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这一年,零售圈有不少企业在这一年冲刺IPO,成功上市。登陆资本市场,这些企业从家族企业、私人企业逐步发展成公众企业,公司治理更加规范透明,公司的发展状况也更加清晰明了。公司上市之后,公司融资渠道变多,借助资本市场的助力,很多企业实现了鱼跃龙门的变化。如何做让投资者值得信赖的公司,也成了各家上市企业的必修课。
从小黄鸭的母公司徳盈控股到益客食品、汇通达,从名创优品到宝立食品再到五芳斋,从洪九果品到卫龙辣条再到紫燕食品,一家家企业上市后,正在谱写新的资本篇章。为此,我们梳理了“2022年零售圈十大上市案”,和大家分享。
(资料图片)
2022年1月17日,小黄鸭母公司德盈控股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股票简称:德盈控股,股票代码:02250.HK。
2005年,设计师出身的许夏林为一双儿女设计了浴盆玩具卡通小黄鸭,打造了B.Duck形象。随后许夏林开始推进小黄鸭的商业化进程。受父母经营玩具代工厂影响,许夏林迈出的第一步便是开设玩具工厂,围绕B.Duck开展零售业务。2010年开启授权业务,2015年上线电商业务。德盈控股在招股书中称,其建立的业务模式涵盖角色品牌业务的整个价值链,包括角色设计及开发、角色授权、以角色为特色的商品推销以及角色推广及营销。
作为国内IP的先行者,B.Duck小黄鸭问世16年以来占据的市场份额仍然有限。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称,德盈控股是中国第二大国内角色知识产权公司,按2020年的角色授权收益计,德盈控股中国所有角色知识产权公司中排名第五,市场份额约为2.4%。
早在2019年3月,德盈控股就申请了港交所GEM上市,后又撤回申请;2021年5月,德盈控股转战港交所主板IPO,6个月申请失效后,仅过一天,德盈控股就再次向港交所发起冲击。
2021年4月德盈控股引入Wisdom Thinker及万通后,于同年7月签了一份类似对赌协议的补充协议。这份协议设置了上市最后期限。根据约定,Wisdom Thinker和万通要求德盈控股需于2022年4月14日前上市,否则须按每年8%总回报率进行股份回购。小黄鸭终于在最后一刻,在资本市场“游”上了岸。
2022年1月18日,益客食品登陆深交所创业板,成为农牧食品行业2022年第一家上市企业。
益客食品于2008年设立,是中国大型禽类食品龙头企业、中国肉禽供应企业前三甲,业务贯穿家禽(肉鸡、肉鸭)品种繁育、种禽养殖、饲料、屠宰、调理品、熟食连锁等全产业价值链,年收入超150亿元。其主营业务从早期的禽类屠宰及加工逐步延展,到如今已囊括了禽类屠宰及加工、饲料生产及销售、商品代禽苗孵化及销售,以及熟食及调理品的生产与销售等四大业务板块。从过去三年披露的公司前五大客户来看,主要包括绝味食品、华莱士、双汇发展、周黑鸭等企业。
益客食品主要从事禽类屠宰及加工、饲料生产及销售、商品代禽苗孵化及销售,以及熟食及调理品的生产与销售。主要产品包括白条鸭、鸭(鸡)腿、鸭(鸡)翅等鸭鸡屠宰及加工产品,饲料产品,商品代鸭苗和鸡苗,爱鸭鸭脖、鸭掌等熟食食品,以及烟熏鸭胸、孜然鸭腿等调理品。
各业务板块中,屠宰板块、调理品及熟食的产品具有工业生产原材料和直接消费品的双重属性,饲料、种禽板块主要面向商品代毛鸡、毛鸭养殖业务,为养殖户提供饲料产品、商品代鸡苗和商品代鸭苗产品。
此次募资,益客食品IPO募资净额为4.44亿元,主要用于肉鸭屠宰线建设项目、调熟制品建设项目和扩建年产2万吨禽肉熟食项目等,加快在产能和数字化能力层面的布局。对于公司的发展目标,益客食品称,要打造集品种繁育、种禽养殖与孵化、商品禽技术服务、饲料研发及生产、禽肉屠宰与加工、调理品、熟食商业连锁的全产业链生态型农牧食品企业。
IPO成功后,益客食品将募集资金主要用于6大募投项目中。其中包括,山东益客食品产业有限公司肉鸭屠宰线建设项目、济宁众客食品有限公司肉鸭屠宰线建设项目、山东众客食品产业园调熟制品建设项目、扩建年产2万吨禽肉熟食项目、益客食品供应链数字化建设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
2022年2月21日,汇通达网络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在香港交易所上市,股票简称汇通达,股票代号9878.HK。
