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观天下!演艺之都建设|传统艺术 从活下来到活得好

2023-01-17 16:28:10    来源:北京商报    

“着力打造"演艺之都"”、“推进"大戏看北京"”、“办好惠民文化消费季”……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繁荣发展首都文化,有一个新理念被提出——演艺之都。在拥有大戏看北京等一系列知名品牌后,北京的演艺之都如何建设?特别传统艺术,如何从活下来到活得好?

1月16日,北京市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小组会内外,多位来自文艺界别的委员为演艺之都建设建言献策。


(资料图片)

为青年演员提供展示平台

如何帮助京剧和昆曲等传统艺术更好地传承下去,以营造“大戏看北京”的良好氛围?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京剧院杜镇杰张慧芳项目工作室负责人杜镇杰建议,要给传统艺术的青年演员提供更多演出机会和渠道,这样才能帮助他们脱颖而出。

“每年从北京京剧院会有很多年轻人毕业,但是他们在没有成名之前的演出票不太好卖,希望可以给青年演员提供包括比赛在内的更多的展示舞台。”杜镇杰认为,如果能够有更多渠道给青年演员提供舞台,将会带动更多年轻的粉丝关注传统文化,走入北京看“大戏”。

对于展演带给年轻人的机会,北京市政协委员、北方昆曲剧院演员魏春荣有着同感。

“我年轻的时候有着参加全国昆曲展演、全国昆曲汇演的机会,那个时候的青年演员都各自怀揣梦想和忐忑的心情在舞台上展示自己。回头来看,这些展演都是在成长过程中对我们的认可。”魏春荣遗憾的表示,现在的青年演员缺乏这些机会。

据魏春荣介绍,她所在的剧院一直致力于推青年演员,给青年演员排新戏,创造更多演出机会。“但他们在拍新戏、有演出机会的同时,也需要一些展演的认可。”

“昆曲在全国共有8家院团,如果在‘大戏看北京’的过程中,我们把他们都请过来做大的展演,让全国昆曲院团的青年都来到北京,无形中就把外地的观众、北京的观众、外地的演员、北京的演员都吸收过来。”魏春荣说道。

“‘大戏看北京’,一定要选出精品。”魏春荣表示,北京的市场很大,需要很多剧目,符合“大戏看北京”的剧目一定要经过筛选。

内容重建:用现代语言重新梳理传统戏剧

“现在的戏剧大部分内容偏传统,我建议要用现代的语言重新梳理和翻译。”北京市政协委员、自由职业雕塑艺术家,文武大元(北京)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艺术总监任哲表示,电影也好,戏剧也好,背后都有着人性的光辉,要把这些东西都提炼出来。但布景、道具、服装这些方方面面都可以用现代人能看懂的方式呈现。

针对戏剧发展,任哲还提出了要采用年轻化的方式。“非常重要的点在于流量明星的参与性。”任哲表示,这不是要把流量明星当成主角,但流量明星的加入能够帮助增加年轻人的关注度。此外,任哲还建议将演出进行线上线下打通,“年轻人对‘元宇宙’这种虚拟演出比较感兴趣。”

“北京倡导‘大戏’,这台戏不是一个人的,也不是一个部门的,而是应该围绕多种内容、各个门类,加在一起的一场大戏,所以要探索综合性的演出。”任哲表示。

市场占有:建设京剧小镇、昆曲小镇

传统文化的传承的保护需要多方努力,对于在进入市场环境中不占优势的昆曲、京剧等传统剧目和传统艺术家形成保护,也是北京营造“演艺之都”的另一个焦点。

“在北京首先要保证极少数的‘名角’或者一些传统剧目在财政的支持下,不断地传承下去。”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语言大学教授、孔子与儒家文化研究所所长方铭提出,保护“名角”之外,可以在北京的某一个区域试点建设京剧小镇、昆曲小镇,引入多种商业消费业态,把旅游和演出市场有机结合。“一家人来到京剧小镇,不仅可以看戏,还可以吃饭看电影。”北京商报记者 程铭劼 赵博宇

[责任编辑:h001]

相关新闻

联系邮箱:99 25 83 5@qq.com

备案号:豫ICP备2020035338号-4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

产经时报 版权所有