堵上千亿市场的“漏洞”,杭州这群年轻人出手了

2023-01-12 10:35:31    来源:天下网商    

天下网商 叶晨

编辑 王诗琪

“为了一幅画,要耽误创作很久。”


【资料图】

3年前,花瓣美素负责人徐继峰浏览某平台时,突然发现站内一张游戏海报是插画师张小白未授权的作品,于是这位热心人赶紧给好友留言:“作品被侵权,你为啥不上诉?”他的较真,却得到作者本人的悻悻回复:“以前也走过,从打官司到最后结束用了将近一年,弄得精疲力尽。”

同样的无奈,近几年也在短视频行业发生。

2021年以来,短视频市场发展速度愈发迅猛,侵权案件更加多发。12426版权监测中心在2019年1月到2021年5月期间监测了10万原创短视频作者,结果直接搬运、盗用原创短视频高达416.31万条,平均每条原创短视频被搬运了约5次。

作为拥有超100万美术设计类用户的平台运营者,徐继峰深谙大多创作者的心思:他们往往专注于绘画或设计工作,对版权法律并不了解,所以通常缺乏经验和精力去坚持维权。“如果有一个健全的机制或者有上下游的产业链,能够帮创作者去处理,就好了。”那时候起,徐继峰对创作行业多了一些期待。

最近,徐继峰开始将期待变为现实。花瓣美素正迎来新一轮产品升级,引入蚂蚁鹊凿产品的服务,为创作者带去更完善的版权保护。

原创者的蛋糕被屡屡“偷吃”,他们忍不住出手了

徐继峰关注到区块链在版权行业的应用,是近几年的事情——区块链不可篡改的特性,契合了如今需要多方协作的版权存证体系,实现了“发布即确权”,可以有效解决原创登记周期长、费用高等痛点,从根源上消除被侵权风险。

事实上,早在投入区块链技术研发时,蚂蚁就希望能尝试使用这项技术提出针对内容文化行业的解决方案。

2019年7月的一天,杭州黄龙时代广场人群熙攘,让这个夏日愈发躁热。两位同在蚂蚁任职的“网友”第一次碰面,他们躲进有冷气的咖啡馆,谈区块链技术、谈线上内容创作的现状、谈内容市场保护机制建立背后的意义,颇有相见恨晚的感受。

几周之前,咖啡桌前的刘劲雄和几位同事开启了“鹊凿项目”。彼时,蚂蚁集团在包括公益、司法、金融、跨境支付、商品溯源等上百个领域探索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和市场化推广,但他独看中了“毫不起眼”的版权赛道。

确切来说,蚂蚁更多注意到了短视频、图像、设计规划等网络热门创作市场在版权领域的强烈需求,认为原创内容上链存证是一个未来趋势。

“一开始我觉得只要把作品上区块链,就能解决网络原创内容的版权确认,但要更大规模地去处理这些内容、实现对创作者有效权益保障,可能还需要借助……”此时,坐在桌对面的同事、浙江大学计算机专业博士张晓博会心一笑,两人报出了同一个答案:AI(人工智能)算法。

区块链+AI算法的结合,随后成为“鹊凿项目”的主要研发方向之一。

在这其间,蚂蚁链储存技术为原创内容的上链提供了可靠的“账本”,而刘劲雄在为这本“账本”寻找能够让内容和版权生态各方都普遍认可的“金字墨水”。

“初期,一些具备公信力的机构上链成为鹊凿服务的重要部分,让用户上链储存的行为数据更为可靠安全,后来又与中国版权保护中心联合推出DCI确权服务,真正解决上链的原创内容实现确权。”说起来简单,但仅落实原创内容在区块链确权这件事,鹊凿团队就花了2年多的时间。

另一边的蚂蚁技术团队,则在努力为“鹊凿”打造管理这批原创资产的“账房先生”。首先这套算法需要能在作品上链前进行大范围的全网比对,保证内容不会本身就是“盗版”,具备真实原创性;其次是需要解决上链内容在多个平台的监测问题。

这同样是一个困扰行业和中小微创作者良久的老大难问题。

据艾媒咨询,2019年至2020年,中国短视频经济市场规模从828.2亿元跃升至1408.3亿元。与此同时,这个景气市场也在越发暗流涌动,搬运、片段盗用、二创并商用的利益链不断膨胀。

北京互联网法院的数据显示,2018年9月9日至2022年2月28日间共受理涉网著作权纠纷案件107982件,其中涉短视频著作权纠纷案件仅2812件,只占全部涉网著作权纠纷案件的约2.6%。徐继峰与多位短视频创作者在采访时都曾向《天下网商》表示,过去几年,许多知名插画师、视频KOL(意见领袖)都是在粉丝意外发现告知后,才知道作品被盗用;而更多没什么名气的创作者,作品被盗用,也只能默默承受。

