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于李斌、何小鹏等门外汉式的造车新势力掌舵人, 威马汽车的沈晖可是实实在在在汽车行业深耕二十余年的老汽车人。
其不仅有着靓丽的履历,还因代表吉利收购沃尔沃一举成名。
(资料图片)
也正因为这些背景,让威马汽车的起步相当的顺畅,其自成立以来, 融资规模高达350亿 ,甚至一度成为造车新势力销冠。
然而进入2022年后,关于威马掉队的报道隔段时间就会出现一次,尤其在去年下半年, 坏消息就一直围绕着威马 。
从 裁员传闻,到沈晖年薪占据威马总营销30%,高达12亿的争议 ;到三年研发费用不足蔚小理一年的情况下,依然花了大几百亿,以及上百亿的亏损的质疑;
再到员工工资7折、管理层工资对折发放,以及 沈晖的内部信承认威马面临的严重的资金问题 ,再到上海近半门店被传关闭;
以及与 吉利的知识产权纠纷案,威马被判赔偿吉利700万元 ……
威马在一系列坏消息中收尾了2022年,然而 2023年,迎接威马的,依然是坏消息。
这两天,据媒体报道,威马新能源汽车销售(上海)有限公司新增5个财产保全裁定书。
相关文书显示,上海形家广告设计有限公司、昆山建邦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安吉智行物流有限公司、重庆长安民生物流股份有限公司、宁波纳原科技有限公司等数家公司, 请求法院查封、冻结威马公司共计约价值1.3亿元财产。
法院认为该申请符合法律规定,裁定执行。
也就是说,威马的广告、销售、物流等等供应商开始像威马追债,这也意味着,在这些相关环节, 威马的正常运营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当然,从过往的案例看, 资金出现问题,就容易引发整体的雪崩 。
在上述财产冻结的官司之外,威马上海销售公司还新增了一则股权冻结信息,股权被执行企业为四川威马新能源汽车销售有限公司,股权数额超2286万元。
同时,有媒体还爆料威马温州工厂实地探访发现 整个厂区已处于停产状态。
从这一系列案件不难看出,如今的威马,显然已经驶向悬崖边, 危险正在一步步逼近……
而如何解决资金问题,成为威马是否能活下去的关键。
根据威马汽车公布的招股书数据,2019年至2021年,威马汽车收入分别为17.62亿元、26.71亿元和47.43亿元。
这样的营销规模,乍一看挺优秀的,但 数据通过对比才能透露出更多的信息。
威马作为昔日造车四小龙之一,与蔚小理之间进行直接的对比,或许更有说服力。
根据蔚小理的财报数据,2021年,三家的年营收分别为361.36亿元,209.88亿元和270.10亿元。也不难看出, 蔚小理的2021年营收分别是威马的7倍、4倍和近6倍。
尽管如此,但是在花钱这件事上,威马可一点也不小气。根据公开数据,威马公开的融资规模高达350亿,另外还向银行借款100亿, 但是如今却出现了严重的资金危机。
同时,根据招股书数据,威马近3年亏损累计174.35亿元,其中2021年亏损达82亿元。
那么威马的钱花到哪里去了? 2019年-2021年,威马的研发费用三年加起来也只有二十多亿, 不足蔚小理一年的投入 。
在销售及营销方面的费用投入在2019-2021年,威马汽车的销售及营销费用累计为28.08亿元。 这些钱实际上也不算多 。
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3月,威马在手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合计仅36.78亿元, 威马的流动资产净额仅为3亿元 。
然后350亿的融资规模加上百亿借款,在研发投入和销售投入都不算高的情况下,威马还是没钱了,这钱到底去了哪里?
当然,更悲剧的是, 不断的负面传闻,以及在研发等房间投入的持续减少,也正在大幅削弱威马的品牌竞争力和产品竞争力 。
销量数据显示, 今年 1-11 月,威马汽车的累计销量仅有3.2万辆左右 ,而12月的销量数据,威马缺席了。
全年三万多的销量,显然在新的竞争格局中,已经拿不出手了。
在这种背景下,威马要续命,必然需要新的钱进来,然而屋漏偏逢连夜雨,威马汽车在港股递交的招股书已处失效状态。
也就是说,如今威马上市输血这条路目前还是未知数,就算如最近传闻的威马将考虑借壳港股上市公司Apollo出行实现上市, 然而按照如今威马的情况,成功上市又如何?
就比如在关键指标上,比威马更健康的零跑,上市当日市值蒸发240亿,截止目前,零跑的股价也仅为28港元上下,而其发行价则为48港元。
总之, 留给威马的时间真的不多了……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