汇通达2010年成立,公司以农村电商起步,经过10多年的深耕与拓展,已成为中国领先的零售行业企业客户的交易及服务平台,业务覆盖全国21个省份及逾2万个乡镇的零售生态系统,拥有超过16万家会员零售门店、1万家供应商及2万家渠道合作客户。
从单一家电品类、到横跨农民家庭生活、生产息息相关的6大商品品类;从供应链商品为主的业务,到SaaS+服务业务,汇通达在过去几年,用一种一直在下沉市场“弯腰耕作”的姿势,洞察最适合中国下沉市场的商业模式。
公司创始人徐秀贤在近年来多个产业互联网的活动中重复:汇通达本质上是用“只做加法、不做减法”、“共创价值、共享成长”这16个字,做下沉市场的“两端一路”。两端,一头是会员零售门店,即:数字化的智能零售终端;另一头是产业端,与不同行业的产业链、供应链伙伴合作。一路:优化端到端的流通链路,使其逐步实现在线化、数字化、智能化。
汇通达招股书显示,交易业务层面,公司在家电、消费电子、农业生产资料、交通出行、酒水饮料和家居建材6大行业总的SKU数量已经超过17.5万个,2020年交易规模近500亿元。服务业务层面,汇通达面向会员零售门店、供应商、渠道合作伙伴的“门店SaaS+服务”和“商家解决方案”,总的SaaS产品用户数量超过7万家,其中付费用户超过1.5万家。
2022年7月13日,名创优品在港交所上市。股票简称:名创优品,股票代码:09896.HK。
2013年,叶国富与日本青年设计师三宅顺也合作创立了名创优品。创立之初,其凭借性价比优势以及门店快速扩张带来的规模效应,迅速发展至全国各大城市。
名创优品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已成为一家以各种IP设计为主的时尚生活好物集合店。名创优品产品涵盖11个主要品类,包括生活家居、小型电子产品、纺织品、包袋配饰、美妆工具、玩具、彩妆个人护理、零食、香水、文具和礼品。
上个月发布的2023财年第一财季财报实现逆势增长:第一点是规模的增长,名创优品已进入全球五大洲105个国家和地区,全球门店数近5300家。其中,国内门店数为3269家,季度净增234家;海外门店数为2027家,季度净增191家,全球开店步伐稳健;第二点是利润的增长,本财季的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调整后毛利率大幅提升至35.7%,净利润率15.1%,皆创历史新高。
2022年7月15日,上海宝立食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上交所上市。股票简称:宝立食品,股票代码:603170。宝立食品是一家深耕复合调味料领域多年,公司致力于为餐饮企业、食品工业企业与家庭消费者提供高品质全方位的风味及产品解决方案。
招股书显示,宝立食品主要从事复合调味料、轻烹解决方案和饮品甜点配料三大类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产品覆盖了裹粉、面包糠、腌料、撒粉、调味酱、沙拉酱、果酱、调理包、果蔬罐头、烘焙预拌粉、即食饮料等十余个细分品类,每年向客户提供千余种单品。
宝立食品的主要产品包括复合调味料、轻烹解决方案和饮品甜点配料等。公司已与包括肯德基、必胜客、麦当劳、德克士、汉堡王、达美乐、圣农食品、泰森中国、嘉吉和正大食品等餐饮连锁和大型食品工业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且拥有“阿芬厨房”、“空刻”、“宝立客滋”等自有品牌。招股书显示,宝立食品2019年、2020年、2021年营收分别为7.43亿元、9.05亿元、15.78亿元;净利分别为8172万元、1.34亿元、1.95亿元;扣非后净利分别为1.02亿元、1.3亿元、1.75亿元。
2022年8月31日,浙江五芳斋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成功登陆A股市场,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成为浙江嘉兴首家食品类上市公司。公司股票简称五芳斋,股票代码603237。