计算机视觉领域恰好是张晓博曾经的专攻方向,他和技术团队一起从收集大量的标注数据着手,然后开始训练AI(人工智能)模型。经他们建立的算法模型,可以对上链的视频内容进行智能化查重,从而为其衍生出“确认原创版权”“反抄袭监测”等多种保护。

逢人便说“上链”和“AI模型”,也成了张晓博们的常态。“此前,这个领域在全球都很少有人深耕,我们专门发论文,开源公布了‘鹊凿’建模过程中的测评数据,是希望让原创视频版权保护引起关注,让更多人深入到这个领域来,共同维护版权。”

2022年,“鹊凿”完成了3.0初级阶段。刘劲雄说,“有数据显示,我国版权登记部门每年约能为400万份作品提供确权,但目前中国每天产生的图像、视频等作品的数量至少千万件,很多创作者作品无法得到有效保护,在这一供需痛点上推动数字化升级,是我们持续想做下去的事。”

轻松上链、监测、取证,为内容创作者带来“小确幸”

一个案子如同落水石子,激起了中国版权保护行业的波澜与回响。

2019年4月,北京海淀法院受理了一起视频版权纠纷:原告摄影师刘先生曾在张家口崇礼滑雪的途中拍摄了一段自驾滑雪视频,并发表在了创作社区;这位摄影师数月后发现,一家短视频营销公司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擅自将其创作的视频加以剪辑,用于为某汽车品牌进行商业广告宣传。随即,他提起了民事诉讼,最终北京海淀法院一审判决该短视频营销公司赔偿经济损失及合理开支50余万元。

这是全国首例广告使用短视频侵权案,根据我国《著作权法》有关最高限额50万元赔偿的规定,该案也是当时单个短视频判赔金额最高的著作权维权案。“原来短视频也能维权!”越来越多的内容创作者开始渐渐有了权益保护意识、版权追溯意识。

但是,区块链技术在版权方面的应用依旧不为大部分人所了解。时至今日,鹊凿仍在努力去推动一个事情——让被更多普通创作者知道如何更高效地保护自己的作品。

“我们还面向其他企业推出了平台化的合作模式,比如图虫网通过接口接入鹊凿,它也可以直接为用户提供作品上链、确权、溯源、取证等服务,保障这批入驻平台的创作者的权益。”刘劲雄说,借助平台合作,“鹊凿”已经服务超过一百万名中国内容创作者。

如今,花瓣美素等内容创作平台比以往更关注创作者生态的版权保护。“每天都有几千张作品上传平台,面对内容创作侵权的高发,我们也想通过和鹊凿的合作,实现更快发现、更快帮用户解决维权问题。”徐继峰表示。

不止平台合作,“鹊凿”也能帮助独立创作者。

《天下网商》在鹊凿官网看到,当前一次DCI确权的费用为5元,电子取证最低花费至1元,作者将作品文件上链后,即可获得国家权威机构颁发的有效凭证,作为后期维权的有力证据。

假如创作者发现有他人盗用内容,该怎么办?刘劲雄介绍:“传统的方式是委托一个律师取证,或者自己去公证处取证后再走诉讼、调解。但这个流程的时间和经济成本都很高,‘鹊凿’的突破就是通过区块链实现了电子取证,一方面与公证机构合作,具有可信认证,另一方面大大降低了成本,创作者可能花几块钱就能完成线上取证,还不用像以前那样携带大量相关的纸质文档作为诉讼证明。”

技术新应用的认知与普及是一场长跑,可一旦发令枪响,所有选手都得顺着市场需求的必然势潮向前。刘劲雄深信,版权保护是内容原创经济崛起的有力保障,鹊凿希望用数字技术助力行业更好地服务优质内容的生产者,让每一个原创内容都获得尊重和持续回报。

以鹊凿为起点,经过3年多发展,融合区块链、AI、云计算等数字技术,蚂蚁已经提供版权内容的全链路服务,覆盖生产、保护、交易、商业化到产业化,其中保护与商业化被其视为重中之重。

“产业数字化正发生一种变化,就是从企业自身的数字化走向产业协作数字化,文化产业也不例外,我们用数字科技打造新一代文化基础设施,提升产业链供需关系中的交易效率,为小微企业和消费者提供更有竞争力的商业化服务。”蚂蚁集团副总裁、数字科技事业群总裁蒋国飞曾表示。

[责任编辑:h001]

相关新闻

联系邮箱:99 25 83 5@qq.com

备案号:豫ICP备2020035338号-4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

产经时报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