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乙类甲管”到“乙类乙管”,疫情概念股走向何方?

2022-12-28 15:34:37    来源:氨基观察    

新冠病毒“乙类甲管”的历史,彻底落幕了。


(资料图片)

12月26日,随着卫健委《关于印发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总体方案》通知的发布,新冠病毒感染将回归“乙类乙管”。

分类的改变,意味着新冠防控力度将会彻底变化。对此,资本市场做出了回应:上证指数、深圳指数、创业板指数纷纷上涨。

但是,疫情概念股却十分落寞。不管是疫苗板块的康希诺们,还是口服药领域的众生药业们,股价纷纷大跌。

这背后,反映了市场对疫情概念股的巨大情绪波动。当然,这并不意味着疫情概念股就此没落。

参考海外疫情走势,多轮冲击或许难以避免。这也预示了,不管是新冠疫苗还是口服药等防疫工具,依然有着极大的发挥空间。

不过,一个核心问题是,谁能胜任?

/ 01/

从“乙类甲管”到“乙类乙管”

根据传染性及危害程度,我国将法定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丙类三类。

其中,危害程度最严重的甲类传染病,具有传播速度快,致死率高,波及面广等特点,社会危害较大。在甲类之后,乙类、丙类传染病危害性逐步降低。

危害程度,管控措施自然有所差异。其中,甲类传染病管控最为严厉。根据我国《传染病防治法》,甲类传染病需要采取隔离措施,具体分为三点:

对病人、病原携带者,予以隔离治疗,隔离期限根据医学检查结果确定;

对疑似病人,确诊前在指定场所单独隔离治疗;

对医疗机构内的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和采取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

简单来说,就是甲类传染病感染者、疑似病例均需要隔离治疗,而密切接触者则需要进行医学观察,以尽可能阻断传播途径。

相比之下,乙类、丙类传染病病人的防治要更为简单,只需根据病情,采取必要的治疗和控制传播措施,而不需要隔离。

不过,目前我国甲类传染病仅有2个,分别为鼠疫和霍乱。新冠病毒的定位,一开始就为乙类传染病。

只不过,考虑到传播性、危害性等综合因素,2020年1月卫健委将新冠病毒纳入乙类传染病的同时,表示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也正因此,过去几年我们对于新冠的“防治”,均离不开严厉的措施。参考新冠的破坏力,“乙类甲管”的措施无疑是正确的选择。

当然,新冠病毒在持续变化。如今,随着毒株的变异等综合因素,新冠感染防治由此前的“乙类甲管”到“乙类乙管”也无可厚非。

不过,虽然新冠防治力度降级,却不意味着疫情已经结束。

/ 02/

疫情后续发展特点:多轮冲击

疫情将会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

这一点,美国或许是一个参考例子。从防疫措施来看,美国可谓是最开放的国家之一。

总体来看,2020年经历第一次冲击至今,美国一共经历了大约7轮疫情高峰。并且,颠覆认知的是,“冲击波”并非随着时间减弱,而是不固定周期增强。

如下图所示,在2020年经历两轮冲击后,美国在2021年经历了一轮“史无前例”的高峰;在2022年1月,这一纪录又被打破。

不仅是美国,包括日本、新加坡等亚洲国家,疫情的传播规律也大致与美国一致:多轮冲击。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大致有两点原因:

其一,不管是自然感染,还是疫苗接种之后,中和抗体滴度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下降。这也意味着,保护效果会逐步减弱。

其二,病毒会不断变异,最终产生免疫逃逸。突变本身在病毒复制过程中非常常见。毕竟,病毒需要不断自我复制,这一过程中出难免会出现bug,随之而来的就是突变毒株。

在突变过程中,个别“倒霉分子”产生的可能是有缺陷的病毒,变成毫无感染力的“弱鸡”,也可能在突变过程中“嗝屁”;

但还有一些恐怖分子,经过突变战斗力得到显著加强,比如传播能力更强、复制能力更快,并且可能拥有免疫逃逸能力。

参考海外疫情来看,病毒变异正是冲击波不断来袭的“元凶”。如下图所示,9月份以来,美国疫情又有抬头的趋势,原因正是毒株又发生了变异:

占据优势的BA.5毒株正被BQ1.1、BQ.1、XBB三个类型的毒株所替代。

总的来说,由于免疫逃逸特性,新冠病毒不是感染一次就一劳永逸,而是后续可能会多次“挑战”人体防线,由此带来多轮冲击。

/ 03/

疫情概念股,危与机共存

很显然,鉴于疫情可能持续冲击的情况,疫苗、治疗药物将会成为长期需求。参与新冠疫苗、治疗药物研发的企业,也有可能持续受益。

不过,由于毒株不断变种,新冠防治市场牌桌上的逻辑,将一直改变。比如,在变种毒株的冲击下,新冠疫苗企业如果不努力,马上就会过气。

就拿当前来说,不管是灭活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还是mRNA疫苗,面对奥密克戎毒株,有效性都大打折扣。

即便接种三针辉瑞mRNA疫苗10周后,保护效果仍然不算高,降低为45.7%。要知道曾经面对原始株病毒,一针mRNA疫苗的有效率就高达90%,相比起来可谓断崖式下跌。

对此,新冠疫苗企业需要不断使得新冠疫苗更新迭代,以追赶病毒的变化速度。如今,海外疫苗便已进入二价时代。

国内尚未有针对奥秘克戎的2价疫苗获批,但不少国内疫苗的设计或具有广谱性质,比如瑞科生物的重组蛋白疫苗ReCOV,对BF.7在内的多个奥秘克戎毒株均展现了较好的免疫效果。

对于这些选手来说,如果最终能证明自己,或许有机会乘风破浪。

再来说新冠口服药。理论上,口服药无惧突变,无论病毒如何变异打击部位仍然存在,称得上是“新冠终结者”。

目前,国内包括先声药业、众生药业、君实生物、科兴制药等企业的新冠口服药,都处于最后冲刺阶段。

不过,新冠口服药并非完全高枕无忧。长期来看,疗效以及对应的适用范围,将决定其天花板。

比如,辉瑞的Paxlovid虽然针对高风险人群展现了高达89%的保护效果,但对于没有基础疾病,或者感染天数超过5天的高危群体,没有太好的治疗效果;并且,Paxlovid也不能起到预防新冠感染的作用。众多因素,也直接限制了Paxlovid的上限。

当然了,如果国产口服药能够打破这些制约,势必能具备更深厚的护城河。

危与机常常相伴而行。面对可能持续冲击我们的新冠病毒,国内药企谁又能脱颖而出呢?

文/黄恺

PS:「氨基观察」搭建了投资者交流平台,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氨基君微信号进群交流。

免责声明:本文(报告)基于已公开的资料信息或受访人提供的信息撰写,但氨基观察及文章作者不保证该等信息资料的完整性、准确性。在任何情况下,本文(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

[责任编辑:h001]

相关新闻

联系邮箱:99 25 83 5@qq.com

备案号:豫ICP备2020035338号-4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

产经时报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