“五芳斋”始于1921年,2004年被国家商标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公司主要产品为粽子、月饼等传统节令食品,存在明显的季节性特征。五芳斋是全国首批“中华老字号”企业,粽子制作方法源于百年传承的传统工艺,其制作技艺于2011年被文化部收录进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921年浙江兰溪籍商人张锦泉挑着担在嘉兴老城区叫卖“五芳斋粽子”。1956年公私合营,“荣记”、“合记”、“庆记”三家“五芳斋”及“香味斋”四家合为一家“嘉兴五芳斋粽子店”。1998年2月20日,浙江五芳斋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由嘉兴商业控股、嘉兴百货、嘉兴肉类中心、嘉兴酿造、嘉兴农科院、沈伟民等631名自然人共同作为发起人组建。
经过一系列的股权收购,五芳斋大部分股份由厉建平和其子厉昊嘉控制。招股书显示,五芳斋控股股东为五芳斋集团,五芳斋集团直接和间接合计持有五芳斋的50.06%股权。厉建平父子实际能够控制五芳斋集团 69%股份所对应的表决权。上市前,厉建平与厉昊嘉通过五芳斋集团间接控制发行人50.06%的股份。上市后,厉建平与厉昊嘉通过五芳斋集团间接控制发行人37.55%的股份,仍为发行人的实际控制人。
作为全国首批“中华老字号”企业,五芳斋主要从事以糯米食品为主导的食品研发、生产和销售,其中粽子是该公司主要收入来源。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五芳斋粽子系列产品收入17亿元,约占主营业务收入的77%。旗下产品包括粽子、月饼、汤圆、糕点、蛋制品和其他米制品等。首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主要用于五芳斋三期智能食品车间建设项目、数字产业智慧园建设项目、研发中心及信息化升级建设项目、成都生产基地升级改造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
2022年9月5日,洪九果品登陆港股市场。股票简称:洪九果品,股票代码:06689.HK。洪九果品成立于2002年,创始人邓洪九最早在重庆开办了一家公司,专门用来销售新鲜的水果。2011年,邓洪九开始摸索泰国的进口水果。以龙眼作为突破点,经过长期采购,邓洪九建立起了双边市场。在泰国原产地,邓洪九成立工厂,取得当地果农信任,并从果农中收购大量龙眼;在销售端,邓洪九与十几个省批发市场合作,将收购来的上万吨进口水果消化出去。
目前,洪九果品主要从事全球优质水果基地的合作与优质水果资源的整合,拥有覆盖全国的多种销售渠道,并致力于打造品牌鲜果供应商和鲜果供应链品牌服务商,形成以榴莲、山竹、龙眼、火龙果、车厘子、葡萄为核心,共49种品类的水果产品组合。
按2021年的销售收入,洪九果品是中国最大的自有品牌鲜果分销商,也是中国第二大鲜果分销商,占有1.0%的市场份额。按2021年的销售收入计,洪九果品是中国最大的榴莲分销商,以及火龙果、山竹及龙眼的前五大分销商。迄今为止,洪九果品已获得了多轮投资,投资方包括阿里巴巴、天壹资本、CMC资本、阳光保险、深创投、招商资本、中垦基金、顺丰控股、中信建投资本等。
他们在14个水果品类中成功打造了18个水果品牌,包括“泰好吃”、“越来美”火龙果、“猕天大圣”贵长猕猴桃、“奉上好”奉节黄桃、“海芒君”海南芒果、“海美荔”海南荔枝等品牌。在中国市场设立了19家销售分公司,开设了60个分拣中心,销售辐射国内300个城市。
2022年9月26日,上海紫燕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登陆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股票简称紫燕食品,股票代码603057。
成立于2000年的紫燕食品是国内知名的佐餐卤制熟食企业之一,主营业务为佐餐卤制熟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涵盖佐餐熟食、休闲卤味、凉拌素食、锁鲜、礼盒等产品线,代表产品包括百味鸡、夫妻肺片、藤椒鸡、紫燕鸭(鹅)等。
