步骤都过于复杂,很难上手。

一直到遇见了拼多多,颉育麟才发现开网店原来也可以很容易。

在拼多多不用花钱,就可以拥有自然流量,颉育麟不仅自己销售,也为杨宏强的工厂做起了代运营,为山西祁县的玻璃制品开拓了一条新的小路。

过去一年,颉育麟的店铺累计销售当地玻璃制品接近千万元,仅沙拉碗一个品类就售出100多万单。

而手艺一度失传的凤凰蒲扇创业者舒立俊则多次深入苗族村寨,拜访请教当地的老手艺人,将蒲编的手艺重新拼凑了出来。但他仍然无法解决销量问题。

在凤凰古城景区,一年到头也就卖个几百把,最多只能维持不亏钱,无法拥有利润。

舒立俊也想到了电商,但最初在某平台的尝试却与成功相距甚远,“每天买两三百块钱的推广,就给两三百块钱的单子,再算上物流、退货的成本,做一单亏一单,实在坚持不下去了。”

后来通过在义乌做电商的朋友,舒立俊认识了拼多多。这次上线之后,吉信蒲扇的销量迎来了突破,单日的销量很快达到数百把,几位师傅即使连轴转还是供不应求。

在拼多多,他的店铺去年一个夏天就卖出了20万把,今年受高温影响,仅6月份的订单就增长了三成左右。

榔桥木梳在第三代传承人徐展鹏的带领下,也将目光瞄准了新电商平台拼多多。徐展鹏介绍,2017年,他们所创立的“缘木轩”品牌入驻拼多多。截至目前,“缘木轩”在平台年销售额达一千多万元,占公司总销售额近一半。

在拼多多,这些来自乡镇的小微企业家们终于看到了市场留给传统手工艺的那扇窗,同时也借由拼多多让传统手工艺被更多城市、国家所知晓。

而在拼多多创造出的生命力也由一家企业传导至更大的范围,为当地农民的就业、当地GDP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开发了拼多多线上渠道的颉育麟组建了自己的电商团队,带动了包括吹制工匠、描边师、店铺运营、产品美工,售后客服、仓管分拣等200多个就业岗位。

凤凰蒲扇的复兴则不仅为留守的宝妈和阿婆们带来了3000-5000元的兼职月收入,开办的培训班更是帮助20多位残疾人重拾了对生活的信心。

而在“缘木轩”的产地榔桥镇,政府有关负责人介绍,榔桥镇现有木梳生产销售企业110余家,从业人数3300人。近年来,在电商的带动下,木梳行业年产值达2.5亿元,电商销售额占50%以上。

复兴与创新

致力于复兴传统手工艺的小微企业家们,在拼多多上创造销量胜利、带动就业与GDP发展的同时,也正在对传统手工艺行业进行反哺。

以祁县玻璃为例,过去产业模式主要是为外贸做代工,有单子就开工、没单子就闭炉,这也导致了外贸不顺就面临倒闭的风险,同时也让这一技术失去了自我创新的机会。

但通过在拼多多开设的店铺,他们有机会近距离地接触与观察年轻人和新的市场机会。颉育麟发现,购买玻璃餐具、茶具和酒具的大部分都是年轻人,而且非常容易出爆款。

更加年轻化的用户群体以及稳定的订单给了他们研发的动力。最近两个月,颉育麟一直在忙着研发新产品,先后尝试了中式、北欧和日式的产品风格,并开模测试了公道杯、沙拉碗、果盘等新产品,还着手申请了产品专利,注册了“新祁力”的品牌。

而带领凤凰蒲扇走向复兴的舒立俊,也看到了向前更进一步的机会。

此前,他虽然拼凑出了失传40年的蒲扇技术,然而这种技术却已经与当今的市场需求产生脱节,很快迎来瓶颈期。

拼多多上的订单信息告诉舒立俊:蒲扇的用户普遍集中在北上广深,而且大都是年轻人。

他开始尝试创新,由于发现义乌友人店铺中的靛青棉布制作的香包一直卖得很好,并受到了启发,舒立俊开始在蒲扇的包边中加入靛青、蓝染元素。此外,他还定期从市场上采购最新样式的蒲扇,与手工艺师傅们一同探索全新的织法,为刚刚复兴的传统工艺注入了创新的灵魂。

当很多传统手工还藏在深闺无人知只能靠口口相传时,这些靠拼多多平台迎来复兴的传统工艺已经迎来了二次革新。

而就在今年下半年,拼多多在这条路上更进一步,正式启动了“2022多多新匠造”行动,重点聚焦像“吉信蒲扇”、“祁县玻璃”和“榔桥木梳”一样的乡村手工产业,并通过流量扶持、品牌打造、电商培训等一揽子措施,推动乡村好物实力“出圈”,带动村民创富增收。

这一行动不仅让用户更了解传统工艺和传统匠人,也让传统匠人得以更加靠近用户,并最终反哺产品,带来了供给侧的一场全方位升级。

尾声

从创立至今,拼多多的“助农”底色仍没有改变,只不过对于现在的拼多多来说,助农已不仅仅在于农业,而在于所有生活在乡镇农村的人们和整个乡镇农村的产业发展。

如今瞄准了工匠们的拼多多,正在将更多匠人和他们的作品带到市场的面前,从供给侧做出了自己可以做到的一切。

按照“多多新匠造”行动的计划,拼多多未来将重点在以下三个方面扶持乡村手工产业:投入10亿级别的专项流量资源和补贴资源,全面促进“匠心好物”出村进城;扶持优质的乡村产业品牌,推动传统手工业、第二产业进行品牌化升级;成立专项培训团队,开发针对手工产品的电商培训课程,培育至少10万个新农商。

或许,“俯首甘为孺子牛”被用来形容专注于服务乡村的拼多多来说,也正合适。

*以上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不代表刊登平台之观点,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请独立判断和决策。

[责任编辑:h001]

相关新闻

联系邮箱:99 25 83 5@qq.com

备案号:豫ICP备2020035338号-4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

产经时报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