作为33年卤味老品牌,紫燕食品现已在2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内的180多个城市,开设了“紫燕百味鸡”品牌连锁门店5300多家。产品涵盖了以百味鸡、紫燕鹅为代表的香卤系列,以夫妻肺片、藤椒鸡为代表的特色拌菜,以孜然锁骨、五香鸭翅为代表的休闲系列,以酸辣海带丝、红油笋丝为代表的素菜系列,满足家庭佐餐、聚会休闲等多样需求。
紫燕食品前期以直营为主,2014年在上海开放加盟模式,2016年扩大加盟区域。目前紫燕食品已覆盖上海、北京、广州、深圳、成都、重庆、南京、武汉等100余座城市,门店数量超过4000家。
目前,紫燕食品已经建成完善的库存、调货、监控以及O2O系统,能够对门店进行实时的监控,同时给予门店店长一定的支配权,决定每日的订货额度。加盟店店主可按零售价的6.5折进货,毛利在30%-35%之间,过期商品可以50%进货价退回。紫燕食品采用的是中央工厂模式,即“集中生产+全国配送”。但目前紫燕食品在供应链环节仅有7个区域中心工厂,还有2座工厂正在计划投产中。
12月,紫燕食品发布公告称,计划投资3亿元建设生产基地,实施周期20个月,主要为建设紫燕食品的食品加工生产厂,计划将该项目作为全国进口原料集采中心、初加工基地以及华南地区的食品加工生产基地,搭建华南地区的供应链,提升公司的产能及运输能力。
2022年12月5日,卫龙正式在香港交易所上市。股票简称卫龙,股票代码:09985.HK。
卫龙发布全球发售公告,拟全球发售9640万股新股。卫龙由创始人刘卫平、刘福平兄弟在河南省漯河市创立。2004年9月,刘卫平成立漯河市平平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公司主营辣条产品的生产、销售,旗下产品包括大面筋、大辣棒、亲嘴烧、魔芋粉及肉制品等。卫龙以辣条闻名,招股书显示,2019年至2021年以及2022年上半年,辣条类的调味面制品合计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73.1%、65.3%、60.8%、59.3%。
从营收结构看,卫龙的主要营收支柱的增速在逐渐放缓。卫龙的营收主要由调味面制品、调味蔬菜制品和豆制品及其他产品三部分组成,其中,调味面制品为卫龙的王牌产品,占据了卫龙收入的六成,贡献了主要营收。走下沉市场的卫龙,也在打高端化的旗号。2020年和2021年卫龙曾两次提价,但效果不佳。截至2022年6月底,卫龙有76.4%的销售渠道都在下沉市场,一二线城市仅占23.6%,价格的敏感或制约卫龙在下沉市场的发展。
从行业地位来看,卫龙无疑是辣条届“大哥”。据弗若斯特沙利文资料,按2021年零售额计算,卫龙以6%的市场份额在中国所有辣味休闲食品企业中排名第一,是第二大企业的3.9倍。卫龙的净利润增速亦有所放缓。2019年至2021年,卫龙净利润分别为6.58亿元、8.19亿元、8.27亿元,增速出现下滑,对应的净利率分别为19%、20%、17%。
2022年12月22日,上美股份正式在香港交易所敲钟上市,股票代码为02145.HK。上美股份开盘报价25.2港元/股,总市值达100亿港元。
公开信息显示,上美股份成立于2002年,专注于护肤品及母婴护理产品的开发、制造及销售。该公司已先后打造了韩束、一叶子、红色小象、花迷、Cosmetea、一页、asnami等多个化妆品品牌,覆盖日化专营店、商场、超市、电商等多渠道。
作为有着20年历史的国货美妆企业,上美股份的上市畅想由来已久,也几经周折。2021年2月,上美股份先是与中信证券签署了上市辅导协议,计划在A股上市,同年底又转战港股。
上美股份自成立以来,一直奉行多品牌发展战略,且成功打造了韩束、一叶子、红色小象三大美妆品牌。招股书显示,2019年至2022年上半年,这3个品牌收入占集团总收入分别达到86.6%、91.8%、92.2%及93%。
在科研方面,上美股份一直十分重视研发投入。2019年至2021年以及2022年上半年,上美股份研发费用分别为8290万元、7740万元、1亿元及5190万元,分别占收入的2.9%、2.3%、2.9%及4.1%,其研发费用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截至今年6月,上美股份自主研发产品产生的收入占比超97%。
虽然2022年经受疫情的冲击,但依然有这么多零售圈的企业成功上市,活跃在资本市场,相信随着疫情的管控放开,2023年将有更多的零售企业拥抱资本市场。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